肾静脉血栓是什么?肾静脉血栓怎么办?肾静脉血栓症状有哪些?

口腔过敏综合征,也称为花粉 - 食物过敏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统无法分辨食物和花粉蛋白质之间的差异。这种综合征的症状通常是瘙痒、刺痛和肿胀,主要发生在口腔、嘴唇和咽喉部。口腔过敏综合征很常见,但是,许多患有这种综合征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这种病。很多对花粉过敏的人都知道自己不能耐受这类食物,但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过敏症同这类食物联系起来。人们发现,他们的过敏测试,对食物是阴性的,但对于像桦树花粉、草花粉、豚草花粉这类东西,却是阳性的。

别称

肾静脉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

概述

肾静脉血栓(renal vein thrombosis,RVT),指肾静脉主干或分支内血栓形成,导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其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发生部位位于肾静脉主干单个或多个分支,也可与其他脏器血管的血栓并存[2]。

肾静脉血栓在普通人群中,每年的发病率 <1/100 万。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差异较大,膜性肾病合并肾静脉血栓发病率为 20%~60%。男性更易发病,种族之间无差异。2/3 的患者双侧肾静脉受累,单侧肾静脉血栓以左侧肾静脉多见[3]。

急性肾静脉血栓的病因有血液高凝状态(如肾病综合征、脱水、肿瘤、妊娠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腹部创伤、下肢静脉闭塞等;慢性肾静脉血栓的病因有肾病综合征、血流障碍、腹膜后纤维化、静脉闭塞性疾病等[1][4]。  

肾静脉血栓临床表现取决于血栓形成速度、栓塞程度、侧支循环形成等。急性肾静脉血栓可有急性持续性腰胁痛或腹痛、尿检异常、患侧肾脏增大、肾功能损害等;慢性肾静脉血栓多有持续性的腰背痛、肾小管功能异常[5]。

抗凝治疗,是为了预防新血栓形成,促使血栓再通,阻止血栓扩大;溶栓治疗,是为了溶解血栓,促使肾静脉再通,恢复血流;介入治疗,可清除肾静脉内血栓;置入滤网能预防溶栓中栓子脱落,发生肺栓塞;也可通过手术来剥离肾静脉血栓[6]。

肾静脉血栓可引起急性肾损伤、肾小管功能紊乱、肺栓塞等并发症,若早期诊断,及时溶栓,肾功能多可不同程度恢复,预后较好;若合并肺栓塞、肾功能受损,则预后较差。

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应接受抗血小板制剂治疗,以防肾静脉血栓形成。当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白蛋白低于 20 g/L 时,即应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一旦确诊为肾静脉血栓,应尽快开始溶栓治疗[7]。

症状

急性肾静脉血栓骤然起病,胁腹痛、脊肋角(第12肋骨下缘与背部竖脊肌外侧的夹角)触痛明显、肉眼血尿、尿蛋白迅速增加、肾功能下降等,严重时,发生少尿、急性肾衰竭等情况;慢性肾静脉血栓通常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肾静脉血栓常见症状有哪些?

急性肾静脉血栓

多发生在青年人,血栓多产生于肾静脉主干,有时可发生完全性阻塞。典型表现有:

全身症状:发热、恶心、呕吐。

局部症状:可表现为一过性腰痛或腹痛、肿胀感。

尿液异常:常有一过性肉眼血尿、泡沫尿、少尿。

慢性肾静脉血栓

多见于年龄大的患者,由于常有侧支循环形成,临床往往无明显症状:

可有持续性腰背痛。

可有肉眼血尿及泡沫尿。

也可由颜面浮肿、高血压、恶心、呕吐等肾功能损伤等表现。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肺栓塞:肾静脉血栓如果脱落,可能导致肺动脉栓塞,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可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塞:

下肢深静脉栓塞,出现患肢疼痛、肿胀。

肝静脉栓塞,出现右上腹痛、腹胀。

视网膜静脉栓塞,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8]。

病因

肾静脉血栓的病因为血管壁损伤、血流变慢或不规则、血液凝固性增高。

肾静脉血栓常见原因有哪些?

肾静脉血栓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静脉栓塞性疾病,通常发生于严重脱水或持续性低血压的患儿。

过去认为,创伤、感染和恶性肿瘤是肾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但在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原因是肾病综合征,在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中,肾静脉血栓发生率达 5%~ 62%,主要与血液高凝状态相关[9]。

哪些人更易患肾静脉血栓?

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更易患肾静脉血栓,其中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

肾静脉血管内皮损伤的患者:如肾静脉钝伤、静脉造影引起的创伤、肾移植、肿瘤浸润、血管炎等患者。

肾静脉血流淤滞的患者:如因容量丢失(如胃肠道液体丢失、出血、脱水)、移植后肾静脉变形或扭曲、 原发性后腹膜病变导致肾静脉压迫等患者。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肾病综合征(如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微小病变型肾病)、败血症、产褥期、播散性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内在的高凝血状态(如凝血酶原基因突变、蛋白 S 缺乏、蛋白 C 缺乏、抗凝血酶缺乏)等患者。

其他疾病患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原发性或继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艾滋病(AIDS)相关性肾病[3]等患者。

就医

由于肾静脉血栓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出现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溶栓,对肾功能的恢复、疾病的结局意义重大。故具有肾静脉血栓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早期治疗。

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凡具有肾静脉血栓致病因素的患者,出现下述情况时,应行进一步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突然出现剧烈腰痛、难以解释的血尿增多、难以解释的尿蛋白增加、难以解释的肾功能急剧下降、不对称的下肢水肿。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顽固性的激素抵抗(对激素治疗反应不好)。

突然出现肺栓塞,如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或其他部位栓塞 [11]。

建议就诊科室

肾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肾静脉血栓?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如突然出现腰痛、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增加、肾功能下降、发热或腹痛等)、实验室化验、超声、CT、MRI(磁共振成像)、肾脏放射性核素扫描、选择性肾静脉造影等结果,可以确诊。

高危患者突然出现腰痛、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增加、肾功能下降、发热或腹痛等症状,均提示肾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超声显像、CT、MRI、肾脏放射性核素扫描、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对肾静脉血栓诊断均有帮助,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是选择性肾静脉造影。

常用的相关检查如下:

一般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血尿、蛋白尿。

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血常规:血液浓缩,可出现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升高。

凝血功能: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增加,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等可能缩短。

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Ⅷ 凝血因子活性升高。纤维蛋白原持续升高。

抗磷脂抗体(APL)检测:抗磷脂综合征导致的肾静脉血栓,可以检测出 APL 或狼疮抗凝物质。

B 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于快速起病并完全阻塞的患者,肾脏受累,体积增大,并在 1 周内达到最大直径,随后几周内,肾脏体积逐渐变小。多普勒超声还可以检测到静脉实际血流,肾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往往出现血流速度加快,狭窄静脉内出现湍流或管腔内无血流(完全堵塞)等现象。

放射学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肾脏体积增大,肾脏无功能或功能减退,集合系统显影延迟、浅淡,肾盂、输尿管周围可见压迹(静脉侧支循环)等。

逆行肾盂造影:偶可显示输尿管边缘呈锯齿状改变,由扩张的侧支静脉所引起。

CT:可见肾脏体积增大,密度减低。螺旋 CT 血管成像(CTA)可以发现在扩张的肾静脉内,有血栓形成导致的充盈缺损。

MRI:可见肾脏体积增大,皮髓质分界不清。MRI 增强扫描及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显示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血栓形成的充盈缺损。

放射性核素:肾静脉血栓时,肾脏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表现为同侧肾影增大,灌注和吸收功能减低,肾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时,几乎无灌注。

选择性肾静脉造影:是诊断肾静脉血栓形成的“ 金标准”,但它是一项有创检查,并可能引起血栓脱落、穿刺部位血栓形成或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肾静脉血栓患者,可见肾静脉管腔内充盈缺损或管腔截断[3]。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哪里不舒服?严重程度如何?什么时候出现的?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有没有异常因素诱发的?之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有没有疾病史,如肾病综合征、肿瘤、自身免疫病、先天性血栓症等?

是否在妊娠期或产褥期?

有没有肾脏外伤史?有没有肾脏手术及移植史?

是否有长期服用的药物,如避孕药、皮质醇类药物等?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肾静脉血栓是什么?

我是怎么患上肾静脉血栓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需要长期吃吗?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肾静脉血栓会复发吗?复发时我该怎么做?

这个病对肾功能有影响吗?

治疗

需根据血栓形成的时间、有无血栓栓塞、肾功能损伤程度、部分还是完全栓塞等具体情况,来选择抗凝、溶栓、介入、手术等治疗措施,恢复肾静脉血流,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应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肿瘤、全身性疾病等),并防止并发症。目前,肾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已由手术转向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目的在于阻止血栓和栓塞的进一步发展,并疏通闭塞的血管。如无明显禁忌证,全身给药相对安全,且无需侵入性操作,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药物。

溶栓治疗 在肾静脉血栓早期,给予溶栓药物,可使血栓溶解,比抗凝治疗效果更快、更好,但出血的风险增加。若无溶栓禁忌证,早期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可通过全身静脉使用或肾血管置管局部注入,如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有可能防止血栓形成和进展,可与其他方法合用,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

介入或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如局部溶栓治疗 、导管取栓术、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网术,防止因血栓脱落而出现肺栓塞。

手术治疗 需慎用,主要适用于急性肾静脉大血栓患者,尤其是双侧肾静脉血栓、或右侧肾静脉大血栓伴肾功能损害、且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摘除肾静脉血栓,但疗效尚不肯定[3]。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虽然急性肾静脉血栓可损伤肾功能,但及时治疗后,随血栓再通和侧支循环形成,患者的肾功能多可不同程度恢复;而慢性小肾静脉血栓对肾功能常无影响。这种病最大的危害是血栓脱落,栓塞肺动脉,导致肺梗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肾静脉血栓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需注意以下方面:

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增加活动,注意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如四肢自主伸屈活动或按摩腿部肌肉,以促进静脉回流;

避免血液淤滞:对高危患者,包括活动减少的老年人、肥胖者手术后或制动的患者,可在双下肢套上弹性绷带或穿弹力袜,以促进血液回流。一般情况下,除病情危重、出现严重的胸水或腹水等情形,患者要进行适当的活动和运动,如散步、按摩、气功、打太极拳等,且不可终日卧床不起;

饮食疗法:饮食中注意优质蛋白、低脂外,还要适当利用活血化淤中药,进行食疗[11]。

预防

高危人群控制原发疾病、监测凝血功能、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警惕相关症状并及时就医等,是预防治疗肾静脉血栓的关键。

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既往有肾疾病史、自身免疫疾病史、肿瘤病史、易栓症等患者,积极进行原发病的监测、控制和治疗。

及时补充水分,合理利用利尿药,避免短时间大量脱水。

适量活动,避免长期卧床,造成血流淤滞。

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营养不良。

遵医嘱,合理使用预防性抗凝药物。

如有突发腰痛、血尿、发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于医院就诊。

预防性抗凝血:

严重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如无禁忌证,无论其病因或既往有无血栓栓塞病史,均应该给予预防性抗凝血治疗;

严重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2.0~2.5g/dl),如果存在其他血栓形成的风险因子(如充血性心衰、长期卧床、病态肥胖、腹部、骨科或妇产科手术),更应视为预防性抗凝血治疗的候选者;

若患者肾病综合征缓解,并且没有其他抗凝血指征,则在缓解后 3~6 个月,停止抗凝血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什么?皮肤T细胞淋巴瘤怎么办?皮肤T细胞淋巴瘤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药品

硫酸庆大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硫酸庆大霉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