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什么?皮肤T细胞淋巴瘤怎么办?皮肤T细胞淋巴瘤症状有哪些?

蹼状阴茎是指阴茎与阴囊没有完全分离,往往是由于阴囊的皮肤向阴茎的腹侧延长,促使阴茎的皮肤与阴囊相融合,从而导致蹼状阴茎。此病暂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此病的发病原因不明,可能是阴囊隆突相互靠拢发育成阴囊时,未与阴茎皮肤分离,而是继续向阴茎延伸发育所致。通常患者的阴茎无弯曲,尿道发育无异常,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合并尿道下裂。此病无分期分型。此病的患儿除有外观异常以外,无其他不适,但若蹼状皮肤伸展至阴茎头,则患者在成人时可能会造成性交困难。在治疗上,此病以手术为主,如矫正手术或 V-Y、W 等成形术。治疗难点在于手术较为精细和复杂,而且一旦手术用具消毒不到位,则容易引起病源处感染。治疗关键点是通过 B 超检查和尿常规确定病因。此病的并发症涉及泌尿生殖系统严重的发育反常,如膀胱外翻、睾丸、肾脏缺如等疾病,对生活造成影响。更加严重者可能造成不孕不育。在预防方面,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多锻炼提高免疫力。

别称

CTCL

概述

皮肤 T 细胞注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CTCL)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中的一种,是原发于皮肤的由 T 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造成的疾病,由一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病程预后各不相同的疾病组成。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占所有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 75% ~ 80%。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淋巴瘤认识的深入,一些新的类型被发现,同时淋巴瘤的分型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

皮肤T细胞淋巴瘤有哪些分类?

随着人们对皮肤 T 细胞淋巴瘤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如此复杂各异的疾病谱系进行正确的分类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最新的分类系统依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肿瘤细胞的形态学以及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的两套分类方法结合起来,在 2005 年对皮肤 T 细胞淋巴瘤进行了新的分类(WHO-EORTC分类),见下图。

在新的分类中,曾经被归为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 MF) 中一个亚型的 Sézary 综合症被单独分为新的类型。

根据以上分类,WHO-EROTC 进一步将皮肤 T 细胞淋巴瘤分为了“惰性”和“侵袭性”两类[2]。两类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和 5 年生存率见下图。

由此可见,侵袭性皮肤 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5 年生存率远低于惰性类型的患者。皮肤 T 细胞淋巴瘤的准确诊断及分型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旦确诊了皮肤 T 细胞淋巴瘤,就必须明确其类型。应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表型及 T 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分析等明确疾病的诊断。

此外,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分期方法来区分皮肤 T 细胞淋巴瘤和有受累的系统性淋巴瘤。分期方法要根据皮肤 T 细胞淋巴瘤具体类型而定。常规的分析常常需要涉及到全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淋巴结活检、骨髓活检、胸腹部 CT 检查等。

症状

目前,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除成人 T 细胞注白血病/淋巴瘤被认为与人类嗜 T 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HTLV)有关,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被认为与 Epstein-Barr 病毒(EBV)有关以外,其他类型的皮肤 T 细胞淋巴瘤尚未发现明确的相关环境因素。

一般认为,皮肤归巢 T 细胞的免疫学异常、细胞遗传学异常、细胞对凋亡的抵抗是皮肤 T 细胞淋巴瘤发病的重要机制。

病因

如果您怀疑自己得了皮肤淋巴瘤注,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医院和医生。

因为皮肤淋巴瘤非常罕见,普通的皮肤科医生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可能误诊为其他疾病,例如湿疹、银屑病等,从而延误治疗。因此,请尽量选择三甲医院皮肤科有专业经验的医生。

就诊后,为了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这些检查主要有两个目的:

明确诊断和疾病分型:即明确是否是皮肤淋巴瘤,以及皮肤淋巴瘤的具体类型。由于皮肤淋巴瘤包含多种亚型,每种亚型的生存时间和临床结局差别很大;因此,明确疾病的诊断和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明确分期和分级:由于皮肤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细胞的肿瘤,因此可能不仅仅会局限于皮肤上,肿瘤细胞在较晚期还可能侵袭到淋巴结、外周血、骨髓及内脏。而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对其他器官的侵袭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

通常医生会对疑似皮肤淋巴瘤的患者进行下列检查:

皮肤活检及病理:皮肤活检及病理是诊断皮肤淋巴瘤最重要的检查,因为皮肤的面积广泛,不同区域的皮疹表现可能不一样,因此往往需要多次多点取皮肤活检以明确诊断。

皮肤病理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这些检查是在已经取下的活检标本上做进一步的免疫组化染色,以明确淋巴瘤的亚型。

皮肤病理的 TCR 或者 IgH 重排:这些检查也是在已经取下的活检标本上做进一步的检查,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LDH(乳酸脱氢酶)、血脂、凝血、感染筛查。

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浅表淋巴结B超(颈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图文报告),即外周血找异常淋巴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

此外,对于浅表淋巴结长轴 >3 cm,且淋巴结聚合、结构紊乱、活动性差的患者,会进行浅表淋巴结活检或穿刺,以明确淋巴结是否受累。

对于存在红皮病、泛发的肿瘤期患者、或淋巴结有受累的患者,还会加做外周血白血病免疫分型,以明确外周血是否有受累。

如果怀疑患者的疾病与 EBV 相关,医生还会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DNA,检查血浆以及淋巴细胞的 EBV-DNA。

如果患者外周淋巴结明确受累,且怀疑有内脏或深部淋巴结转移,医生还会进行胸部、腹部增强 CT,或全身 PET-CT,以及骨髓穿刺与活检,以明确是否有骨髓受累。

就医

如果确诊为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也不要谈瘤色变,因为相比其他恶性肿瘤,皮肤 T 细胞淋巴瘤总体预后还是很好的。

大部分的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为惰性,病情进展缓慢,以比较常见的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 MF)为例,其 5 年生存率为 88%。其他的惰性类型,例如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瘤样丘疹病,5 年生存率分别高达 95% 和 100%。

只有少数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为侵袭性,这类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对较差,例如 Sézary 综合症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24%,而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的 5 年生存率低于 5%。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免疫及靶向药物问世,相信这类患者的生存率会不断提高。

哪些情况下需要化疗?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的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 MF)患者不需要进行化疗,但对于以下三类患者则可以考虑化疗方案:

经过多种非化疗方案治疗疾病仍不断进展的患者;

分期为 IV 期的患者,即已经有外周血及内脏、骨髓侵犯的患者;

怀疑系统性淋巴瘤侵犯皮肤而不是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患者。

此外,对于几种少见的、恶性程度非常高的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亚型,如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皮肤侵袭性 CD8+亲表皮性 T 细胞淋巴瘤、皮肤侵袭性 γδ T 细胞淋巴瘤,以及进展特别快的外周 T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等,化疗是首选的方案。对于这些患者,化疗控制病情缓解后可以考虑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化疗治疗方案

对于皮肤 T 细胞淋巴瘤,皮肤科医生更常选择非化疗方案,即化疗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

以下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常用的五种非化疗方案:

紫外线光疗

即采用紫外光治疗皮肤病。窄谱 UVB 和 UVA+ 补骨脂素治疗(PUVA)是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 MF)的首选一线方法。对于早期 MF 具有作用强、副作用小的特点。

国内皮肤科更常使用窄谱 UVB(NB-UVB) 治疗 MF,一般根据最小红斑量或皮肤类型决定起始剂量,每周照射 2~3 次,逐渐增加剂量,至皮损完全消退或持续照射不再产生疗效。

早期 MF 患者单用 UVB 治疗完全缓解率为 54%~90%。

对于早期难治性 MF 和进展期 MF,则联合使用光疗和其他系统治疗方法。

干扰素 α-2b(IFN-α-2b)

干扰素 α 有抑制细胞增殖、抗病毒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改善皮肤 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障碍。

研究表明,MF 患者 Th2 细胞活动增加,抑制患者的 Th1 免疫调节活动,干扰素 α 激活 CD8+T 细胞和 NK 细胞,抑制 Th2 细胞活动。

干扰素常用剂量为每次 300 ~ 600 万IU,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每周 2 ~ 3 次,对于各分期 MF 患者均有效。

常见副作用为流感样症状、轻度的血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疲劳、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这些副作用往往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

MTX 是叶酸代谢物拮抗剂,在 S 期阻断细胞分裂,抑制 DNA 甲基化,解除对抑癌基因的抑制。通常使用小剂量 MTX 治疗皮肤 T 细胞淋巴瘤。

虽然 MTX 也可以算作化疗药物,但口服治疗皮肤 T 细胞淋巴瘤的剂量非常小,是一般化疗剂量的不到 1/10。常用剂量是每周口服 10~15mg。

Zackheim 等人的研究报道,小剂量 MTX 治疗 60 例斑块期 MF 患者,20 例治疗有效,疾病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

MTX 主要副作用为轻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损害等。

维甲酸类

这类药物可以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及形态,抑制肿瘤发展和癌细胞的生长,进行免疫调节,改变细胞的黏附性。

目前常用于治疗皮肤 T 细胞淋巴瘤的维甲酸类药物包括:异维 A 酸、阿维 A 及贝沙罗汀。

异维 A 酸治疗 MF/Sézary 综合征临床有效率为 43%-100%。

Cheeley等报道,在 32 例 MF/Sézary 综合征患者中,6 例单独使用阿维 A 治疗,临床有效率为 25%。

美国 FDA 于 1999 年批准贝沙罗汀治疗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CTCL)。Duvic等报道,每日 300mg/m2 治疗 28 例早期 MF 患者,总有效率为 54%。

维甲酸类药物常见副作用为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肝功能异常,唇炎等。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这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药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细胞免疫作用。

代表药物为西达本胺,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患者,每次口服 30 mg,每周服药 2 次,服药间隔不少于 3 天。

常见副作用为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热、乏力等。

以上五种非化学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分期,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消渴降糖胶囊(仁人乐)的功效与作用-消渴降糖胶囊(仁人乐)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儿童补营养 早餐合理搭配

2023-9-13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