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瘤是什么?生长抑素瘤怎么办?生长抑素瘤症状有哪些?

Rasmussen脑炎(综合征)(Rasmussenencephalitis,RE),是一种散发的起病于儿童期的病因未明的疾病,早期多表现为部分性癫痫或癫痫持续状态,其影像学表现为进行性一侧半球萎缩及T2和(或)FLAIR异常信号。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疾病发展到晚期将导致病儿偏瘫及智能障碍。抗癫痫药物疗效差,激素冲击治疗或免疫球蛋白治疗部分病人可起到短时的缓解作用。癫痫不断的发作及偏瘫等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教育和成年后的工作。患侧的大脑半球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控制癫痫的方法。儿童癫痫常见问题1.儿童癫痫是否可治愈?部分儿童癫痫为良性癫痫,如热性惊厥、良性儿童肌阵挛、BECT、大部分儿童失神癫痫等,随着年龄增长可自愈;部分继发儿童癫痫:如局灶皮质发不良,脑颜面血管瘤病,部分结节硬化等可手术治愈。2.儿童癫痫的药物治疗利与弊?药物治疗的利与弊主要是癫痫对脑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对身体发育影响的衡量,对于发作频繁、程度严重的病人建议药物治疗,对于发作频率低,且多为夜间发作的良性癫痫可慎重考虑应用药物。3.对于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继发儿童,何时手术?无明确病因的癫痫首选药物治疗,对于有明确病因引起的癫痫,如局灶皮质发不良,脑颜面血管瘤病,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此类继发性癫痫,自愈可能性极低,早期手术治疗后脑功能可进一步代偿发育。

概述

生长抑素瘤又称生长抑素瘤综合征,是最罕见的功能性内分泌肿瘤之一,是胰岛D细胞所形成的肿瘤。肿瘤释放大量的生长抑素引起脂肪痢、糖尿病、胃酸过少和胆石症等综合病症。生长抑素瘤的发病年龄查较大,自26~84岁,平均51岁。男、女患者几乎均等。

症状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糖尿病、胆石症、脂肪泻三联症表现,以及消化不良、胃酸过少、体重下降、腹痛或腹部肿块等症状。大多数生长抑素瘤为恶性肿瘤,其中3/4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有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肝脏、胰腺周围淋巴结和骨髓等。

病因

生长抑素瘤的瘤体一般较大,为1.5~10cm,平均5cm。有90%的肿瘤呈单个孤立性分布。约68%的生长抑素瘤起源于胰腺,其中位于胰头部占75%,位于体、尾部者占20%,另外5%可广泛分布于整个胰腺实质;有相当数量的生长抑素瘤来源于胰腺外的器官,如十二指肠占19%,乏特氏壶腹占3%,小肠占3%。

就医

检查

临床检验主要是测定血液生长抑素和葡萄糖水平,以及做胃液分析和粪便常规检验。

1.血浆生长抑素

放射免疫测定,正常<100pg/ml。生长抑素瘤患者血浆生长抑素大多数>1000pg/ml。如果血浆生长抑素水平在临界值,需要用特殊的激发试验,如用精氨酸和甲苯磺丁脲刺激试验排除。注意,一些胰外或小肠外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肺小细胞癌、嗜铬细胞瘤和其他分泌儿茶酚胺的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患者亦可出现高浓度血浆生长抑素。

2.血清葡萄糖和OGTT

由于生长抑素抑制了胰岛素的释放以及正常有功能的胰腺组织可能被生长抑素瘤所替代,导致血糖升高。55%~95%的胰腺内生长抑素瘤出现空腹血糖或OGTT异常。另外,生长抑素同样可抑制胰高糖素的释放,20%的患者可出现低血糖发作。

3胃酸分泌测定

由于生长抑素能直接抑制胃酸分泌、胃排空、十二指肠运动、胆道和胆囊运动、胰腺外分泌功能以及葡萄糖、氨基酸和三酰甘油等的吸收。生长抑素瘤患者表现出基础胃酸分泌量和最大胃酸分泌量均减少。

4粪便常规

患者腹泻次数3~10次/天,粪便恶臭。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脂肪球。

5.定位检查

(1)胃肠钡餐或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对位于十二指肠降段或胰头部肿瘤,可见充盈缺损,十二指肠环变大,压迹等改变,但对胰腺体,尾部肿瘤无帮助。

(2)B超,CT或MRI检查:由于本病瘤体通常较大,常可发现胰腺原发肿瘤及肝脏转移性肿瘤,定位诊断率高。

(3)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能显示胰腺多血供性肿瘤及其肝脏转移灶,对定位诊断意义与B超,CT和MRI相仿,诊断率大于85%,但这些检查都只能确定肿瘤的存在,而不能作出定性诊断。

诊断

生长抑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十分困难,尤其是很难做到早期诊断。如果患者同时存在上述典型临床症状,应想到有患生长抑素瘤的可能性。再结合实验室检查、胃肠钡餐、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B超、CT、MRI检查、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等定位检查来确定肿瘤的位置。

治疗

1.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生长抑素瘤的首选方法。但本病有很高的转移率,故手术切除率却并不很高。

(1)胰腺体、尾部的肿瘤,可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2)位于胰头部的肿瘤,应行胰腺次全切除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已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巨大肿瘤或肝脏转移性肿瘤,采用姑息性的减容术,也常能达到减轻症状,延长生命的目的。

2.内科治疗

肿瘤晚期无手术条件者可采用内科综合的治疗措施。可单用链脲霉素治疗;或链脲霉素加5-FU治疗;或单用阿霉素治疗。

预后

内科治疗1年存活率为48%,5年存活率为13%。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护肝片的功效与作用-护肝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抗骨增生糖浆的功效与作用-抗骨增生糖浆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