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泡细胞癌是什么?腺泡细胞癌怎么办?腺泡细胞癌症状有哪些?

副乳腺癌是指副乳腺组织发生的乳腺癌,属于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文献报道副乳腺癌的发生率为0.1%~0.6%。副乳腺癌也同乳腺癌一样发生肺、骨、肝等部位的转移。副乳腺癌生存率一般低于乳腺癌,究其原因:①副乳腺癌发生部位邻近腋窝淋巴引流区,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时间会早一些;②副乳腺癌部位异常,易漏诊和误诊;③由于肿瘤局部无明显疼痛或缺少其他伴随症状,患者本人重视不够,就诊时通常病期较晚。

别称

浆液细胞腺瘤,浆液细胞腺癌,腺泡细胞腺瘤,腺泡细胞腺癌

概述

腺泡细胞癌又称为腺泡细胞腺癌注,是涎腺恶性上皮肿瘤中较少见的病理类型,占所有涎腺肿瘤的 2.1%,而占其恶性肿瘤的 5.6%。为低度恶性肿瘤,多数生长缓慢,手术彻底切除后预后良好。也可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10~70 岁均可发生,多发生于中年以上。80% 以上发生在腮腺,其次为小唾液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目前认为腺泡细胞癌起源于涎腺中终末导管细胞(闰管细胞) 的肿瘤性转化,或来自正常浆液性细胞。

根据肿瘤细胞类型和排列方式,分为四种组织类型:实体性、微囊型、滤泡型、乳头囊状型。构成肿瘤的细胞中至少部分肿瘤细胞含有酶原颗粒,呈浆液性腺泡细胞分化。

多数肿瘤生长缓慢,实质性,活动,少数肿瘤生长较快,与皮肤或肌组织粘连而不活动,可出现疼痛,面瘫。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在腮腺深叶可不被发觉,在腮腺浅叶常表现为活动性,单个表面光滑的包块,体积变大时有压迫不适,疼痛,侵犯神经时可出现面瘫,极少数可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转移扩散,危及生命。

症状

腺泡细胞癌无特殊临床症状。

早期:在早期的阶段,绝大多数的肿瘤患者都会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发现在耳垂下、耳前区或腮腺后下极会出现一个无痛性的但是在缓慢增长的肿块,这种肿块用手就可以触摸到,一般无压痛,质地中等,边界清晰。这种病情是很不稳定的,时间长一些的甚至可以达到十几年或者是几十年的病程。

中期:病情进一步发展,肿块可突然生长加快,挤压周缘组织;可出现面神经受累迹象,如疼痛,麻木,同侧口角歪斜或眼睛不能完全闭合。

晚期:晚期可转移,以颈淋巴结转移最常见。

腺泡细胞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体积变大时有压迫不适,疼痛,侵犯神经时可出现面瘫,极少数可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转移扩散,危及生命。

病因

腺泡细胞癌是一种病因不明、发展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从组织病理学分析肿瘤的细胞形态,完全与腺泡的浆液细胞相似,故认为腺泡细胞癌发生于腺泡细胞。但在病变中见有闰管细胞,并有由闰管细胞到腺泡细胞过渡,有人认为腺泡细胞癌来源于闰管上皮。所以目前支持非特异性多潜能储备细胞理论,这种细胞既可以向腺泡细胞方向分化,也可向闰管和肌上皮细胞分化,从而形成腺泡细胞癌细胞的多样性。从行为学上无明确病因,可能与射线暴露,炎症刺激,饮食习惯和家族倾向有关,抑或是和乳腺癌相似,是一种激素依赖型肿瘤。

就医

腺泡细胞癌是一个缓慢发展的低度恶性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病人多因无痛性肿块至医院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腺泡细胞癌早期无不适症状,常表现为无压痛、质地中等、边界清晰、包膜完整且移动度尚可的包块,少数呈囊性,病人面颊部区域出现不明包块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出现疼痛、感觉运动障碍时更应重视,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腺泡细胞癌?

医生会根据临床检查,涎腺造影、影像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方法诊断本病。

具体诊断方法如下:

临床检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触诊等细致的临床检查,初步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

涎腺造影:显示涎腺正常分叶和肿瘤结构。

磁共振成像注(MRI)、CT、超声等临床检查:超声可以判断有无占位性病变以及肿瘤的大小,并估计大致的性质;CT 检查对肿瘤的定位十分有益,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适用于腮腺深叶区域病变,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肿瘤与周缘组织的关系显示得更加清晰。

活体组织细胞检查:因病情需要,医生还会建议部分患者进行有创的术前肿块活检或针吸细胞检查。鉴于腮腺肿瘤具有较强的种植能力,易造成肿瘤细胞扩散,并且腺泡细胞癌细胞分化一般较好,且成多样化,但从细胞学形态上很难确诊。一般经手术切除后行病理检查确诊腺泡细胞癌。

由于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虽然经涎腺造影、CT、B 超及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等临床检查,但手术前也难以作出正确诊断。一般需要做病理检查方能确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大小有无变化?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比如吃酸的食物时是否有酸胀感?

有没有腮腺炎症,接触射线等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平时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有没有直系亲属也有腮腺肿块?

有没有服用过影响唾液分泌的药物?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面颊部的肿块是什么东西?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手术后有什么后遗症吗?需不需要长期复诊?

治疗时间需要多久?治疗费用大约多少,医保能报销吗?

我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吗?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注意什么吗?

治疗

腺泡细胞癌细胞分化较好,恶性程度低,目前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切除,彻底的手术切除非常关键。

手术治疗

腮腺腺泡细胞癌好发于腮腺浅叶。早期病灶较小时,浸润不明显,边界清晰,患者年龄不大,可行浅叶切除术。

病灶较大、局部活检术后或复发病灶,则应行腮腺全叶切除术,术中保留面神经,如果手术前出现面瘫症状,术中见面神经穿过肿瘤、相互固定或粘连、浸润明显,则不能保留面神经,做广泛切除。

怀疑淋巴结转移或出现颈淋巴结肿大者,一般建议行单侧分区性或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文献报道术后补充放疗能显著降低复发率,但腺泡细胞癌对化疗不敏感,一般不主张化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腺泡细胞癌属于恶性程度低的腺源性肿瘤,发展缓慢,手术彻底切除后预后良好。在病变发展早期及时干预,范围较小时手术切除,有助于预防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会出现局部组织凹陷,少数手术患者会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即当咀嚼和味觉刺激时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同时引起面部潮红和出汗的症状;腺泡细胞癌很少发生远处转移,且远处转移常能长期带瘤生存。

日常注意

涎腺腺泡细胞癌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戒烟。

保持口腔卫生,可在餐后、睡前刷牙。

正常进行日常注意活动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

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术后 1 周内忌食酸甜等刺激唾液分泌的食物,防止腮腺瘘的发生。食物种类要多样化,粗细搭配,营养均衡,少食多餐,避免进食酸性、过咸、辛辣刺激、坚硬食物。

拆线后切口仍需加压包扎 1 周,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如行保留面神经切除病灶手术,术后如有面瘫表现,可用维生素 B1 和 B12,并配合理疗和面部表情肌功能训练,以促使面神经功能恢复。

出院后定期复查。若发现结节、肿块,及时就诊。

预防

腺泡细胞癌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发病。

做到以下几点,可以预防腮腺肿瘤: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及时的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应该避免过度的劳累,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在饮食上和生活上都要及早的做调整,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早发现、早治疗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能够更好地预防一些疾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板蓝根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呋喃唑酮片(尧华)的功效与作用-呋喃唑酮片(尧华)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