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眼眶平滑肌瘤是眼眶内的眶平滑肌或血管平滑肌发生占位性病变所导致的良性肿瘤。
眼眶平滑肌瘤较少发生,调查显示,眼眶肿瘤中,平滑肌瘤只占 0.2%。本病发病无性别倾向,患病年龄较广,多发生于 20~50 岁。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本病主要导致患者的视力呈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患者的眼球突出,不能正常地转动和眼球位置向一侧偏移但不突出等症状。
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对眼眶平滑肌瘤的治疗效果较差,手术切除平滑肌瘤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切除方式,对较难分离的肿块可采用囊内摘除技术。
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眼眶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有相应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医,尽早治疗。
症状
眼眶平滑肌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眼眶平滑肌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肿块:眼眶部有较硬的肿块,用手可触摸到,光滑、可推动,患者常常无痛感;
视力下降:初期视力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眼球突出:部分患者表现为眼球突出,这是肿瘤发生于眶尖部时的初期表现;
眼球无法正常转动:随着疾病的进展,眶尖部的肿瘤会压迫眼球,使眼球不能向一个或多个方向正常转动;
眼球向一侧偏移但眼球不突出:肿瘤发生于患者的眼眶前部时有此表现。
眼眶平滑肌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眼眶平滑肌瘤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视网膜水肿
眼球运动障碍
病因
眼眶平滑肌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哪些人容易患眼眶平滑肌瘤?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眼眶平滑肌瘤:
年龄在 20~50 岁的人群。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眼眶平滑肌瘤:
眼部常受到感染的人群;
长时间熬夜、过度用眼的人群;
不爱运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心态消极、饮食不健康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视力减退;
眼球突出;
眼球不能正常转动;
眼球向一侧发生偏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视力突然严重减退;
眼球突出严重。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眼眶平滑肌瘤?
当医生怀疑是眼眶平滑肌瘤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超声检查、CT 检查、X 线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结果来综合诊断,主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来确诊,因为眼眶平滑肌瘤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特征,疾病表现和影像学的检查只能提示良性占位性病变和软组织肿瘤。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眼眶平滑肌瘤的典型症状。医生用肉眼观察患者的眼球是否突出,能不能正常的向多个方向转动,用手触及眼眶部是否有较硬的、光滑的、可以推动的块状物,询问患者的视力是否下降。
病变部位的组织活检:是该病的确诊方法,使用电子显微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发现平滑肌瘤。
超声检查:用 B 型超声探查患者的眼眶部位,如果患者眼眶部有病变,那么超声结果就会提示患者的眼眶部有占位性的病变。
CT 检查:可发现眼眶部的肿瘤、眼眶腔的变化。
X 线检查:此检查不易发现早期的病变,在疾病病程较长时可见眼眶部相应的异常改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觉得自己的视力有所下降?
眼球能不能正常的向多个方向转动?
还有什么其它不舒服的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眼部是不是经常受到感染?
日常生活的睡眠,饮食习惯怎么样?
平时喝酒、抽烟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疾病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了?病情严重吗?需不需要尽快治疗?
能不能彻底治愈?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治疗?治疗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这是良性的疾病还是恶性的?
我需要做些什么检查?检查的费用高吗?
此病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家人?有遗传的风险吗?
平时日常生活、饮食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此病治疗后复发的风险高不高?
治疗
眼眶平滑肌瘤对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均不敏感,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平滑肌瘤在眼眶的部位不同,是否与正常组织粘连较多,制定不同的切除方案。但因平滑肌瘤多位于眶尖部,手术操作不当时,有可能引起视力损伤或其他并发症。
手术治疗
眶缘皮肤切口或结膜切口切除术:位于眶前部的肿物,眶缘皮肤切口或结膜切口可完整切除。
囊内摘除技术:位于眼球后的肿瘤采用外侧开眶,因肿物后端粘连多,分离比较困难,可采用囊内摘除技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使患者的视力继续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若接受正规治疗,进行手术切除,可治疗此病,预后好,复发率接近于零。
日常注意
保护好眼部,注意日常注意卫生,提高生活质量,规律作息,进行适当的运动,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能彻底地治愈此疾病。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注意手术部位的术后情况,如果手术部位的敷料变血红色,应尽快告知护士并更换;如果数分钟变血红,建议呼叫医生。患者在术后觉得手术部位有任何不适也应及时告知医生,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术后应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大葱、生姜、辣椒等),治疗期间不抽烟、不喝酒及咖啡。
定期复查:术后遵循医生要求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查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运动:术后需要注意休息、不可过度用眼,术后 3 天可下床活动,应缓慢小幅度活动,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术后恢复。待完全恢复后,日常注意每天可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大于 30 分钟,一周运动 3~5 次。
预防
此病由于病因不明确,没有有效的预防方式,但注意自身卫生情况、健康饮食、积极运动、发现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应立即就医,能有效的降低患病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应养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降低大部分疾病发生的风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经常用手去揉搓眼睛,毛巾每次用后应晾在通风处;
合理用眼,不要长时间熬夜看手机、电视等,避免眼部过度劳累;
外出时带保护眼镜,避免紫外线照射,也要避免强光线的刺激;
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