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颅骨骨瘤,是发生于颅骨的肿瘤,可发生于颅骨各个部位,多见于颅底(头颅的一部分)、颅盖(如前额、头顶),可为单发,亦可为多发,多为良性肿瘤,缓慢生长。
本病少见,约占骨肿瘤的 0.85%。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多见于成人,男女患病无明显差异。
颅骨骨瘤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有关。本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颅脑外伤史、肿瘤家族史(一家人中多人患有不同类型的癌症或者直系亲属中多人患有同一种癌症)、职业接触射线、油漆、铅、汞、农药等。
本病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可分为颅底骨瘤、颅盖骨瘤(如前额、颅顶)、硬脑膜(包绕大脑的一层外膜)骨瘤、脑实质(人体神经功能的中枢)骨瘤(即骨瘤长在脑实质中),后两者很少见。
颅骨骨瘤的患者多因发现头上突出硬性肿块、影响美观而就诊,而常无其他的表现或不适。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呕吐注、癫痫发作(俗称的“羊癫疯”,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鼻塞、嗅觉减弱、听觉下降、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
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颅骨骨瘤的主要方法。关键在于手术时,尽可能切除肿瘤,但同时需注意保护周围神经。难点在于部分骨瘤位置比较深、周围结构复杂的肿瘤,需谨慎选择手术方案。
该肿瘤主要危害是影响患者的美观,常无生命危险。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受损、听力减退、嗅觉异常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颅骨骨瘤手术切除后,患者一般恢复良好,复发率低。
症状
头部凸起硬性肿块,是颅骨骨瘤最主要的症状。
颅骨骨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颅骨骨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部突出硬性肿块:触之较硬,且常无疼痛感。
头痛、头晕。
鼻塞。
听力下降:多为肿瘤发生于颅骨两侧。压迫听神经或影响中耳传音通路。
癫痫发作:全身肌肉持续性收缩、眼球上翻、口吐白沫。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楚。
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
嗅觉减退:不能闻出或辨别香水、食醋等气味。
颅骨骨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除非骨瘤本身生长在脑实质内(非常少见,以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否则颅骨骨瘤因多不侵犯脑实质,故常不引起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
病因
颅骨骨瘤具体的病因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颅骨骨瘤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该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哪些人容易患颅骨骨瘤?
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尚没有很确切的证据,以下人群可能易发病。
曾有颅脑外伤史,可能因为炎症注反应、骨质恢复时增生过度而导致发病。
长期接触射线、农药、油漆、汞、铅等物质。
房间内有不合格的家具、瓷砖(其内可能有放射性物质氡)或甲醛超标时,容易导致发生肿瘤。
家族中有患肿瘤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上凸起硬性肿块(影响外观)。
头痛、头晕。
恶心注、呕吐。
视物不清、模糊。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肢体抽搐、口吐白沫。
昏迷:呼叫、拍打不醒。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口唇发紫。
建议就诊科室
整形外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颅骨骨瘤?
当医生怀疑是颅骨骨瘤时,常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体格检查(体检)、影像学检查(X 线、CT 等)进行诊断。病理检查(常在手术后进行)是确诊该疾病的金标准。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听力检查可分析是否存在因骨骼问题存在的听力障碍,有利于评估患者可以恢复至何种程度。视力检查可提示视力下降程度。嗅觉检查可提示嗅觉是否受到影响。
CT 检查:CT 简单、经济,为非创伤性,颅骨 CT 三维成像可直观地呈现出颅骨骨瘤的形态及部位,可作为诊断颅骨肿瘤的首选检查项目,并适合重复随访观察。但具有辐射,检查时需做好防护。
X 线检查:可发现与颅骨密度一致的颅骨骨瘤。
MRI:该检查无放射性损伤,可行冠状(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矢状(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及横断面 3 个方向的断层扫描,对肿瘤的定位非常准确,对肿瘤有高分辨率。在该疾病的诊疗中主要是为了排除其他颅内的肿瘤。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若出现异常波形可能提示存在癫痫。
病理检查:是颅骨骨瘤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此项检查,可最终确诊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出现多久了?
出现症状前是否有诱因?
还有其他不适吗?
家族中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吗?
患有其他疾病吗?
既往曾接受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既往曾接受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是否有药物过敏?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此疾病严重吗?导致发病的原因为何?
患者需要接受哪些检查?
此疾病能治好吗?需要做手术吗?
治疗效果如何?如果不治疗会如何?
此疾病会遗传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保险能报销治疗的费用吗?
治疗
手术全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颅骨骨瘤通常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应尽可能全切除。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注物:适用于出现癫痫症状的患者,常用药物如乙琥胺、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可以有效控制癫痫。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嗜睡等症状。
神经营养药物:适用于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癫痫的患者,常用药物如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吡拉西坦等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稳定神经细胞、减少炎症物质的产生。不良反应有皮疹、恶心、精神兴奋、头晕等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颅骨骨瘤的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为主。
手术治疗的方案要根据肿瘤的解剖分型来确定。如颅底骨瘤的肿瘤体积较小,生长缓慢且无症状,可暂不处理。只有当其增大到产生压迫效应或有症状时,才需手术切除治疗。
当肿瘤位于较深的颅内位置,与周围重要结构如神经、血管粘连严重,为防止损伤重要脑组织而影响机体功能,不必强求完全切除,术中未能切除的部分,可在术后定期复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肿瘤性质、位置、大小等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治疗,本病将继续发展,肿瘤可能压迫周围脑组织或神经,致使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
若接受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被治愈,肿瘤全切除后,肿瘤复发率低,症状常能得到改善。总而言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最终结局的关键。
日常注意
该疾病日常注意主要注意防止术后感染、保证营养均衡。
具体的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的情况,每 2 天更换 1 次敷料。密切观察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液体量(正常引流液颜色清亮,非血性)以及引流管有无受压、堵塞。
饮食:
对于手术患者,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后,在没有吞咽困难注的情况下,即可开始进食,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如米汤、鸡蛋汤、果汁等),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瘦肉粥、鸡蛋羹、馄饨等)。
若为普通患者,多吃谷类、瘦肉、鱼肉、青菜、水果食物,少吃煎炸、腌制类食物。
运动:具体情况需咨询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活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通常术后 1 天即可下床活动,活动度应轻微,如可散步。
若为非手术患者,可以运动锻炼或散步,每次运动 30 分钟,一周运动 3 次。
用药注意事项: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畏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术后复查:术后 72 小时内复查头颅 CT 和(或)MRI 以评定肿瘤切除的程度。每年复查 1 次 MRI 或 CT 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
其他:戒烟、限酒等。
预防
该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故仅对可能的相关因素采取防护措施。
减少职业接触如农药、油漆、铅、汞、烟雾、射线的机会。
室内家具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避免有害物质超标。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避免外伤等有利于防止肿瘤的发生。
家族中有患颅脑肿瘤的人群。可每年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