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因外伤导致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破裂,动脉血经过瘘道直接进入海绵窦,造成一系列循环紊乱和相应的临床症候群。
继发颅脑外伤,在颅脑外伤中发生率约 2%,但同时也是颅脑外伤后最常见的颅内血管异常。高发年龄 20~50 岁,男女比例为 1∶0.3。
颅脑外伤如颅底、颌面部、下颌骨骨折等是导致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主要原因。
眼球突出、眼球搏动、眼眶周围肿胀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同时患者本人也会感到头痛、耳鸣,能听到“嗡嗡”样的血管杂音。
一经发现,需尽早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本病从受伤到出现症状,常有一段无症状期,因此早期确诊并手术是治疗关键。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主要并发眼部疾病,造成复视、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少部分患者出现鼻腔大量出血、脑缺血或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可能。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自愈概率较小,确诊后多数需采用手术治疗。
症状
眼球突出、搏动、视力障碍是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结膜炎、角膜破溃、青光眼甚至失明。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常见症状包括:
搏动性突眼:眼球向外突出,眼球不停地搏动,节律和心跳一致。
搏动性杂音:持续听见颅内“嗡嗡”样杂音,夜间卧位时明显。
眼球运动受限:患病一侧的眼球不能向上、下、内方向转动。
复视:看视物有重影、模糊不清。
结膜充血:眼睑淤血肿胀、外翻,结膜血管增粗、充血。
反复大量鼻出血:表现为鼻腔突然大量出血,出血量可达 500~2000 毫升。
头痛、耳鸣:大部分患者有头痛、耳鸣症状。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视力下降进行性加重,甚至失明。
青光眼。
脑缺血或出血。
病因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主要见于颅底骨折患者,极少部分接受颅脑手术患者也可发生。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颅底骨折:外伤后颅内骨折有可能会引起附近的血管破裂出血,这是本病发病的最常见原因。
颅脑手术:因患颅内肿瘤等原因行开颅手术,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损伤相应的血管,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哪些人容易患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颅底骨折:在车祸、高空坠落或者打架斗殴等外伤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可因为暴力导致颅底骨折而引起本病。
颅脑手术:在接受颅脑手术的人群中也有很少部分病例会发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眼胀,眼球突出;
眼睑肿胀、外翻,睁眼困难;
视物重影;
视力进行性下降;
头痛、耳鸣。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发呕吐;
鼻腔突然大量出血;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介入科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当医生怀疑是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时,将通常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即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将导管从大腿根部穿刺进入动脉,并延伸到头部特定位置,向血管内打入造影剂,然后在 X 线下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管破口的位置。
磁共振血管成像:具有无创性,无需造影剂,无放射性的优点。利用磁共振扫描的图像,在计算机上进行重新建立模拟的血管形状,并找到血管破口的位置。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有一定的放射性,可作为无法做 MRA 检查的替代方法。在向体内注射造影剂后进行 CT 扫描,利用 CT 扫描的图像模拟血管的形态,找到血管破口。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受过头部外伤或是做过颅脑手术?
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有没有进行相关治疗?
是否听到连续的“嗡嗡”的声音?
是否会产生头痛或者耳鸣的现象?
是否有视物模糊或者重影现象?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导致这些症状?要做哪些检查?
这个疾病能治愈吗?有没有什么保守治疗的方法?
如果进行手术,手术创伤大不大?
大概需要多少费用?医保可以报销吗?
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哪些影响?会导致失明吗?
会产生什么并发症或者后遗症吗?
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饮食或者运动会有什么禁忌吗?
治疗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自愈概率较小,确诊后多数需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经血管内可脱性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利用血管介入技术,将血管破口堵塞。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相对稳定。
瘘口孤立术:在颈部和颅内分别结扎动脉破口的上游和下游,从而切断血液外流。手术创伤较大,且后遗症较多,现在应用较少。
颈内动脉栓子注入术:从颈部切开皮肤找到对应血管,将栓子通过注入到瘘口,封闭瘘口。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发展,本方法现应用较少。
其他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少数患者可以通过压迫患病一侧的颈动脉来缓解症状或自愈,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仅有 5%~10% 自愈。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若不及时处理,一方面引起视力下降,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另一方面,少部分患者因为鼻腔大量出血导致突然死亡。此外,本病可引发脑缺血或脑出血,导致瘫痪、失语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多数患者能够从病因上得到根治,眼球突出的症状缓解,颅内杂音消失,视力及眼球运动障碍改善,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患者术后需严格遵照医嘱,术后三天绝对卧床,避免剧烈咳嗽,术后两周内避免进行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
复查:术后需定期随访,一般术后三个月需要去医院复诊,若复查发现球囊脱落,需再次行手术治疗。
其他:戒烟戒酒。
预防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以下方式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的复发:
颅底骨折:发生车祸、高空坠落或者打架斗殴等头部外伤后,在受伤后 6 个月内,应该注意是否听到颅内血管杂音,有条件的可以完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颅脑外伤:在进行颅脑手术后的患者,如果手术以后出现鼻腔出血或者无色透明液体流出,在出院后的六个月内要避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是否有鼻腔大量出血、听到颅内血管杂音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