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 HDV)引起的传染病。丁型肝炎病毒依赖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来复制,所以丁型肝炎患者往往同时患有或既往得过乙型肝炎[1]。
丁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为急、慢性丁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母婴传播、体液传播或血液传播途径感染 HDV 时,可引起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厌食、尿色加深、右上腹(肝区)疼痛等。
医生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肝生化检查、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可诊断丁型肝炎[3]。
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叠加感染造成慢性肝炎加重时,可试用干扰素。
患者应注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情绪。日常生活中注意补充营养,注意症状有无加重。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方法。与 HBV 和 HDV 病毒感染患者接触时,避免通过传播途径感染病毒。
症状
丁型肝炎症状取决于原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部分病毒携带者,无明显的症状和生化指标异常,在医学领域被称为“无症状携带者”。
丁型肝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或出现与乙型肝炎相似的症状,急性期可出现:
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
呕吐
皮肤瘙痒
尿色加深
右上腹(肝区)疼痛
发热
慢性肝炎可出现:
乏力
腹胀
右上腹隐痛
学习或工作精力减退
肝硬化期可出现:
发热
出血
脾大
腹水
丁型肝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由于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协同或叠加,可以导致严重并发症。
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
肝癌。
病因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需同时或先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1]。
丁型肝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必须依赖乙型肝炎病毒 DNA 为其提供物质基础,才能进行复制。
病毒的传染源为急、慢性丁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一样,均为母婴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性传播)。
丁型肝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工作相关危险因素:日常工作中需要接触血液和体液的人士,如医生、护士、医学检验人员等。
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出生于或长期生活与肝炎病毒流行地区、与感染者进行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有多个性伴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肝炎表现,或已有肝炎表现加重,或体检相关指标出现异常。
出现与乙型肝炎相似的表现,如乏力、厌食、尿色加深、右上腹(肝区)疼痛等表现。
已有乙型肝炎,症状加重。
就诊科室
传染科
消化内科
肝胆科
医生如何诊断丁型肝炎?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开展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已有 HBV 携带者、乙型肝炎患者,其病情加重和相关检查有发现者是确诊的依据[2]。
血清检查: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抗原 (HDAg) 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D)[3]。
肝功能检查:包括胆红素、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电泳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出现乏力、厌食、尿色加深、右上腹(肝区)疼痛等表现?
体检是否出现异常,如血清检查或肝功能检查异常?
是否患过乙型肝炎?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这个病会传染吗?
丁型肝炎如何治疗?
得这个病还能怀孕吗?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该病尚无特效疗法,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协同感染时,一般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只需进行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即可。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叠加感染造成慢性肝炎加重时,可试用干扰素。
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或病情较重者需卧床休息,卧床可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助恢复。病情轻者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
合理饮食:适当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有利于肝脏修复。
改善和恢复肝功能
非特异性护肝药:维生素类、还原型谷胱甘肽、葡醛内酯等。
降酶药:联苯双酯、苦参碱、甘草酸等。
退黄药:茵栀黄、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免疫调节:胸腺素、香菇多糖等。
抗肝纤维化:丹参、γ 干扰素等。
对症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肝炎患者蛋白合成不足,可通过补液补充营养。
抗生素:肝炎患者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
干扰素治疗
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叠加感染,造成患者慢性肝炎加重,医生会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5]
日常注意
患者应注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情绪。日常注意生活中注意补充营养,注意症状有无加重。
肝炎患者应乐观、积极配合专科医生治疗。
注意卧床休息。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为主。
病毒感染期间避免无保护的性行为。
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
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及时就医。
预防
目前,对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对抗疾病的关键在于预防。
因为丁型肝炎病毒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来复制,所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方法。
由于丁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均可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传播,故普通人群应做好日常合理防护,避免血液、性接触传播。
存在工作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日常工作中需要接触血液和体液的人士(医生、护士、医学检验人员等)需注意防护,防止职业暴露。
出生于或长期生活于肝炎病毒流行地区者,应尽快远离流行区或进行定期体检,如出现体检异常或不适,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向专科医生反映相关具体情况,并进行相关检查,积极配合治疗。
与感染者进行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或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向专科医生反映相关具体情况,并进行相关检查;杜绝危险性行为的再次发生,避免传染他人[4]。
已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者或乙型肝炎患者,尽可能避免前往丁型肝炎病毒流行或高发地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