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小静脉闭塞症是什么?肝小静脉闭塞症怎么办?肝小静脉闭塞症症状有哪些?

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未完全吸收,在瞳孔区形成了纤维机化膜

别称

肝小静脉闭塞病,肝窦阻塞综合征

概述

肝小静脉闭塞症(Hepatic veno occlusive disease,HVOD),是以小叶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小静脉壁增厚、纤维化、管腔狭窄、闭塞,继而发生弥漫性肝纤维化,是以门脉高压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疾病。

发病率低,国外报道多见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大剂量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引起并发症,国内报道主要是以服用含吡咯烷碱中草药,以服用“土三七”多见,在我国的以东南沿海地区多见[1]。近年其发病率在国内有增高趋势。

病因仍不明确。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胞毒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环磷酰胺、硫唑嘌呤、6 一巯基嘌呤),生物碱中毒(千里光、土三七、狗尾巴草等),黄曲霉素中毒,口服避孕药等。西方发达国家病例的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所致。

根据病程特点可将其分为三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2],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腹水、肝肿大、右上腹压痛不适、高胆红素血症等,一些病例发展至后期,可出现肝硬化及相关的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目前没有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停用肝毒性药物,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时给予保肝、退黄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可用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肝细胞再生。

因其发病率极低,且无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很难在早期被临床医生察觉,故误诊率及死亡率都较高。

目前该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因此,通过危险因素的分析可有效避免该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症状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轻型患者只表现为腹胀和肝功能异常。但多数患者病情严重,起病突然,肝脏肿大、压痛,腹胀,迅速出现腹水,重型对治疗反应差,常并发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接近 100%[3]。

肝小静脉闭塞症常见症状有哪些?

肝小静脉闭塞症常见症状包括: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门静脉高压。症状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呕血、黑便、头晕、乏力、发热、浮肿、黄疸、体重增加等。腹胀、顽固性腹水、黄疸、腹痛及肝肿大常见。

分为三期

急性期:早期出现肝肿大、触痛和体重增加,随后有黄疸、脾大,多数有前驱症状,如发热、纳差、恶心、呕吐或腹泻等,常伴有肝功能异常。

亚急性期:持久性肝肿大,反复出现腹水,多在数月以上,肝功能可出现轻至重度损害。

慢性期:表现与淤血性肝硬化相同,以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腹泻等。

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出现昏睡,这时通常伴有严重的牙龈出血、间质性肺炎。

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并发症包括:

门脉高压表现: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腹泻。

病因

截止至目前关于肝小静脉闭塞症的确切病因仍然不是很明了。

肝小静脉闭塞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主要病因包括: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药物(放线菌素 D、达卡巴嗪、阿糖胞苷、吉姆单抗、环磷酰胺、奥沙利铂等)及放疗;

肝、肾移植,尤其是肾移植后,主要原因可能与肾移植后硫唑嘌呤使用的毒性有关[4];

食用含吡咯烷生物碱的野生植物或中草药;

其他:如口服避孕药、酒精。

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基础肝病患者(乙肝、丙肝、肝纤维化等),应更加严格使用药物;

高剂量的全身放疗,特别是肝区放疗;

接受骨髓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

骨髓干细胞移植中预处理方案包含环磷酰胺,口服白消安或白消安的剂量过大,及患者使用环孢素、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长时间大量食用含吡咯烷碱的野生植物或中草药等。女性患者使用炔诺酮增加患病风险,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

就医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性肝小静脉闭塞症,多发生在细胞移植后 20 天左右[5],化疗药物引起的肝小静脉闭塞症者,使用含吡咯双烷生物碱类草药中毒所致者,一般在持续接触数天至 3 个月后发病[6]。

建议就诊科室

肝胆胰脾外科。

普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症?

肝小静脉闭塞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依赖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但金标准仍为组织学检查。医生通过询问病史,有无骨髓干细胞移植史及大剂量放化疗史;有无长期饮用或食用含吡咯烷碱的茶饮料、食物、草药史等。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体征有黄疸、腹围增大、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凹陷性水肿、肝肿大、脾肿大、肝区叩击痛阳性。亦有出现胸闷、胸腔积液病例报道[7]。其中以腹胀、顽固性腹水最常见,其他以黄疸、腹痛及肝肿大多见。

实验室检查:早期即可有各转氨酶的进行性增高,其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胺转肽酶均可有轻中度升高,伴有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胆红素异常,当其快速升高时,常提示病情的预后较差[8]。抽取腹水标本的大部分病例,检查其性状为漏出液,并伴有血清和腹水 CA125 的轻中度升高。

影像学检查:

多普勒超声:可早期发现肝窦回声减低,肝静脉不显示或显示不清,肝静脉血流变慢,而且其无创、简便、实时、准确、价廉等特点,应用最广泛,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及早发现,同时在肝小静脉闭塞症治疗后作为检测治疗效果的工具。

腹部 CT: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平扫期可以观察到腹水、肝脏弥漫性增大、肝实质弥漫性或者局部密度不均匀减低。腹部 CT 及 MRI(磁共振成像)相关表现对本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组织病理学:目前肝脏病理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唯一“金标准”。肝脏穿刺活检属有创性检查,而该病患者多合并大量腹水及凝血功能异常等穿刺禁忌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开展颇为棘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了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

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者缓解?

既往有什么疾病吗?

曾经服用过什么中药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检查?

需要怎么治疗?可以治愈吗?

会不会复发?

平常生后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治疗

目前对于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治疗策略,依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美国曾在 2009 年发布的一项肝脏相关疾病指南并没有提出对肝小静脉闭塞症治疗有特效的药物[9]。

药物治疗

抗凝(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 E1、中成药复方丹参):考虑肝小静脉闭塞症与凝血连锁反应异常发生有关,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可以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免除机体受到炎性物质的侵袭,抑制细胞表面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加强或抑制受体或配体的功能。同时保护机体免受炎性反应的攻击,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功能,并改善缺血再灌注造成器官的损伤。

糖皮质激素:有报道发表过大剂量甲强龙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症儿童成功的案例,但激素治疗究竟能使该病患者获益多少,仍需大批临床实验去评估[10]。

维蛋白多核苷酸:近年来,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有学者提出,去纤维蛋白多核苷酸[11]治疗本病的效果较传统方案理想,但因其本身价格昂贵、缺乏相应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评估,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

手术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于重型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可以行 TIPS 手术缓解门脉高压,对于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难治性腹水的消退,改善肝功能,减轻临床症状,能收到比较好的结果。单纯解除门静脉的高压状态不能提高肝脏的血流速度,无法改善肝脏的淤血状态,故对肝小静脉闭塞症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12][13]。

原位肝移植原位肝移植对重症、终末期肝小静脉闭塞症是最佳选择,但目前开展的病例不多,多是以个案报道,治疗效果均良好[14][15]。

目前国外的成功案例,大多都是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诱发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是否对土三七所致肝小静脉闭塞症也具有同样的疗效,仍需进一步评估。

疾病发展和转归

肝小静脉闭塞症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系,轻度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自行恢复;中度患者需要一般和对症支持治疗,多数也能顺利康复;若没有积极的临床干预,一些病例发展至后期,可出现肝硬化及相关的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故预后比较差。

日常注意

肝小静脉闭塞症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有着比较差的预后。故在确诊后的日常注意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饮食要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并注意病情的自我监测。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要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少渣食物,忌辛辣油腻,生冷、煎炸食品。要少食多餐,同时绝对忌酒,并发腹水的患者要限制钠、水的摄入量,蛋白质的补充有利于腹水的消退。

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患者要尽可能了解自己的病情,检测体重、腹围、尿量,正确的饮食,及时发现并发症。要正确认识中草药的作用和副作用,防止盲目用药。

预防

肝小静脉闭塞症的治疗方法有限,所以避免危险因素是预防的主要措施。骨髓造血肝细胞移植的患者,控制高危因素,移植前预处理,根据患者的个体制定处理方案,避免肝毒性较大的方案,预防性给予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钠、前列腺素 El 等,可减少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发生。同时应加强民众认识含吡咯烷碱的野生植物或草药,避免长时间大量食用。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认识到服用含吡咯烷碱的中草药如“土三七”等引起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危害,尽量外用,避免通过泡酒及泡茶等方式内服。

同时对于引起肝大、黄疸、腹胀、腹水、不明原因引起体重增加等症状的患者,早期行肝功能、B 超、CT 等检查,早诊断,及时停服该药,同时早期应用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静脉输注冰冻血浆、人血白蛋白支持治疗,避免进展到晚期。

在药物预防中,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熊去氧胆酸等在一些文献报道中有预防的效果[16]。

加强民众认识含吡咯烷碱的野生植物或草药,避免长时间大量食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兰索拉唑片(兰索星)的功效与作用-兰索拉唑片(兰索星)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健络灵千里追风油的功效与作用-健络灵千里追风油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