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十二指肠外瘘是上腹部手术和腹部外伤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的极易治疗,有的不易治疗,例如十二指肠残端瘘,并发症多,治疗复杂,预后极差。
主要是全身和局部两大类原因。全身是指严重营养不良、脏器功能障碍、糖尿病等因素,而局部是指外伤、腹部外科手术和胰腺炎等。
本病可分为腹膜炎期、局限性腹腔内脓肿期、瘘管形成与被控制期、瘘管愈合期。
术后 5~8 天瘘发生,出现肠液渗出、发热、呃逆、脱水、电解质紊乱、消瘦、营养不良以及继发性感染等症状。
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术中术后都需要使用抗生素,静脉补液,输血,防止病人因为失血过多而休克;在外伤导致十二指肠外瘘时,需要根据病人受伤的情况、伤口的类型、受伤时间的长短等来制定手术方案。
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腹腔感染、失血过多引起的休克,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外伤后出现出血、腹痛、呕吐时,需要尽快就医,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在伤后 24 小时内进行紧急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并发症。
症状
最主要的症状是渗液、发热、呃逆、脱水、腹痛、电解质紊乱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出血,腹腔及全身的感染,营养不良等症状。
十二指肠外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十二指肠外瘘的常见症状包括:
瘘发生的时间:腹部手术后 5~8 天的时间。
渗液:渗出液的多少取决于十二指肠外瘘的类型、位置、大小及肠内的压力。每天渗出液一般在 500~4000 毫升,平均每天为 2000 毫升。
发热:体温在 38~39 度之间,引流畅通的患者,发热程度要轻一些。
呃逆:对于未在腹腔放置引流的患者,呃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对于早期诊断有帮助。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早期症状,随后出现消瘦、营养不良和继发性感染等。
腹痛:对于腹腔未放置引流的患者,会出现腹痛的症状。
十二指肠外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电解质和酸碱度紊乱:由于肠液的大量流失(24 小时内大于 1000 毫升),从而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出血:腹腔内被腐蚀的血管、胃肠道应激性黏膜糜烂都可引起出血。
感染:腹腔感染和全身感染是十二指肠外瘘病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营养不良:食物的不完全消化吸收,导致营养的流失,造成病人的营养不良。
病因
十二指外瘘主要有局部和全身两大原因,全身包括严重营养不良、脏器功能障碍、糖尿病等因素,局部包括病变和外伤等因素。
十二指肠外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外伤:分为腹部闭合伤和腹部刀刺伤。腹部闭合伤是因为病人遭外力撞击后,受伤出血、休克等病情不稳定,忽略了十二指肠外伤的探查,术后十二指肠外瘘有极高的发生率。
手术:患者经过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胆道手术、十二指肠手术、胰腺手术、内镜检查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肾切除术后,都极易可能损伤十二指肠,导致十二指肠外瘘。
疾病:重症胰腺炎与胰腺假性囊肿、克罗恩病、肠结核等疾病,在进行治疗时,十二指肠受到损伤或者是侵犯,从而导致十二指肠外瘘。
哪些人容易得十二指肠外瘘?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人群,容易罹患十二指肠外瘘:
高空作业的人:从高处坠下,导致腹部十二指肠穿透性受伤。
打架斗殴的人:被铁棍或者重器连续击打腹部,腹部脊椎挤压十二指肠,导致其受伤。
高危职业:子弹或者刀穿透腹部,导致十二指肠受伤,一般是指士兵或者警察。
需要做内镜检查和治疗的人。
需要做腹腔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误伤十二指肠。
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十二指肠外瘘:
年龄:一般以青壮年为主,儿童和老年人较少。
性别:十二指肠损伤不分男女,但是以男性受伤居多。
就医
当患者出现发热、渗液、腹痛、呃逆、脱水、营养不良、腹胀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当患者出现失血过多、电解质和酸碱度紊乱、腹腔感染及全身性感染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腔感染引起的发热;
大量的渗液;
腹痛;
呃逆;
脱水;
消瘦、营养不良;
腹胀。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血过多,循环血量严重不足;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腹膜炎、腹腔脓肿、腹腔内脏器的感染;
严重的营养不良。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肝胆外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
当医生怀疑是十二指肠外瘘时,将通过胃肠造影、瘘管造影、腹腔穿刺、口服亚甲蓝溶液实验、腹部平片检查、CT 检查、B 超检查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胃肠造影:早期的十二指肠外瘘患者,使用该方法胃肠道造影,可以观察胃肠蠕动与造影剂分布的情况。个别肠道功能好的患者会出现间断腹胀和大便次数增多。
瘘管造影:当胃肠造影不能诊断出该疾病时,可选择瘘管造影,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腹腔穿刺:从腹腔抽出胆汁样的肠液,肠液中含有食物残渣,可协助诊断十二指肠外瘘。
口服亚甲蓝溶液试验:稍大量的口服该药,通过从创口流出的染色的液体,可协助诊断十二指肠外瘘的存在。
腹部平片检查:可显示腹腔积液,提示有无肠梗阻,协助诊断十二指肠瘘。
腹部 CT 检查:临床诊断肠外瘘比较理想的方法,可以口服造影剂之后再进行 CT 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十二指肠外瘘的位置及大小。
B 超检查:协助诊断十二指肠外瘘所在部位。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怎么受伤的?受伤多长时间?
受伤之后有哪些症状?有无做过相关的处理或者急救?
近期有没有做过相关于胃肠方面的治疗?
有没有什么基础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
以前做过造影之类的检查吗?有无过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会留下后遗症吗?术后还需要进行哪些治疗?
需要服用哪些药物?医保报销吗?
怎样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日常生活有影响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定期复查是多久一次?一个月还是半年?
治疗
十二指肠外瘘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立即送医救治,进行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能够治愈十二指肠外瘘,维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抗生素:针对有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需要尽早地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静脉补液:对于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度紊乱的患者,需要使用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电解质液、维生素、肠内营养液等。
生长抑素:减少门脉的血流量,特别是十二指肠外瘘伴腹腔出血及应激性溃疡的患者。
手术治疗
辅助性手术:包括剖腹探查、引流、肠造口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手术方式。
局部楔形切除缝合术:该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外瘘的常用方法,但术后再漏的可能性高。
肠襻浆膜覆盖修补术:该手术是利用好的肠管覆盖于缺损的肠管伤处,缝合固定,有利于十二指肠瘘口的愈合。
带蒂肠浆肌层覆盖修补术:该手术方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血运良好、抗感染和愈合能力强,对于患者伤害小。
肠旷置术:该手术在病人手术结束后,需要引流,还需营养支持,直到病人能够口服饮食。
其他治疗
营养支持:谷氨酰胺和精氨酸改善肠道的免疫屏障和全身的免疫功能,乳酸杆菌改善结肠的屏障功能,减少或消除肠道菌群易位的发生。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至出血、感染、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和多脏器衰竭,死亡率极高。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正常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和全身情况,注意伤口有无红肿、压痛等感染情况,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在位。
饮食:患者在术后 1~3 天需要流质饮食(各种粥类、牛奶),情况逐渐改善后需要改变为半流质食物,如若患者无其他不适,2 周之后就可以正常饮食。日常注意需要多吃高蛋白质食物,比如:鸡蛋、豆类、瘦肉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
运动:患者日常注意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例如:散步、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一个星期至少 2~3 次。
大小便的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果大便干燥或者是排便困难,需要告知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需要使用软化大便的药物,帮助排便。
戒烟、戒酒:吸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需要戒烟,术后对于饮酒也需要严格控制,在伤口完全愈合,复查无任何问题,咨询医生后,可以少量饮酒,每天不超过两次,一次一分量白酒 30 毫升,红酒 100 毫升,啤酒 285 毫升。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工作中,尽量做好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工作需要遵守的安全规章制度
对于医源性外伤,医务工 我们需要勤练其治疗技术,以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