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胰腺真性囊肿是一种因先天性囊肿或后天因胰腺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胰腺真性囊肿。
胰腺真性囊肿比较少见,目前暂无流行病学数据。
最主要的病因是先天性发育不良、寄生虫感染、胰腺疾病是胰腺真性囊肿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胰腺真性囊肿分先天性真性囊肿和后天性真性囊肿。
腹部不适、饱胀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是胰腺真性囊肿最常见的症状。
若胰腺囊肿直径较小可定期随访监测其发生发展,若发现囊肿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应及时手术治疗。
胰腺真性囊肿随着病情发展,囊肿扩大可导致囊肿破裂、出血、进而导致患者继发感染,可使患者败血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预防乙肝等疾病可预防该病。
症状
腹部不适、饱胀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是胰腺真性囊肿最常见的症状。
胰腺真性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上腹部肿块、疼痛:当患者患有胰腺真性囊肿时,上腹部可有明显的肿块隆起,并且囊肿可引起患者持续性隐隐作痛或者阵发的绞痛。
饱胀感:当患者囊肿压迫消化器官时,可引起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引起患者有饱胀感。
恶心、呕吐:当囊肿使患者自觉有饱胀感的同时,还可引起胃肠道反射性呕吐。
食欲不振:患者因感觉腹部饱胀感并且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引起患者食欲不振。
胰腺真性囊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胰腺真性囊肿随着病情发展,囊肿扩大可导致囊肿破裂、出血、进而导致患者继发感染,可使患者有毒血症的情况产生。
常见并发症包括:
囊肿破裂。
急性腹膜炎:可因囊肿破裂出血导致流出液流至腹腔导致腹腔感染。
败血症:患者因出血导致的继发感染可使细菌毒素入血,引起患者有发热畏寒等等症状发生。
病因
胰腺真性囊肿主要或常见病因包括先天性囊肿、寄生虫感染、胰液潴留、胰腺炎等疾病。
胰腺真性囊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囊肿:患者可因为胰腺腺泡等发育不良导致胰腺内有囊肿产生,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囊肿。
寄生虫感染:当患者因粪-口途径或食用未完全煮熟的猪肉时,可感染棘球绦虫等寄生虫,寄生虫可寄生在胰腺导致胰腺真性囊肿。
胰液潴留:当患者胰管因各种原因如结石、胰腺肿瘤等导致胰管堵塞时,可导致胰液大量潴留,引起胰腺真性囊肿。
胰腺疾病:当患者患有各种胰腺瘤时,可导致胰腺异常增生导致囊肿发生。
哪些人容易患胰腺真性囊肿?
先天性疾病:如幼儿先天性胰腺导管等结构发育不良。
感染:如寄生虫感染患者等。
胰腺疾病:如胰腺囊腺瘤、胰腺癌、胰腺结石、胰腺坏死等。
就医
当患者出现上腹部肿块、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畏寒发烧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休克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上腹部肿块。
上腹部疼痛:可为持续隐隐作用或阵发的绞痛。
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畏寒发烧。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消化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胰腺真性囊肿?
当医生怀疑是胰腺真性囊肿时,将通常采取体格检查、血常规、CT、造影检查、B 超检查、活检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可通过体格检查观察患者上腹部是否有凸起的肿块,按压询问患者是否疼痛,询问患者是否有放射到肩部等部位的疼痛。
血常规:医生可通过血常规检查某些指标是否异常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
CT 检查:医生可以通过 CT 检查观察患者胰腺是否有异常增大。
造影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让患者服用钡剂后拍片观察患者胃肠道是否被压迫;或者将造影剂注入胰腺管中通过拍片观察患者胰腺是否有堵塞。
B 超检查:医生可通过 B 超检查判断患者胰腺是否有异常的回声。
组织活检:医生可以通过穿刺取患者胰腺组织送病理科切片观察,可以判断患者胰腺囊肿的性质和病理状态。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现身上肿块多久了?
有没有腹部疼痛?请描述一下疼痛的性质,是钝痛还是锐利的疼痛?
最近饮食怎么样?有没有腹泻?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
这个病能不能治好?
会不会住院?要住多久?
治好了会不会复发?
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治疗
胰腺真性囊肿如果囊肿较小,可暂时采取定期随访 CT 检查的方式监测囊肿情况,如被吸收则不需要处理,如监测到增大或有囊肿破裂等情况立即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一般在手术治疗后需要抗生素治疗防止细菌感染,一般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如发现患者胰腺真性囊肿症状严重,且囊肿包膜完整的,可采取手术切除囊肿,改善患者症状。
囊内引流术:医生可采取手术将囊肿内的液体直接引流到肠道里,通过肠道将囊肿内容物排出,同时使囊肿逐渐萎缩。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胰腺真性囊肿若增大可导致囊肿破裂出血,可引起腹腔内急性感染,严重可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预后良好,能恢复至正常的生活水平,不影响寿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防止细菌污染,若发现有渗液等情况应积极更换敷料,若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 B 超等。
饮食:囊肿切除术后的患者可正常饮食,以清淡、少油的食物为主,囊内引流的手术患者术后需禁食,以静脉滴注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保持日常注意代谢所需,视患者恢复情况可少量进清淡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可正常饮食;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清淡饮食,炒菜少放动物油,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油腻的食物。
运动: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可在床上运动上肢或抬腿运动;术后一周后可起身坐在床沿活动,保持血脉畅通,如无不适可适量在床边活动。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应适度锻炼,保持体重在健康的范围内,每周可安排小区健身器材运动,慢跑、球类运动等运动,每次运动尽量大于 30 分钟。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戒酒:吸烟饮酒均对健康不利,饮酒还可导致胃肠道出血。应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正餐时间就餐,不随便打乱饮食规律,影视注重营养均衡,肉类胆汁和豆类蛋白质都需要补充,如豆腐、牛肉、猪肉等,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保持良好的起居习惯和锻炼习惯,早睡早起,晚睡不利于脏器自我调整,每周安排 2 次以上的运动,可选择跑步、打羽毛球、乒乓球等,每次运动不低于半个小时。
不去环境差的地方就餐,尽量不在医院附近餐馆就餐。
先天性胰腺囊肿的患者应做好随访,定期检查 B 超监测囊肿发生发展,如有增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