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在颅脑损伤后(通常 3 小时~3 天),血液积聚在颅骨内板与分离的硬脑膜之间形成的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 40% 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属急性血肿。
最主要的病因是头部外伤。
本病按照是否有脑挫裂伤分为单纯性血肿(无脑挫裂伤)和复合性血肿(伴有脑挫裂伤)。
本病主要症状是头痛、呕吐为最常见症状,“昏迷-清醒-再昏迷”为最典型症状。
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是主要治疗方法,及时诊治是该病预后的关键。
损伤轻微者,积极治疗后多半预后良好;损伤重者,经积极治疗后仍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甚至死亡。
症状
因出血速度、血肿量、血肿部位及病人年龄不同,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短暂昏迷或长时间意识不清。最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呕吐,最典型表现为“昏迷-清醒-再昏迷”。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部受伤者可有头皮伤痕或头皮血肿;
头痛;
呕吐:常为喷射性;
意识不清;
昏迷。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由动脉破裂形成的血肿发展较快,可在数小时内引起脑疝而危及生命,积极治疗后亦多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若出血来源于静脉,则血肿增大较慢,病情发展较缓,积极治疗后多半预后较好。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脑水肿;
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血肿复发;
额叶血肿还可导致性格改变;
合并脑组织损伤、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植物生存;
长期卧床还可出现肺部感染、痤疮、肌肉萎缩、静脉血栓形成等。
病因
头部外伤是引起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主要病因。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车祸;
高处坠落;
头部摔伤;
头部受硬物击伤。
哪些人容易患急性硬膜外血肿?
未正确使用安全带的驾驶员、乘客;
运动员;
建筑工人等高危从业者;
自高处跌落者。
就医
患者头部外伤后,当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
恶心、呕吐。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烦躁不安;
呼吸减慢;
意识不清或患者昏迷一段时间后又自行清醒;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神经外科
康复科
医生如何诊断急性硬膜外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往往病情紧急,常就诊于急诊科室,行急诊 CT 来明确颅内出血情况,同时医生也会简单询问患者病史,以进一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头部受伤史,受伤时间、原因,伤后意识障碍变化,伤后做过何种处理,以前有没有心脑血管、肾、肝等重大疾病。明确的病史对该病的诊断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作用。
快速生命体征检查:对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快速的检查,检查的目的是评估患者整体情况。
快速体格检查:快速有针对性的查体,包括四肢自主活动情况,瞳孔对光反射等。检查的目的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CT:CT 检查对急性硬膜外血肿敏感,不仅可以明确有无血肿,还可估算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明确有无脑内出血及是否有骨折发生,为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提供参考。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怎么受伤的?伤到哪里了?
受伤后多久出现现在这些症状的,前后有什么变化?
伤后有经过何种治疗?
您对此病有了解吗?
以前有过心血管、肾与肝脏等方面的重大疾病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来看病情严重吗?有生命危险吗?
目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
病情能好转吗?能恢复正常生活吗?
治疗费用大概需要多少?医保能报销吗?
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清除血肿,对于某些出血少、症状轻的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无论手术与否,药物治疗都应贯穿始终。对于某些出血少、症状轻的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但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定时复查 CT 观察血肿吸收情况。
常用药物有:
甲泼尼龙:该药物的作用是提高神经细胞对损伤的耐受,减轻水肿,防止神经细胞进一步损害。
脱水剂:常用药物是甘露醇,作用是减轻脑水肿,常联合呋塞米一起使用。
但医生同时也会关注和预防不恰当使用脱水剂可能诱发的迟发性脑内血肿。
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如奥美拉唑,作用是抑制胃酸的分泌,预防胃溃疡的发生。不良反应可有口干、轻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腹痛等症状,不过总体轻微。
神经营养类药物:如神经营养生长因子,作用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
手术治疗
血肿量多,症状严重,或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或复查 CT 发现血肿扩大,则需要积极手术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作用是清除颅脑内的血肿。医生在使用 CT 定位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切开相应部位头皮,暴露头骨,用工具取下一直径约 3~5 厘米的圆形骨瓣(取下骨头的大小主要由血肿范围决定),切开硬脑膜,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后再将骨瓣复位,最后缝合头皮。若患者脑组织水肿严重,医生会将部分头骨去掉,为肿大的脑组织腾出空间减轻压迫,再将头皮缝合。待脑水肿消退后一段时间(一般术后 3 个月),再次手术,以钛合金补片修复缺损的颅骨。此术式为直视下清除血肿,可有效清除血肿、止血,并可清除受损的坏死组织。
钻孔穿刺清除硬膜外血肿:为一种微创手术,但主要适用于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紧急抢救,作用是暂时缓解颅内高压,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CT 定位血肿最厚处,局麻后切开相应部位头皮,暴露头骨,造孔后,切开硬脑膜,然后插入吸引针管或放入带绞丝的碎吸针管吸出血肿,放置引流管。之后及时复查 CT,若有持续出血或症状无明显缓解,应及时改用开颅清除血肿。
其他治疗方法
高压氧:该疗法的作用是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改善脑组织缺血状况。在受伤后 14 小时以内,高压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高压氧治疗需要在医院进行。医生会根据病情在受伤的最初 2~3 天,每日进行 2 次高压氧治疗。疗程一般在 6 个疗程以上,连续 2~3 个疗程后,患者可以休息 7~10 天,再开始下一阶段的高压氧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此病若及时就医并经正规治疗,对于损伤轻微者预后一般良好,多不遗留后遗症;对于损伤重者,经及时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并可明显减轻患者各种后遗症。
此病若诊治不及时,可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术后后遗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日常注意
经过及时发现并治疗的患者,可极大程度的减轻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而正确的日常注意管理和康复训练则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神经功能。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按医嘱说明定期复查,如 CT 等。
坚持康复训练:对于日常注意生活基本能自理或者能部分自理的患者,要注意防止跌倒,避免再次受伤。同时需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如散步、使用握力器等。
预防并发症: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预防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痤疮、肌肉萎缩等,家属可用手掌拍背帮助患者排痰,勤帮患者翻身,定期擦洗身体,按摩四肢肌肉等。患者饭后将头转向一侧,避免可能发生的呕吐造成食物误吸入肺。
合理饮食:少食油腻食物;多食用高纤维素食物,如:菠菜、青菜等蔬菜;多食用高营养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精瘦肉;多饮水,多吃香蕉、橘子等水果。
保持良好心情:家人多给予心灵上的支持,给予患者鼓励。
预防
驾驶、乘坐汽车时注意系好安全带。
从事高危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如:体操、跳水运动员等,训练时,佩戴保护用具,做好保护措施,量力而行。
建筑工人等高危从业者注意佩戴安全帽、安全绳。
如遇头部损伤,及时就医;初次检查后虽无异常,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早发现并治疗是本病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