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维生素A缺乏症
概述
维生素 A 缺乏病(vitamin A deficiency),是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膳食中脂肪太少、慢性腹泻、肝胆疾病、白蛋白降低而不足以转运维生素 A 等,均可导致维生素 A 缺乏病。
维生素 A 是最早发现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维生素 A 原类胡萝卜素。维生素 A 的主要来源是各种动物食品,常见的有动物肝脏、乳制品、鸡蛋等;维生素 A 原类胡萝卜素常见于深绿色的菜叶、黄橙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如菠菜、韭菜、青椒、红薯、胡萝卜、南瓜、芒果等。
维生素 A 缺乏病主要表现为眼睛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结膜干燥症、结膜角化,严重者可出现角膜软化或穿孔、皮肤角化、毛囊角化等。
该病的治疗为先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摄入,在此基础上,服用维生素 A 软胶囊,补充维生素 A。
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应该均衡膳食,每天摄入 12 种食材,每周摄入 25 种食材,保证每天肉、蛋、奶的摄入,以及深绿色或黄橙色蔬菜、水果的摄入。
症状
维生素 A 缺乏病可见视觉受损、暗适应能力下降、皮肤角化等表现。
维生素 A 缺乏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维生素 A 缺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弱光敏感度下降;
暗适应能力下降;
夜盲;
眼结膜干燥;
眼结膜软化;
眼结膜溃疡;
皮肤角化;
毛发干枯;
毛囊角化;
骨生长不良;
生殖功能受影响。
病因
维生素 A 缺乏病的原因是维生素 A、维生素 A 原类胡萝卜素摄入不足。
维生素 A 缺乏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动物性肝脏、乳制品、蛋类等摄入少;
深绿色或黄橙色的蔬菜、水果摄入少;
胆囊炎;
肝病、低蛋白血症;
锌缺乏。
哪些人容易患维生素 A 缺乏病?
挑食、厌食者;
如动物肝脏、乳制品等食物摄入不足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这两个特殊时期,对维生素 A 需要量较多;
长期慢性肝病者:由于转运维生素 A 的蛋白含量低;
长期腹泻者:由于维生素 A 吸收受影响。
就医
如果在黑暗的地方出现看东西不清楚、皮肤角化严重时,需要到医院就诊,明确有无维生素 A 的缺乏。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的眼睛出现暗适应能力下降时,应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夜盲(在黑暗中视力下降)的症状,需及时就医;
发生眼结膜软化时,严重者还会出现溃疡甚至穿孔,需立即就医;
皮肤发生角化时,需要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临床营养科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维生素 A 缺乏病?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相关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并结合基础疾病、以及进一步相关检查等,进行诊断。
常见的检查如下:
视觉功能检查:暗适应实验,维生素 A 缺乏病患者的暗适应能力下降;生理盲点测定,维生素 A 缺乏病患者的生理盲点扩大;
眼结膜印迹细胞学:常用于检查儿童和青少年的维生素 A 缺乏;
视觉功能测定;
血浆维生素 A 浓度测定;
血清视黄醇浓度测定;
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测定。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严重程度如何?持续多长时间了?
平时挑食吗?喜欢吃哪些食物?有哪些特别不喜欢的食物?
经常腹泻吗?大便正常吗?
既往有哪些疾病吗?在服用哪些药物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维生素 A 缺乏病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我是否需要调整生活方式?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
治疗
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摄入,在此基础上,服用维生素 A 软胶囊,补充维生素 A。夜盲的症状在治疗后缓解较快,而皮肤异常的症状,往往需要几周才能消除[2]。
饮食调整
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蛋类、奶类、深绿色或黄橙色的蔬菜、水果等。
药物治疗
维生素 A 软胶囊:补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 A。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维生素 A 缺乏病患者经饮食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日常注意
改善生活方式,治疗基础疾病是治疗维生素 A 缺乏病的基础。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
增加深绿色或黄橙色的蔬菜、水果的摄入;
补充锌;
治疗肝病及胆囊系疾病;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预防
均衡饮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如果有基础疾病,要积极治疗基础病,防止出现维生素 A 缺乏;
膳食均衡,每天摄入 12 种食材,每周摄入 25 种食材;
保证每天肉、蛋、奶类食物的摄入;
保证深绿色或黄橙色的蔬菜、水果的摄入;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