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变性性近视所致眼底损害,病理性近视的眼底损害
概述
变性性近视的眼底损害是指由于近视导致的眼底退行性变性。眼底的损害包括多种,包括:豹纹状眼底、视盘倾斜与近视弧、黄斑出血和 Fuchs 斑、后极部萎缩斑及漆裂纹样损害、黄斑囊样变性及黄斑裂孔、后巩膜葡萄肿、周边视网膜囊样和格子样变性、玻璃体液化混浊。
在我国,变性性近视的患病率约 1.5%,占近视的 5%。男女均可发病。
遗传因素是主要的病因,全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个人习惯、长期近距离用眼等也是病因。高度近视(即近视超过 600 度)是危险因素。
病情轻,通常无症状,或者有飞蚊症。病情重或累及黄斑部,主要的症状是视力下降,可能会伴有视物变形。
目前无肯定的有效治疗,其中的部分眼底损害可以给予对症治疗。
主要危害是损害视功能,甚至有严重的视功能障碍。
做好近视的防控,可预防本病。
症状
变性性近视的眼底损害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变性性近视的眼底损害的常见症状包括:
病情轻时,患者无症状:如果病变不影响黄斑或未发生合并症,患者通常无症状。
飞蚊症:即患者自觉眼前有飘动的黑影,黑影的形状不相同,可以是丝状、棉絮样、蚊虫样等。
视力下降:视力下降的程度不尽相同。病变累及黄斑部或发生出血时,视力下降明显。
视物变形:即患者视物时,直线会变弯曲。当病变累及黄斑部,可能会出现这种症状。
变性性近视的眼底损害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视网膜裂孔
黄斑裂孔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脱离
并发性白内障
青光眼
脉络膜新生血管
病因
变性性近视的眼底损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是目前公认的主要的病因。本病与高度近视密切相关,高度近视有遗传倾向。
全身健康状况。
生活环境。
个人习惯。
长期近距离用眼。
哪些人容易患变性性近视的眼底损害?
高度近视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近视者,出现视力下降,可能会伴有视物变形,需要及时就医。本病多见于高度近视者,双眼均可受累。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变性性近视的眼底损害?
医生根据近视病史、近视的程度、眼底表现,可基本明确诊断。有些眼底损害,需要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眼球超声检查来辅助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最基本和最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初步判断眼底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程度。本病的眼底损害很多,其中多数的眼底表现是有一定的特征性,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可了解视网膜血管的情况。此项检查为在肘部静脉注射荧光素造影剂,然后使用眼底造影仪(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特殊的照相机)监测和记录眼底的血管情况。此检查在暗室(完全无光线的屋子)进行,检查前需充分散大瞳孔。检查过程中,患者会略有不适,但可以忍受,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通常休息后可缓解。造影剂经静脉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最终经尿液排出。因此,有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者、孕妇,不建议做此项检查。偶有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如果您是过敏体质,或者既往曾对别的药物或食物等发生过敏,检查前要告知医生和检查者。如果有严重的白内障、大量的玻璃体积血、大片的视网膜出血,这些都会遮挡病灶,使医生无法获得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也无法进行此项检查。因此,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安排检查的时间。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脉络膜血管的情况。本项检查通常与 FFA 同时进行。吲哚青绿会与荧光素钠同时注射入肘静脉,在一个检查过程中可以获取 FFA 和 ICGA 检查的结果。检查的注意事项和禁忌人群与 FFA 的相同。
眼球超声检查:为无创性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有无巩膜葡萄肿、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等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的眼睛有哪些不适?这种不适持续多长时间了?
以前有过相似病史吗?
既往的全身病史和眼病史。
此次发病,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进行治疗了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
病情严重吗?会失明吗?
需要治疗吗?如何治疗?治疗效果好吗?会复发吗?
哪些费用是医保范围内的?
治疗
针对本病,目前尚无确切的有效治疗。其中的部分眼底损害,可以给予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碘制剂:作用是促进眼部的新陈代谢,可用于玻璃体混浊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如氨碘肽滴眼液、卵磷脂络合碘片。但药物的疗效不确切。甲亢患者和碘过敏的人群禁用。
中医中药: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但疗效不确切。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黄斑裂孔:如玻璃体切割术、药物玻璃体溶解术。
后巩膜加固术:适用于后巩膜葡萄肿患者。
其他治疗
视网膜激光光凝:对于周边视网膜的变性,可能需要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针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
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与异常的大量 VEGF 刺激有关。抗 VEGF 药物通过与 VEGF 结合而抑制 VEGF 的作用,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和促进新生血管退缩。常用的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将一种特殊的光敏剂(注射用维替泊芬)注入血管,药物随血流到达异常的新生血管中,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激光照射,从而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而对正常组织和血管基本没有损伤。
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运用红外激光的热能使血管闭塞。
激光光凝治疗:作用是使脉络膜异常的新生血管发生凝固坏死。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的眼底损害,都是不可逆的。而且一旦发生,较难治疗,视力预后不佳。黄斑出血、黄斑囊样变性及黄斑裂孔、后巩膜葡萄肿对视功能的影响较大,即使经过治疗,视力仍不易恢复。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注意保护眼睛,遵医嘱定期复查。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眼习惯:
保护眼部,避免眼部受伤。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持续近距离用眼 45 分钟后,需向远处观看以放松眼睛。
勿在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阅读。
饮食:
多进食富含维生素、花青素的蔬果,如紫甘蓝、蓝莓、彩椒、绿叶青菜等。
荤素搭配,不挑食,少食甜食。
定期复查:患者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
激光治疗后的相关事项:
治疗当日,勿拿重物,不要用力,禁止饮酒,避免外伤,适当休息。
勿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按时进行复查,如有不适,要随时就诊。
遵医嘱用药,勿随意增减药物,勿突然停药。
光动力治疗后的 72 小时内,要严格避光。具体包括:严禁户外活动。治疗结束后,在治疗室就需要做好遮光防护措施,然后才能离开。戴深色太阳镜,穿长袖衣裤,戴遮光手套,戴遮阳帽。室内灯光要暗。门和窗的玻璃要挂遮光窗帘。勿食光敏性高的果蔬,如柑橘、柠檬、芒果、菠菜、芹菜等。保持皮肤清洁,洗手和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72 小时后,可逐渐增加外出的时间,但应避开中午时刻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不要用力,避免外伤,适当休息。
术后两周内避免眼睛进水,避免不干净东西进入眼睛,勿大力揉眼。
如果眼内有填充物,术后遵医嘱保持特殊的体位和头位。
遵照医嘱,按时滴用眼药水。
滴眼药水时,滴前摇匀,滴时瓶口抬高,注意不要碰到睫毛。
其他:
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如蹦极等)。
家人在情感上多关心、多陪伴,给予足够的家庭支持。
预防
通过近视的预防与控制,可预防本病。具体如下: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每天保证 2 个小时的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
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尤其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避免不良的用眼习惯:避免在走路、吃饭、卧床、坐车、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好的读写姿势。可配合眼保健操。持续近距离用眼 45 分钟后,需向远处观看以放松眼睛。
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膳食:不挑食,少吃甜食,荤素搭配,多进食富含维生素、花青素的蔬果。
3 岁后,每半年到医院查视力和电脑验光,必要时进行散瞳和人工验光。
科学矫正近视:如果已经近视,需要遵医嘱进行散瞳验光、配戴眼镜、每半年复查一次,必要时可多次复查。切勿随意配镜或不配镜。勿放大视觉训练、针灸和按摩等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