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低视力是一种无法用眼镜、隐形眼镜或手术矫正的视力丧失。低视力不包括完全失明,因为患者仍有部分视力。低视力可以用放大镜等视觉辅助设备进行治疗或调整。
黄斑变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在 45 岁以上人群中更常见,如果超过 65 岁,则更是如此。
最主要的病因:各种因素和损伤导致的结果。
分型分期:
弱视:使用传统眼镜处方,视力在 0.5~0.1 之间。
基本失明:通过常规矫正,视力不会超过 0.1,或者视野小于 20 度。
主要症状:中心视力丧失、外周视力丧失、夜盲、视力模糊和视像朦胧。
视觉辅助设备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低视力的状态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还有社会参与。因为他们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都需要用不同的辅助器具来完成。再就是低视力患者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的一些不良的反应,这些反应没有引起一些眼科专家、患者本人、患者的家属足够的重视。这样一些不良的心理和生理的一些反应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解决。
根据低视力的病因分析,多种先天性或获得性低视力眼病都有发展的倾向,然而不能因为其将来有可能发展,甚至可能发展为盲眼,因而放弃对低视力眼的矫正。大多数低视力眼病的发展趋势是缓慢的,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残余视力改善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症状
低视力是一种无法用眼镜、隐形眼镜或手术矫正的视力丧失。低视力不包括完全失明,因为患者仍有部分视力。
低视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低视力的常见症状包括:
中心视力丧失:视野中心出现盲点。
外周 (侧) 视力丧失:无法看到在眼睛两侧或上方、下方的事物。但中心视力仍然完好无损。
夜盲症:在剧院或夜间等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不太清楚。
视力模糊:对于近处和远处的物体都无法对焦。
视像朦胧:整个视野似乎都被胶片或眩光覆盖了。
低视力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部分低视力患者的视力通过视力康复的可得到改善,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视力无法恢复甚至失明。
常见并发症包括:失明。
病因
低视力是各种因素和损伤导致的结果。年龄也是因素之一,黄斑变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在 45 岁以上人群中更常见,如果超过 65 岁,则更是如此。
低视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与年龄相关的视网膜疾病。
青光眼。
糖尿病。
眼部癌症。
白化病。
卒中。
眼外伤。
脑损伤。
哪些人容易患低视力?
成人主要有患有白内障、沙眼、角膜病、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患者。
儿童主要有患有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外伤、肿瘤等疾病的患儿。
就医
如果视力问题已经妨碍进行阅读、旅行、烹饪、工作、看电视或上学等日常活动,请至眼科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出现以下视力情况应及时就医:
中心视力丧失:视野中心出现盲点。
外周 (侧) 视力丧失:无法看到在眼睛两侧或上方、下方的事物。但中心视力仍然完好无损。
夜盲症:在剧院或夜间等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不太清楚。
视力模糊:对于近处和远处的物体都无法对焦。
视像朦胧:整个视野似乎都被胶片或眩光覆盖了。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病程缓慢一般不需急诊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低视力?
低视力需要进行眼科检查才能诊断。眼科医生将使用照明器械、放大镜和特殊图表来测试视力、深度觉和视野。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低远视力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首先会询问一般眼科病史及治疗过程, 是否存在中心视力丧失:视野中心出现盲点;外周 (侧) 视力丧失:无法看到在眼睛两侧或上方、下方的事物,但中心视力仍然完好无损;夜盲症:在剧院或夜间等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不太清楚;视力模糊:对于近处和远处的物体都无法对焦;视像朦胧:整个视野似乎都被胶片或眩光覆盖了等症状及发生、持续时间。
对于成人会询问是否有白内障、沙眼、角膜病、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史?对于儿童会询问是否有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外伤、肿瘤等疾病史?是否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诊断是什么?
这个病如何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要多久能好,以后会失明吗?
以后生活、饮食等要注意什么?
该病可以治愈吗?是否需要佩戴助视器?
疾病会遗传吗?
治疗
某些视力障碍 (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可以通过治疗恢复或维持视力。如果无法治疗,则低视力是永久性的。然而,视觉辅助设备对许多视力低下的人群都有效。常用产品包括以下。
伸缩眼镜。
滤光性眼镜。
放大镜。
手持式和独立式放大镜。
闭路电视/视频放大设备。
阅读棱镜。
专门为低视力人群设计的非光学辅助设备也非常有用。以下为一些常用设备。
文本阅读软件。
书写检查指南。
高对比度钟表。
语音钟表。
大号字体出版物。
大号数字时钟、手机和手表。
书籍配套的 DVD、CD、盒式录音带。
视觉辅助设备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请咨询医生如何获取此类设备。
疾病发展和转归
部分低视力患者的视力通过视力康复的可得到改善,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视力无法恢复甚至失明。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坚持原发病的治疗:药物,手术,屈光矫正,弱视治疗等。
助视器的使用训练:在没有经过严格及科学的训练之前,患者对助视器不乐意接受,要向患者介绍各种助视器的功用、优缺点,更要为他们选配适合的助视器及安排相应的使用技巧训练。
功能性视力的训练。
注重心理康复。
预防
糖尿病患者可以预防低视力的发生。由白内障引起的低视力也可被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