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充血性青光眼是什么?慢性非充血性青光眼怎么办?慢性非充血性青光眼症状有哪些?

因颌骨受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累及范围常包括骨膜、骨皮质以及骨髓组织,常见的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幼儿骨髓炎以及放射性骨髓炎。颌骨骨髓炎可分为化脓性、特异性、放射性等几种。临床上以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为多见。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牙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

概述

慢性非充血性青光眼(chronic non-congestive glaucoma),也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的一种,具有青光眼视乳头凹陷、视野缺损及眼压升高等共同特征。房角粘连是逐步发展而成,眼压水平随房角粘连范围缓慢扩展而逐步上升,—般不会急性发作。发病后眼前部无充血,自觉症状不明显,没有急性发作的症状与体征。根据虹膜和前房角形态结构特点不同分为两型,瞳孔阻滞型、高褶虹膜型和混合型。

症状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病史。通常眼局部不充血,前房常较浅,如系高褶虹膜型则前房轴心部稍深或正常,而周边部则明显变浅。有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自觉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发作性视朦与虹视,可有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冬秋发作比夏季多见,多数在傍晚或午后出现症状,经过睡眠或充分休息后,眼压可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

1.瞳孔阻滞型

常有小发作,发作时症状轻微,仅轻度眼胀、头痛,视物模糊,但常有虹视。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

2.高褶虹膜型

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极偶尔有虹视。

3. 混合型

早期多无自觉症状,中晚期可有间歇性眼胀,甚至出现虹视,视力逐渐下降,视野变窄。

病因

1. 瞳孔阻滞型

具有浅前房和窄房角的解剖特点。由于瞳孔阻滞使虹膜向前膨隆导致房角关闭和眼压升高。

2.高褶虹膜型

虹膜在睫状体的止端靠前,或者虹膜肥厚时,周边虹膜与小梁网贴近,瞳孔散大时,虹膜根部与小梁网相贴而使房角关闭。

3. 混合型

既有瞳孔阻滞因素,也有虹膜高褶因素导致房角关闭。

就医

检查

具有典型表现病例的诊断不难。症状不典型时,关键在于检查高眼压状态下的前房角形态。在正常眼压、视盘与视野无明显异常时,房角狭窄但完全开放的可疑慢性非充血性青光眼,需要选择暗室试验、俯卧试验、散瞳试验等激发试验以助诊断。

1.瞳孔阻滞型

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或上皮轻微水肿;前房极浅;虹膜稍膨隆;瞳孔正常,对光反应存在或稍迟缓;眼压轻中度升高,一般为20~40mmHg;房角部分或全部关闭,因虹膜充血水肿不明显,故不像急性发作那样很快形成永久性前粘连。反复发作后房角逐渐发生粘连;晚期视乳头出现明显凹陷。

2.高褶虹膜型

此型特点是前房轴深正常或者略浅,虹膜平坦不向前膨隆,而前房的周边部极浅。粘连由房角最周边的房角隐窝开始,但房角入口处仍开放。房角镜检查焦点线无错位,粘连自隐窝渐向前扩展,渐达Schwalbe线。同一眼内不同象限房角差异很大,部分房角发生粘连,其他部分房角仍开放。房角粘连的特点是由周边部开始,逐渐向前进展,犹如房角逐渐变短。

诊断

1.瞳孔阻滞型

眼压升高;房角关闭,房角入口处先关闭。

2.高褶虹膜型

前房轴深正常,虹膜平坦,周边前房极浅。房角改变:房角窄,粘连从房角隐窝开始,同一眼内粘连程度可能不同。眼压升高。

3. 混合型

同时具有瞳孔阻滞型和高褶虹膜型眼前节特点。

鉴别诊断

当眼压升高时房角变窄,周边虹膜前粘连在各象限程度不一致,甚至在部分房角依然开放,而眼压下降至正常时,房角变宽。观察高眼压和正常眼压下的前房角状态,有助于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鉴别。

治疗

1.瞳孔阻滞型

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先用药物控制眼压,可同时使用多种药物:①1-4%毛果芸香碱滴眼液;②乙酰唑胺;③甘油盐水;④20%甘露醇。

手术可采用氩激光、YAG激光或手术等方法做周边虹膜切除术,以便打破瞳孔阻滞,房水可通过切除区从后房流到前房,前后房压力平衡,虹膜不膨隆,房角加宽。

2.高褶虹膜型

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可用多种药物控制眼压,如1-4%毛果芸香碱滴眼液;乙酰唑胺;甘油盐水; 20%甘露醇。手术可采用氩激光、YAG激光或手术等方法做周边虹膜切除术,若房角开放不是很理想,可以考虑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型术。激光治疗无效可选择做滤过手术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加房角分离术。

高褶虹膜综合征需要长期滴用毛果芸香碱。如需散瞳检查眼底,可用肾上腺素能药物,而不宜使用睫状肌麻痹剂。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八珍丸的功效与作用-八珍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养生保健小常识-用用生物钟轻松来搞定

2023-8-11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