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性弱视是什么?斜视性弱视怎么办?斜视性弱视症状有哪些?

涎腺囊肿多见于腮腺,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深部组织内的上皮成分发展而成。涎腺囊肿包括唾液腺黏液囊肿和腮腺囊肿。黏液腺囊肿常发生于小涎腺,其余涎腺囊肿则按其发病部位命名,即舌下腺囊肿、颌下腺囊肿及腮腺囊肿。腮腺囊肿包括潴留性腮腺囊肿和先天性腮腺囊肿。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男性。

概述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1]。

弱视诊疗指南[2]指出:年龄为 3~5 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 0.5,≥6 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 0.7。凡视力低于正常值下限又存在弱视的危险因素者要怀疑弱视可能。

视觉发育关键期内(0~7 岁),由于斜视导致的视力下降,这种视力下降在眼部无可见的器质性病变,不能被眼镜立即矫正。可能合并或不合并屈光参差。

内斜比外斜的弱视发生率高。内斜视发病较早,常发生在双眼单视功能形成之前,所以弱视易发生。斜视形成的越早,持续时间越长,弱视越容易发生,越不容易治愈。

单眼性斜视比交替性斜视更容易引起弱视,长期一只眼恒定斜视导致斜视眼成像模糊,或存在复视及混淆视,视觉中枢主动抑制由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形成了弱视,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

除了视力下降,斜视性弱视存在多种视功能损害,包括对比敏感度下降、空间定位及整合能力缺陷、固视及眼球运动功能缺陷、整体视觉感知能力下降、调节能力下降、拥挤现象、注意功能缺陷及运动信息及速度信息处理能力等。

斜视性弱视还通常影响双眼单视,患者可能出现空间定位不准确,无深度知觉及立体感等,这些高级视功能的异常,如果恢复不良,视觉障碍将伴随一生,影响求学及求职等。

家长应尽量做到早期发现,去除病因,及时治疗,按医嘱进行相应的手术和弱视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应趁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进行治疗,超过关键期的治疗效果不佳。

症状

早期发生斜视,孩子可能会出现经常闭一只眼或眯一只眼,也可能视物成双,或出现异常的头位(歪头,侧脸,抬下巴或收下巴)等,由于大脑的代偿,上述症状可能很快消失,发生主动抑制,视力下降。患儿可能发现一眼视物不清,更多的时候由于幼儿无法描述,待家长发现时或体检时发现已经形成弱视。

斜视性弱视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斜视性弱视常见症状包括:

经常闭一只眼或眯一只眼。

经常或恒定发生一眼偏离视轴,常表现为“对眼儿”或眼睛分得太开,或者某一眼露白边,也可能是向不同方向注视时,眼睛的左右上下方向距离不一样。

出现异常的头位(歪头,侧脸,抬下巴或收下巴)。

视力下降,戴镜不能马上矫正。

挡住视力较好的眼后,发生哭闹、躲避等。

经常走路摔跤,拿东西时欠准确。

斜视性弱视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物体,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

阅读障碍,写字跳行,视近处眼睛无法集合,眼睛疲劳。

空间定位不准,抓不准东西,走路跑跳容易摔跤。

不能分辨物体前后远近,不能看 3D 电影、开车。

长期歪头导致颈部肌肉挛缩,两侧脸颊大小不等,脸部肌肉变形。

斜视无法控制,受人耻笑,长期心理压抑,产生自卑等不良情绪。

病因

斜视性弱视最常由于一眼恒定性斜视,斜视眼传到大脑视觉中枢的物象不清晰而被主动抑制,而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弱视常发生在经常斜视的一眼,单眼恒定性内斜视最容易发生。

斜视性弱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外伤、先天性肌肉麻痹、神经支配异常、肌肉发育不良等原因导致肌肉力量不均衡。

长期一只眼偏离视轴造成复视及混淆视,视觉中枢代偿后主动发生抑制。

被抑制的眼长期黄斑成像不清楚,造成矫正视力的下降。

单眼或双眼存在未矫正的远视,导致因调节带来的集合过强,一眼或双眼发生内斜。

哪些人容易患斜视性弱视?

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不良,解剖位置变异,产伤,肌肉麻痹等因素易导致出生后早期发生斜视。

双眼屈光度发育不均衡,一只眼屈光度发育正常,另一只眼存在高度的远视或双眼均存在未矫正的中高度远视,因调节因素导致集合过度,造成内斜视。

单眼恒定性斜视的儿童容易发生斜视性弱视。

斜视发生早,持续时间长而未诊治的儿童容易发生斜视性弱视。

就医

如儿童出现一眼恒定性内斜或外斜,用经常斜视的一眼注视时,儿童可见抵抗,哭闹等情况,表明经常斜视的一眼视力较差,不能维持或开始注视,需要及时就诊,检查双眼视力是否平衡以及是否存在斜视。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儿童出现“对眼儿”或一眼向外偏斜,阳光下喜闭一眼。

儿童可描述双眼视物清晰度不同,大龄儿童可检查视力发现双眼视力差别大于两行。

幼儿可能发生单眼固定性斜视,双眼不能交替注视,即使斜视眼能注视也马上换对侧眼注视。

遮盖对侧眼,经常偏斜的一眼不能开始注视或维持注视,无法找到视标,幼儿可见出现哭闹抵抗、挣脱等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综合眼科中的小儿眼科或斜视科或视光部

医生如何诊断斜视性弱视?

首先可能发现儿童患有斜视,内斜视最易发生斜视性弱视,外斜视及垂直斜视较少发生。在斜视诊断的基础上,可见双眼视力不平衡,易斜视的一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或双眼视力差别大于两行。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可发现是否存在麻痹、限制等因素引起的斜视,双眼是否能交替注视。

裸眼视力检查、矫正视力检查、屈光度测定:判断儿童的屈光状态是否同为斜视的病因,检查双眼视力是否平衡。

双眼视功能检查:检查是否因远视导致儿童发生内斜。

立体视检查:检查儿童是否存在近处静息立体视。

同视机:检查是否存在同时视,融合视及远立体视。

Worth 四点灯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远近融合功能,是否存在抑制及复视。

三棱镜检查:观察视远视近的斜视度,是否存在非共同性。

Bagolini 线状镜:检查儿童是否存在抑制及异常视网膜对应。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的斜视?半岁内还是半岁以后?

哪个眼经常斜?对眼儿还是眼睛分开过大还是上下斜?

斜眼是一直出现还是偶尔出现?

有没有不正常的头位?向一侧肩膀倾斜?脸转向一侧?下颌抬高、内收?

“对眼儿”的眼睛平时能不能转到外眼角?

查没查过视力?是否做了验光?配过眼镜没有?如果配镜配的度数是多少?戴了多久?

做没做过弱视训练,有没有遮盖视力好的一眼?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斜视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会不会遗传?

需要做哪些检查?

斜视和看电视、婴儿床上挂的摇铃有没有关系?

斜视能治好吗?会不会复发?

弱视能治好吗?会不会复发?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斜视能不能戴镜治好?需不需要弱视训练仪?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首先要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儿童的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进行弱视眼的功能恢复,如果两眼视力有差别,每天遮盖视力好的一只眼一定时间,使弱视眼强迫注视,并进行适当地视觉刺激,使弱视眼得到应用,视力得到提高。还要去除斜视的因素,解决限制因素,在视力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斜视手术。

药物治疗

阿托品。一部分与中高度远视和调节因素有关的内斜视可以使用阿托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并全矫配镜后可获得眼位正位。

部分斜视性弱视患者可以以阿托品滴眼液麻痹健眼睫状肌,强迫弱视眼视近以提高视力。

左旋多巴可用于治疗弱视。

叶黄素膳食补充,可增加视网膜内叶黄素含量,促进视力进一步发育。

手术治疗

对于斜视性弱视,要去除引起斜视的病因,使眼位恢复平行。

麻痹性斜视、共同性斜视在双眼视力平衡的基础上可考虑手术治疗矫正眼位及异常头位。

部分复杂斜视可能需要分次进行手术。

部分限制性斜视需要进行手术解决限制后再进行视力康复。

较大度数的水平斜视或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存在斜视的患者,可先矫正一部分斜视,再继续视力提高,平衡后进行残余斜视的矫正。

其他治疗方法

存在中高度远视和调节因素的斜视需要佩戴全矫镜,观察至少 3 个月方可对调节因素以外的残余斜视度进行手术。

外伤、手术、全身病等后天发生的斜视,需解除限制、全身综合治疗后,观察 3~6 个月,斜视度稳定后方可手术。

由于 AC/A 异常引起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需要佩戴双光眼镜矫正眼位。

遮盖健侧眼,每天可用眼贴或眼罩遮盖一定时长,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可使用光栅、光刷、红光、双眼同时训练、调节训练等方法。

疾病发展和转归

斜视性弱视,总体来说就是因斜视发生后,斜视眼长期受到抑制使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不被大脑接收。斜视进行治疗或手术使眼位恢复平行后,再配合弱视眼的视刺激和功能恢复,视力恢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视力的恢复只是弱视治疗中最简单、最直观的指标,斜视性弱视导致的高级视功能损害需要漫长的恢复,可能不能完全康复,会影响患者一生。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及早发现斜视和弱视,将大大改善其结局。

日常注意

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定期检查视力和眼位,及早发现眼位的不对称和视力的不平衡,并正规治疗,是预防斜视性弱视视觉损害的基础。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发现孩子的眼睛看起来“怪怪的”,或者其他人善意提醒,就要及时来医院进行专科检查,检查眼位并进行规范的睫状肌麻痹验光。

遵医嘱按时进行斜视的手术治疗和弱视的功能训练,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也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停止治疗。

内斜视因外界光线落在视网膜鼻侧,神经纤维相对少,容易被抑制,所以内斜视儿童尽量早期手术不能拖延,先天性内斜视尽量在 2 岁以前完成手术。外斜视儿童在视力、立体视正常的情况下可适当拖延手术。弱视训练在视力上升后不能骤然停止,需要逐渐减量防止复发。

儿童的弱视治疗需要循序渐进,有不同的弱视训练方法,还要定期复查视力,复查屈光度,及时更换眼镜,遵医嘱正规治疗。不要相信市场上参差不齐的医疗机构宣传的弱视恢复、治愈等广告。

成人斜视性弱视虽已过视觉发育关键期,治疗效果差,仍然建议尝试多种方法进行视力的提高,否则可能导致视力异常、眼位异常、立体视异常,影响外观、生活质量、求职、求学等。

预防

斜视性弱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孩子斜视,才能避免斜视导致的弱视。还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最早可以在出生后 3 个月就来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出生后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不是非要到孩子说话、会认识视力表才能查视力,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其视力发育的正常值和对称性,可以通过医生检查儿童的视力行为及早发现儿童视力的不对称。

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眼位,有的孩子有假性的或者真性的斜视,只要怀疑就去医院检查,必要时更换医院进行检查。有的非斜视专业的医生对儿童的眼睛情况判断经验不足,可至儿童医院或大医院眼科的斜视专科进行检查。尽量做到每半年到一年带孩子进行睫状肌麻痹散瞳验光。

在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看电视歪头、侧脸、仰头、低头等异常头位,观察在阳光下是否一眼会偏斜或眯眼。观察孩子在向不同方向注视的时候是否双眼对称。虚心听取他人对孩子眼位的怀疑并及时求证。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氨茶碱片的功效与作用-氨茶碱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天王补心丸的功效与作用-天王补心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