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扁平苔藓是一种细胞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黏膜病,皮肤及黏膜可单独或同时发病。发生在口腔的扁平苔藓即为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
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常见黏膜病之一,患病率为 0.5%~2.2%,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不限,但多见于 30~50 岁的中年人。本病为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有缓解期,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以上。
口腔扁平苔藓病因尚不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还有家族遗传、免疫紊乱、内分泌失调、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
根据病损的表现,口腔扁平苔藓主要分为网纹型、丘疹型、斑块型、萎缩型、水疱型以及糜烂型。
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损多见于颊黏膜及前庭沟,其次为舌、唇、牙龈。病损常呈对称性,表现为白色斑纹。部分病损表现为红色萎缩、透明水疱,以及黏膜糜烂破溃。患者可无症状,出现糜烂时可持续疼痛。
无症状的网纹状病损可不予治疗,进行观察随访。有症状的病损可选择局部对症治疗或全身药物治疗,目的是消除充血,促进糜烂愈合,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无症状的口腔扁平苔藓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口腔黏膜长期糜烂可能导致疼痛,且有恶变潜能,必须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
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精神压力是缓解病情的重要方法。
症状
病情较轻时,患者无明显症状,或者自觉黏膜有粗糙感;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烧灼刺激痛以及自发性疼痛。
口腔扁平苔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白色网状条纹口腔扁平苔藓的基本病损,临床上可无症状或偶有粗糙感。
有时上皮萎缩发红,形成充血性红斑。此时患者对刺激性食物敏感,出现烧灼、刺激性疼痛等自觉症状。
如果在充血基础上破溃形成糜烂面,上覆不规则淡黄色假膜,此时患者出现自发性疼痛感。
口腔扁平苔藓可能出现哪些伴随症状?
皮肤病损:典型皮损为黄豆大小的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高出表面,触之稍硬。皮疹可发于全身各处,但以四肢屈侧前臂和腕部多见。皮肤损害多有自限性,一般有阵发性痒感,亦有无自觉症状者。
指甲病损:甲床变薄,甲板起皱呈纵嵴状,甲板末端游离边缘裂开。
病因
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精神神经因素、遗传、免疫、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精神神经因素:由于家庭、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精神压力大,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身体机能,最终发病。
遗传因素:本病有家族聚集倾向。
哪些人容易患口腔扁平苔藓?
中年女性,突然遭受重大精神创伤的人群或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部分人群。
家族中有患有此病的人群。
就医
无症状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可以不治疗,仅观察随访。有症状的患者,需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目的是消除充血,促进糜烂愈合,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此病需要长期随访。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疼痛。
局部自发性持续性疼痛。
黏膜长期糜烂不愈合。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黏膜科
医生如何诊断口腔扁平苔藓?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诊断,必要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口腔扁平苔藓的金标准。医生在局麻下,切取一小块病变组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做出诊断;同时可判断有无癌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时是否疼痛?
是否有糖尿病等病史?
近期是否有精神压力大的事件?
是否进行过治疗?
是否吸烟?是否大量饮酒?
目前正在服用哪些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怎么患上口腔扁平苔藓的?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是否需要吃药?要吃哪些药?
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
治疗
医生根据病损的严重程度、临床类型、患者的症状,选择治疗措施。无症状、病损面积小的白纹状病损,可不治疗,仅观察随访;白纹广泛或有症状的充血糜烂病损,可选择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目的是减少白纹,消除充血,促进糜烂愈合,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暂时没有彻底清除病损的方法。
局部治疗
原则:消炎、止痛、促愈合。
消炎:以漱口水为主,如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氯己定溶液等。
止痛:以凝胶为主,如苯佐卡因凝胶或者利多卡因乳膏。
促愈合:
糖皮质激素:用于局部长期糜烂不愈者,有助于消除糜烂、充血、炎症,促进愈合。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或涂抹曲安奈德乳膏等。
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
维 A 酸类:作为临床辅助用药,用于消除口腔扁平苔藓白色角化病损。
中药粉剂:促进糜烂面愈合,例如养阴生肌散等。
口服药物治疗
全身用药以免疫调节治疗为主。可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羟氯喹、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硫唑嘌呤、白芍总苷、甘草酸、氯苯砜等。
中药治疗:中成药如苔藓平颗粒剂、滋阴清热颗粒剂等。由于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缺少特效疗法,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收效较好。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多数情况下,扁平苔藓长期处于良性过程,但长期处于溃疡糜烂的扁平苔藓病损有可能发生癌变。治疗后口腔扁平苔藓病损可长期处于稳定的良性状态。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消除口腔内局部刺激因素,消除感染性炎症。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精神压力,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烟、酒、辛辣食物等日常注意化学刺激。
由专业牙医来去除口腔内的牙结石、尖锐牙体、龋洞、不良修复体及银汞合金充填材料等。减少对病损的机械刺激。
保持口腔卫生。学习改良巴氏刷牙法以及使用牙线,控制口腔菌群。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暂时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