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医学上称“第三磨牙”)牙冠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炎症,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常发生于 18~25 岁的青年。主要症状为智齿牙冠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如果炎症影响咀嚼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如波及咽喉则出现吞咽疼痛,导致患者咀嚼、进食及吞咽困难。病情重者还可出现全身不适、头痛、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等症状。
智齿是最后长出的牙,经常发生阻生(位置异常)。
由于智齿长出时间一般在 18 岁左右,故本病多发于 18~25 岁的青年,并以下颌智齿冠周炎最为常见。
急性智齿冠周炎发病初期,一般无明显全身反应。患者感觉患侧磨牙后区胀痛、疼痛,当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
严重时,智齿周围的软组织和牙龈可出现发红、肿胀、龈瓣边缘糜烂,有时可见溢脓。
智齿冠周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智齿冠周炎如果未被控制,炎症可以直接向周围蔓延或由淋巴管扩散,引起邻近组织器官各间隙的感染。严重者还可沿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的化脓性感染,甚至合并败血症等。
患有智齿冠周炎后,更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注意漱口防止食物残留。
症状
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 18~25 岁的青少年,以下颌多见,有急性、慢性之分。临床上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
智齿冠周炎有哪些症状?
智牙冠周炎的早期,一般无明显全身反应,患者常感觉磨牙后区肿胀疼痛,在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时疼痛加重。[1]
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局部自发性跳痛,或产生放射性疼痛。当炎症侵及咀嚼肌时,可引起肌肉反射性痉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1]
如果口腔清洁不力,还会出现口臭、舌苔变厚,患牙牙龈处会有脓液形成。[1]
炎症进一步发展,智牙周围软组织及牙龈更加红肿松弛,龈瓣边缘溃烂,出现触痛;当波及咽部,吞咽、进食时疼痛加重或不愿进食;张口受限进一步加重;患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按压疼痛。[1]
一旦因感冒、劳累或其他原因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就会引起牙冠周围发炎、化脓、疼痛等急性牙周炎症状。
急性冠周炎进一步加重,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的感染。
急性冠周炎如未能彻底治疗,则可转为慢性,以后反复发作,慢性智齿冠周炎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有患处轻微按压疼痛不适。
智齿冠周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智齿冠周炎治疗不及时发展到重度时,会引起相邻牙齿和肌肉的损坏病变,以及一系列的全身症状。
间隙感染:冠周炎的炎症可能进一步向肌肉间隙内扩散造成间隙感染。
第二磨牙龋坏:向前倾斜的阻生智齿,因经常在邻牙间积存食物,易发生邻牙 (下颌第二磨牙) 龋坏。
阻生智齿还可能形成牙源性颌骨囊肿、骨髓炎、颞颌关节病等。
局部的自发性跳痛可放散到同侧的头面部。
炎症侵及咀嚼肌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全身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血常规检查多能检出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1]
智牙冠周炎还可以直接蔓延或由淋巴管扩散,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的感染。更严重的可能引起口底多间隙感染引起呼吸障碍。[1]
炎症还可沿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的化脓性感染,甚至合并败血症等。
病因
智齿是最后长出的牙,因萌出空间不足,可导致智齿长出不全而异位或阻生,牙冠部分外露于牙龈之外,部分被牙龈覆盖。牙龈与牙体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较深的“盲袋”,容易积存食物碎屑和细菌,一般刷牙漱口难以清洗干净,易产生牙菌斑,当全身抵抗力下降、细菌毒力增强时,便可引起智齿周围组织发炎。
智齿冠周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智齿埋在骨头中,未长出来,或者部分埋在骨内、长出不完全,成为阻生智齿。
阻生智牙及智牙长出的过程中,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及细菌累积于盲袋内,从而生成牙菌斑。[1]
咀嚼食物时,对颌牙刺激或咬伤龈瓣,形成溃疡或伤口。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如感冒、疲劳、妊娠等,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可以引起冠周炎急性发作。[1]
急性冠周炎如未能彻底治疗,则可转为慢性,以后反复发作,甚至遗留瘘管。
智齿冠周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口腔清洁不到位,刷牙不规律或不正确,导致食物残渣堆积在智齿周围,滋生大量细菌。
激素水平的改变,如怀孕或绝经。
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经常使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或者食物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
有牙龈病家族史。
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智齿周围肿胀疼痛;
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有弹响声或疼痛加重;
局部可出现一跳一跳样的疼痛,并可放散至同侧的头面部;
龈瓣红肿糜烂,有明显触痛,压迫龈袋有脓液溢出。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智齿冠周炎?
医生首先询问病史,检查智齿,然后会建议拍摄 X 线牙片来检查阻生智齿的存在及其阻生的形态、位置,还会建议化验血常规。具体如下:
了解病史,询问发病时间,判断病情程度。
X 线牙片检查能发现阻生智齿的存在及其阻生的形态、位置。
急性化脓性冠周炎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常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等炎症表现。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首次出现症状是什么时候?
刷牙频率是什么?
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
是否有其他病史?
是否为受孕或者月经期间?
服用过哪些药物?
是否经常检查口腔或者洗牙的习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是否有复发的可能?
如何预防牙齿疾病?
有哪些有效清洁牙齿的方法?
平时应该注意哪些饮食习惯?
治疗
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主要是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控制感染,促使炎症消散。急性期过后,应考虑对病牙采用外科治疗,以防复发。
药物治疗
在急性期,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用漱口药水或淡盐水含漱,使用 1%~3% 过氧化氢溶液及生理盐水或其他灭菌溶液冲洗盲袋,然后点入 3% 碘甘油。[3]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聚维酮碘漱口液或复合多肽溶菌酶漱口水都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1]
也可以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其属于四环素类,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对牙周的致病菌有高效的敏感性。[1]
手术治疗
如果局部已经化脓形成了脓肿,应该去医院及早切开排脓,以免炎症扩散。[3]
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对病牙做进一步处理,以防复发。如牙位正、能正常长出,并有对颌牙行使咀嚼功能的,可做冠周龈瓣楔形切除术,这是一种口腔的常见手术,7 天即可恢复。[3]
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沟通考虑是否进行智齿拔除。
日常注意
患有智齿冠周炎后更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注意漱口防止食物继续残留在盲袋里,多使用维生素类食物,忌辛辣食物,防止持续发炎。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各刷牙一次,饭后漱口。
使用小头软毛的牙刷,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采用巴氏刷牙法(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一种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
每天使用牙线。
使用含氟牙膏(6 周岁以下儿童禁用)。
定期到口腔医院检查,进行牙齿清洁。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每日糖摄入。
不吸烟,不使用口嚼烟。
简单家庭护理:每天可用温热水或盐水漱口,或用口腔含漱液漱口、冲洗,必要时可注射抗菌素,如有脓肿形成应到医院专科诊治。
预防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在没有炎症发生时,可到医院口腔科检查询问是否可以进行智齿拔除,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为三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
使用含氟牙膏(6 周岁以下儿童禁用)。
加强身体锻炼,多吃蔬菜水果,增强自身免疫力。
饭后及时漱口。
在智齿生长期要格外注意智齿周围牙龈的清洁,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定期洗牙,进行口腔检查。
有不适时及时就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家中储备常用药品,必要时进行家庭简易护理。
智齿早期预防性拔除有利于预防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是较为安全可行的办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