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腹是什么?板状腹怎么办?板状腹症状有哪些?

地方性斑疹伤寒也称鼠型斑疹伤寒,主要是由莫氏立克次体通过鼠蚤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为全球散发,其症状以发热伴头痛、皮疹为主。地方性斑疹伤寒散发于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晚夏和秋季谷物收割时发生较多,并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同时存在于某些地区。发病原因主要是鼠蚤体内的莫氏立克次体,经破损的皮肤表面进入人体,导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从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伤寒。以发热伴头痛、皮疹为主。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比,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皮疹很少呈出血性。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原治疗。病原治疗可采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及氯霉素等。本病可造成发热、皮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但病情较轻。灭鼠、灭蚤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本病治疗及时,很少死亡。

概述

板状腹是腹膜炎症的体征之一,胃穿孔或其他原因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在出现剧烈腹痛的同时,腹肌广泛紧张,硬如木板。临床表现主要有腹壁强直硬如木板,手压上去的感觉如同“乌龟的肚皮”,又平又硬。

症状

1.炎症如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2.穿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穿孔、伤寒肠穿孔、坏疽性胆囊炎穿孔等。3.外伤脏器破裂等。

病因

鉴别诊断

1.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剧烈腹痛,满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腹式呼吸明显受限,脉搏、呼吸增快,体温逐渐升高,至晚期由于腹膜广泛地受到刺激,则发生肠管麻痹而引起麻痹性肠梗阻。此时,肠内逐渐充满气体和液体,出现腹部膨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而腹部体征如腹肌紧张和压痛的现象逐渐减轻,疼痛变为钝痛和胀痛。由于不能进食,高热、脱水、酸中毒,加之毒素的吸收,炎症不断发展,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各重要器官都处于抑制状态,患者可出现极度衰弱,面色苍白,四肢皮肤厥冷,神情淡漠,尿少,消化道出血,体温和血压下降,脉搏微弱或扪不清,呈感染性休克。2.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腹痛:穿孔多在夜间空腹或饱腹后发生,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穿孔部位,常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可迅速蔓延至全腹。由于疼痛发作突然而剧烈,患者甚至有一时性昏厥感,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可出现腰背部或肩部牵涉性疼痛。(2)恶心呕吐:多数患者穿孔后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液及食物;后期因弥漫性腹膜炎导致肠麻痹,呕吐可加重,可呕出粪样物,同时伴腹胀。

检查

1.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腹部,可见腹壁紧张而平坦,有时可见腹直肌腱划和轮廓。腹壁静止不动,腹式呼吸消失或极微弱。(2)触诊:发现腹壁紧张度极度增高,腹肌痉挛强硬,尤以腹直肌最为显著。触感硬如木板,叩板状腹。患者感觉腹部剧痛,可有压迫感,因剧痛不敢转侧,呼吸短促。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检查有助于诊断感染性疾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对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2)腹腔穿刺涂片检查:腹腔穿刺涂片测定细胞总数、红细胞和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等,对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影像学检查

(1)X线片:立位平片见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道穿孔。但约20%患者可无气腹X线表现,故检查时未发现气腹,并不能排除溃疡病穿孔的可能性。(2)B超、CT检查:B超可探测到腹水的量及范围,可为腹腔穿刺提供较确切的部位。B超检查对实质性脏器病变具有确诊意义。CT检查对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病变的诊断帮助较大,可以较准确判断腹腔内的液体量。

就医

针对引起板状腹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肥儿糖浆的功效与作用-肥儿糖浆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湖南甲型H1N1流感占据主流 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

2023-9-30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