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动脉瘤是什么?感染性动脉瘤怎么办?感染性动脉瘤症状有哪些?

小袋纤毛虫病是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在人体结肠引起的原虫病。据调查,我国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证实有本病存在。已知有3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虫,如猩猩、猴、猪、野鼠等。特别是家猪,感染率很高,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人体的结肠环境对本虫不甚适合,因此人体的感染较少。如生存条件合适(肠腔有充足的淀粉粒、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属等)方可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充血水肿并最终形成口小底大的溃疡。

概述

感染性动脉瘤又称霉菌性动脉瘤、细菌性动脉瘤,占0.5%~2.0%,指因外界细菌侵入或由血管内、血液自身感染引起的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易破裂,常累及重要脏器,诊断较难。虽不多见,但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伴疼痛(胀痛、跳痛或触痛)及搏动性肿块。疼痛多为持续性。瘤体压迫局部神经可出现麻木、放射性疼痛;压迫静脉可见远端肢体肿胀。除发热外,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水平上升等全身感染表现。约70%患者血培养阳性。

病因

动脉内膜在损伤的基础上受到各种微生物的直接侵袭可引起感染性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病理基础,病原菌以沙门氏菌属常见。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脓毒血症时,病菌也可侵袭动脉管壁,导致动脉壁薄弱形成感染性动脉瘤。常见的血管外感染性动脉瘤常由动脉穿刺或者邻近血肿所致,其次为感染性吻合口动脉瘤。血管内感染性动脉瘤也就是动脉瘤本身有感染,如梅毒性动脉瘤和霉菌性动脉瘤,后者常由于抗生素治疗引起。感染性动脉瘤的自然发展趋势,即瘤体扩张增大、瘤壁变薄、破裂。假性动脉瘤继发感染最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格兰阴性菌侵袭力和破坏力强,受感染的动脉瘤容易破裂。

就医

检查

1.X线平片

少数动脉瘤在正、侧位X线平片能显示瘤体壁呈蛋壳状钙化阴影。

2.动脉造影

可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了解动脉受累的具体范围和侧支循环情况。动脉造影不但能明确诊断,且对拟定手术方案具有一定参考依据。如动脉瘤内有附壁血栓时,动脉造影可显示正常动脉管腔。

3. 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可测定有无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和范围,并可作为术前和术后定期随诊检查。心脏M型超声可能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的赘生物或动脉导管末闭等先心病改变。

4. 放射性核素检查

常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检查,静脉注射99锝(99mTc)后,进行闪烁照相,可明确有无动脉瘤,或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和范围。67Ga-枸橼酸盐扫描或131In标记的白细胞可显示腹主动脉的局部核素浓聚而提示感染性动脉瘤的存在,多用于反复菌血症而感染灶不明确的病例。

5.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无损伤性检查方法,对诊断体腔内主动脉瘤很有帮助,也可作为定期随诊检查以观察动脉瘤的发展,提供拟定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等进行诊断。影像学检查可见动脉瘤,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术前诊断率不及50%,由于瘤体常迅速增大并可突然破裂致死,早期诊断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控制出血、去除感染、重建血运。除抗感染治疗外,感染性动脉瘤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有动脉瘤破裂或有破裂高风险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或血管内栓塞。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理想的治疗方案。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邦左福康)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邦左福康)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肾宝糖浆的功效与作用-肾宝糖浆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