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软组织肿块是什么?浅表软组织肿块怎么办?浅表软组织肿块症状有哪些?

镇静催眠类药物范围较广,较常用的有两大大类:巴比妥类和苯二氮?类,巴比妥类药物是第一代镇静安眠药物,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属于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其应用范围可以从轻度镇静到完全麻醉,还可以用作抗焦虑药、安眠药、抗痉挛药。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及长效巴比妥类药物。较常用的药物有:司可巴比妥、戊巴比妥等。苯二氮?类多为1,4-苯并二氮?的衍生物,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焦虑、松弛肌肉、抗惊厥、催眠等,较常用的苯二氮?药物有:地西泮、奥沙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硝西泮、氯硝西泮等。镇静催眠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较多,药物使用不当致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等并不少见。

概述

浅表软组织肿块是指位于皮肤、皮肤附属器、皮下组织等的体表肿块。包括非真性肿瘤的肿瘤样肿块和来源于皮肤、皮肤附属器、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瘤。常见疾病有脂肪瘤、血管瘤、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病变、神经纤维瘤、黑素瘤、皮肤癌、瘢痕组织。淋巴管瘤、外伤后或注射后脂肪坏死、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周围静脉疾病)等少见。

症状

临床表现

浅表软组织肿块种类较多,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肿瘤的组成成分、位置、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数量、生长速度以及对身体器官的影响。

病因

1. 皮肤乳头状瘤:皮肤乳头状瘤是因表皮乳头样结构的上皮增生所致,而且向表皮下乳头状伸延,易恶变为皮肤癌。

2. 脂肪瘤:脂肪瘤是发生在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可见于全身,饮食因素、压力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都可以引发脂肪瘤。

3. 脂肪肉瘤:脂肪肉瘤是成脂肪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深部肌肉间软组织,表现为一大肿块,边缘不清。其致病原因尚不明确。

4. 纤维瘤:纤维瘤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肿块可以在体内任何部位发生,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5. 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呈单发或多发,好发于头、面、臀等部位。本病为皮脂腺管被堵塞、皮脂淤积而成。

6. 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是由移位的皮肤表皮细胞生成的,一般认为与外伤有关,特别是当刺伤时,表皮落屑随创道植入皮下,日后继续增殖发育成为囊壁,并逐渐形成囊肿。因此,表皮样囊肿还称为外伤性囊肿。

7. 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属于错构瘤,通常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内的先天性囊肿,或有窦道通向皮面,偶见于黏膜下或体内器官。

8. 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类由新生的血管所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及儿童,多为先天性。

9. 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病为发生于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和神经束膜细胞的肿瘤,其发生和遗传因素有关。

10. 黑痣与黑色素瘤:一般认为痣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紫外线为主的环境因素有关。黑色素瘤常见原因有种族和遗传因素,慢性创伤与刺激,过度的紫外线照射。

11. 皮肤癌:皮肤癌常见为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皮肤癌可能与长期日晒、X线过量照射、红斑狼疮损伤、长期服用砷剂、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和瘘管以及瘢痕疙瘩、着色性干皮病等有关。

12.淋巴管瘤:淋巴管瘤见于身体任何组织内,多为先天畸形。

就医

检查

常见有X线检查、CT检查、B超检查、生化检查、病理检查等。

诊断

浅表软组织肿块需根据每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

治疗

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其他治疗如药物治疗、化疗、放疗等需根据病情制定。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叶绿素铜钠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叶绿素铜钠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牛黄解毒片的功效与作用-牛黄解毒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