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乳腺纤维腺瘤有哪些症状?
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大多无任何明显症状,很可能是无意中触及才会发现。主要临床表现为[1]:
约 75% 为单发性肿块,少数为多发性肿块;
肿块直径多在 1~3 厘米;
外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质地类似于橡皮球,稍硬而有弹性;
表面光滑,可以轻易移动,无粘连;
肿块可缓慢增大;
月经周期对肿块的大小没有明显影响。
乳腺纤维腺瘤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乳腺纤维腺瘤基本不会导致并发症,仅有极少数可能发生癌变
病因
乳腺纤维腺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乳腺纤维腺瘤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雌激素对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的过度刺激,可能具有关键作用[2]。致病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2]:
乳腺纤维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注变异,雌激素受体的数量增加或功能得到强化,导致其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升高。
女性体内调控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因此该病多发于卵巢功能期。
哪些人更易发生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生成的危险因素[2][3]:
年龄:15~30 岁的年轻女性;
滥用含有高水平雌激素的化妆品;
食用含有高水平雌激素的保健品;
嗜好高脂肪含量的食物;
肥胖。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发现乳房部位存在肿块,且未能自行消退,应该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诊治[1]。
乳腺纤维腺瘤的症状与其他乳腺疾病类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只有明确病情,医生才能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患者经过诊治,也可以放下恐慌情绪,面对病情,积极治疗。
就诊科室
普外科
乳腺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乳腺纤维腺瘤?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进行乳房肿块检查,了解大致病情[1]。
影像学检查:通常即可得出较为明确的临床诊断[1]。
B 超
钼靶 X 线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肿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肿块是持续增大还是维持稳定?
肿块是否会造成疼痛或不适?
近期肿块是否有突然增大?
除了现有症状,还伴有什么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形成目前的肿块?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肿块是否还会继续增大?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可以采用保守(或手术)方案治疗?
手术治疗过程中是否会有风险?
肿块是否可能发生癌变?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且尚无哪一种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因此,医生一般都推荐早期手术切除体积较大的乳腺纤维腺瘤,以免后患[1]。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可能将肿瘤组织完整切除,以确保获得治愈。如果有残余的瘤体组织,则较易出现复发。术后还需对切除的样本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如果发现有癌变迹象,需根据具体病情开展相应的治疗[1]。
如何治疗乳腺纤维腺瘤?
手术时机[1]
如果患者有生育计划,应在妊娠前将肿瘤切除;
35 岁以上的患者应进行切除手术;
肿块体积较大(超过 3 厘米),增长速度较快的患者,应尽快手术切除。
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施行以下手术方案[4]:
传统的放射状切口切除:便于手术操作,但术后可形成明显瘢痕,影响美观;
环乳晕切口切除:术后瘢痕隐蔽,但不适用于较大及距乳晕较远的肿瘤;
微创旋切法:伤口小,术后美观,身体恢复快;
经腋下内窥镜手术;
冷冻消融注;
激光治疗。
日常注意
患者术后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补充营养;并记得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趋势[5]。
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确保透气,避免闷热、潮湿,防止感染。
患者在术后应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均衡营养,确保每日所需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微量元素。
定期复诊,便于医生监测病情变化趋势,及时处置复发或再发的乳腺纤维腺瘤。
预防
由于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目前无法有效预防该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