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夜间腿抽筋(Night leg cramps)通常是指躺在床上休息,甚至是在睡梦中发生的腿部无意识的短时间痉挛。
夜间腿抽筋大部分发生在小腿肌肉,突发性的肌肉抽搐和刺痛会让人感觉难以仍受,即使在睡梦中,也会被惊醒。随后,发生抽筋的一侧腿部肌肉会感到僵硬、无力。
多数情况下,夜间腿抽筋并没有明确的病因,很可能只是腿部肌肉疲劳的一种表现,也可能是在躺卧时腿部受压迫或受凉而引起。
此外,假如某些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造成腿部相关神经组织发生缺血、损伤或卡压,也会导致其功能发生异常,引发肌肉痉挛。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血样化验、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查明夜间腿抽筋的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
如果白天腿部肌肉非常疲劳,晚上可以泡个热水澡,或进行适当的按摩,从而舒缓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症状
常见原因
虽然可能引起夜间腿抽筋的疾病类型有很多,但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腿部肌肉疲劳、在躺卧时腿部受压迫或受凉。在短暂的抽筋过后,绝大部分人并未出现任何疾病征象。
少部分夜间腿抽筋则可能是疾病发作前的警示,也可能是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累及腿部,例如:
腿部供血不足,常见病因包括:
外周动脉疾病;
贫血。
代谢性疾病累及腿部,常见病因包括:
糖尿病;
慢性肾病;
慢性肝病、肝硬化;
急性肾功能衰竭;
甲状腺功能减退;
脱水/电解质失衡(例如钙、钾和镁)。
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病变累及腿部,常见病因包括:
长期酗酒,慢性酒精中毒;
周围神经疾病;
腰椎狭窄;
职业暴露引发中毒症状(例如化学试剂或重金属);
帕金森病;
运动神经元病。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包括:
降压药物;
降胆固醇药物:例如他汀类药物;
透析治疗;
口服避孕药;
恶性肿瘤放、化疗。
其他病因,可包括:
骨关节炎;
扁平足。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夜间腿抽筋:
中老年人群。
孕妇,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孕妇。
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例如酒店、餐饮的服务人员等。
长期吸烟、酗酒。
长期缺乏适量运动。
伴有慢性肝病,例如酒精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伴有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不同的代谢性疾病。
经常参加激烈奔跑的运动项目。
慢性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
长期服用降压、降脂类药物。
正在接受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病因
症状表现
夜间腿抽筋主要表现是当人躺在床上休息,处于放松状态,甚至是在睡梦中,突然发生腿部无意识的收缩或痉挛,并可能引发难以忍受的短暂刺痛。
夜间腿抽筋大部分发生在小腿肌肉,少数情况下双脚或大腿的肌肉也可能抽筋,一般持续时间在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
突发性的肌肉抽搐和刺痛会让人感觉难以仍受,即使在睡梦中,也会被惊醒。随后,发生抽筋的一侧腿部肌肉会感到僵硬、无力。
通过用力绷紧或拉伸腿部肌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抽筋和疼痛的严重程度。
多种神经系统病变、代谢性疾病,以及慢性心血管疾病都可能引起夜间腿抽筋,但它们往往会呈现出更显著的特征性症状,因此夜间腿抽筋有时会被患者所忽视。
伴随症状
由疾病引起的夜间腿抽筋可能会伴有相应的其他临床症状:
夜间腿抽筋,且腿部关节在长时间静止不动后,难以立刻活动,将维持一定时间的僵硬状态(即所谓“晨僵”):可见于骨关节炎。
夜间腿抽筋伴局部或全身性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反应迟钝,运动协调性差等:可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周围神经疾病、化学毒素或重金属中毒等。
夜间腿抽筋伴下肢麻木、刺痛,间歇性跛行;患侧肢体皮肤干燥、肌肉萎缩:可见于外周动脉疾病、腰椎狭窄、血糖水平未受到严格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夜间腿抽筋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等:可见于贫血等
夜间腿抽筋伴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皮肤或眼睛泛黄:常见于各类慢性肝病。
就医
何时就医?
如果夜间腿抽筋长期持续或逐渐出现其他腿部症状,患者有必要去医院接受检查,明确是否合并有某些疾病。
就诊科室
神经科
如果仅有长期夜间腿抽筋而无其他症状者,一般首诊应前往神经科;若夜间腿抽筋伴全身其他部位的关节、器官病变,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前往相应的科室就诊。
就医前准备
为了帮助医生明确夜间腿抽筋的原因,患者在就医前请准备好以下信息:
向医生详细描述具体抽筋部位、何时开始、持续多久、发作频率、抽筋和疼痛的程度等。
在夜间腿抽筋的同时是否还出现其他症状,例如感觉功能异常、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头晕、乏力等。
以前是否曾经由于腿部的病变或创伤接受过诊治(包括使用过哪些药物或接受过怎样的手术)。
近期及长期服用的药物和保健品:包括各类治疗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口服避孕药,以及各类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
常用检查
医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逐步排查,最终才能明确夜间腿抽筋的具体原因。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治疗史、具体症状、日常工作情况以及正在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等信息。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下,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腿部是否存在疼痛、压痛、肿胀、变形。此外,还需检查脚踝、膝关节和髋关节等处,了解是否存在异常迹象,从而分析可能的病因。
血样化验:
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水平,评估是否发生贫血和炎症、感染。
测定血脂、血糖、肝酶、肌酐水平,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肝、肾功能异常。
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血沉加快可提示体内存在活动性炎症。
检测生物学标志物:例如自身抗体水平、甲状腺激素等,以判断是否发生相关疾病。
肌电图:医生会采用仪器记录肌肉在静息和运动时的电流强度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影像学检查:采用CT或磁共振扫描、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可以观察腿部、腰椎等处是否发生病变,以及病变波及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若有全身性症状,也可以通过相应部位的影像学图像进行病因排查。
治疗
偶尔发生夜间腿抽筋,未伴有其他疾病者,无需治疗。由各类疾病引发的夜间腿抽筋,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来实施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详情请参见相关疾病的治疗:
外周动脉疾病
周围神经疾病
慢性肾病
慢性肝病
肝硬化
脱水
甲状腺功能减退
椎管狭窄
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足
慢性酒精中毒
运动神经元病
帕金森病
骨关节炎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护理
患者应彻底戒烟戒酒,以免对神经组织造成更大的伤害。
每天可以进行适度的腿部锻炼,例如体操、太极、慢跑、骑自行车等,以病变部位无明显不适为宜。
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慢性肾病、肝病等)患者必须严格开展疾病管理,控制病情长期稳定。
遵照医生的治疗计划,定期复诊,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治疗效果。
预防措施
日常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足量饮水,每天确保有足量的水果和蔬菜,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如果白天腿部肌肉非常疲劳,晚上可以泡个热水澡,或进行适当的按摩,从而舒缓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不要睡在过于坚硬的床上,被褥应软硬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