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是什么?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怎么办?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症状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影响全身骨骼的疾病,表现为骨头变薄、变脆,像海绵一样疏松多孔,容易折断。骨质疏松症易导致骨折,以髋部、脊柱及手腕等部位的骨折最为多见,这些部位的骨折会导致患者残疾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骨质疏松症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老年人。该病多发于 60 岁以上的人,多见于女性,男性也可患病。患者往往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骨折,检查后才发现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有的患者因全身多处骨痛,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骨质疏松症。有的老年人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突发腰背痛,到医院检查,发现腰背痛的原因是由于严重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椎体骨折。所有65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筛查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全身疼痛,患者易抽筋,夜里易出虚汗,在轻微外力(比如咳嗽、打喷嚏、蹬腿、轻微碰撞、肢体扭转等)下容易骨折。骨折后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当的负重锻炼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概述

症状

临床表现

见于某些患者在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持续出现长期低热、关节酸痛、心率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颈部淋巴结肿大,咽拭子培养可有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病因

链球菌属化脓性球菌,既可以引起化脓性炎症,如急性扁桃体炎、脓皮病、肺炎等;也可以引起超敏反应的出现,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急性感染之后。链球菌感染后抗原抗体的形成作为内源性致热原刺激下丘脑前部,合成及释放前列腺素E,可引起发热。

就医

检查

白细胞计数≥15×109/L;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增高。咽拭子培养可有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少数患者心电图有短暂期前收缩和(或)轻度ST-T改变,但无心脏扩大及杂音。

诊断

主要依据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状况与患者接触史及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有的只需根据临床表现即可确诊。恢复期抗体效价4倍升高往往可以确定诊断。

治疗

给予青霉素、阿司匹林及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B族链球菌感染可选择大剂量青霉素或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者可依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预后

链球菌感染后状态可继续发展至风湿热,或发展至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果治疗及时,可在不发生风湿热各项主症的条件下达到治愈。链球菌感染后状态虽然没有典型风湿热的表现,但若复发引起心脏损害的危险性更大。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兰索拉唑片的功效与作用-兰索拉唑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