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及贫血。
裂头绦虫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疲劳、四肢麻木、腹泻或便秘、易饥饿、嗜食盐。
肠道和胆道阻塞:绦虫缠绕在一起可以导致肠梗阻和胆道梗阻。肠梗阻的具体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胆道梗阻的具体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可能呈现白陶土色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阔节裂头绦虫会影响肠道吸收维生素 B12,从而造成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
胆管炎:阔节裂头绦虫迁移可导致胆管的炎症。具体表现为中上腹不适、胀痛,如急性发作,则出现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三联征。
裂头绦虫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肠穿孔
胆道梗阻
病因
裂头绦虫病是阔节裂头绦虫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的疾病。它常见于亚寒带和温带的湖泊和流域。
裂头绦虫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人体感染都是由于误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裂头蚴的鱼所致。
哪些人容易患裂头绦虫病?
有生食水产品的人群:例如喜食生鱼片或盐腌、烟熏的鱼肉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易疲劳、头晕、皮肤黏膜尤其是下眼睑苍白等;
四肢麻木;
腹泻或便秘;
易饥饿;
嗜食盐。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
腹痛、呕吐、腹胀且停止排气、排便;
出现皮肤黏膜、巩膜(白眼仁儿)黄染,大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颜色,皮肤瘙痒等;
突然出现的剧烈的弥漫性腹痛,肚子硬如铁板;
出现腹痛、寒战高热、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等急性胆管炎表现。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裂头绦虫病?
当医生怀疑是裂头绦虫病时,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接触感染史,病原学检查及血液生化检查对本病有确诊意义。
血常规:该检查是所有感染性疾病入院后最常规的检查之一,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思路或依据。主要目的是确定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增高,如若增高可能提示寄生虫感染,但是无法明确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寄生虫感染。此外,该检查还可以判断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从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本病的严重程度。
骨髓照片:一般是从髂前上棘穿刺取少量骨髓,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贫血,并确定贫血的类型。
特殊检查: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判断贫血的类型,有助于确诊。如维生素 B12 和叶酸测定、维生素 B12 吸收试验等。
活检:皮下肿块和眼睑结节活检可以发现绦虫虫体,是本病确诊十分重要的检查手段。
粪便检查:从病人的粪便中发现虫卵或节片,可以确定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症状的?
平时喜欢吃生鱼片吗?
近期是否去过我国黑龙江和台湾等地?
用过哪些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会传染吗?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为化学药物驱虫治疗。
药物治疗:
驱虫药:目的是杀灭体内的寄生虫,是本病的基本治疗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吡喹酮、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
铁剂和维生素 B12:主要作用是为造血补充必须的原料,纠正贫血。这些药物对虫体并无杀伤作用,需要配合驱虫药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中重度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肠梗阻等。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不遗留后遗症,不影响寿命。
日常注意
用药时注意用法、用量,如有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应注意加强营养和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症状轻者不影响治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摄入。
运动: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预防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尽量避免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水产品,如果不得不吃如生鱼片之类的食物,应该到卫生条件达标的正规餐厅。
加强犬猫等动物的管理,避免河流湖泊粪便污染,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感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室的王怡恺硕士生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