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是什么?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怎么办?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症状有哪些?

小儿碘缺乏病是人体内碘摄入不足、碘吸收障碍以及母体妊娠期间碘摄入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体内碘缺乏引起的一种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在我国,碘缺乏曾一度广泛存在,在孕妇和儿童等需碘量较多的人群中更为显著。我国的碘缺乏病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处,尤以碘元素缺乏的地区更为常见。自 20 世纪 90 年代食盐加碘的国策实施以来,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是小儿碘缺乏病在一些地区仍散在存在。最主要的病因是患儿饮食中缺碘导致碘摄入不足,如患儿所在地区为碘缺乏地区、长期食用非加碘盐,以及海产品(如海带、鱼虾)等摄入不足是导致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据甲状腺形态可分为弥漫性(甲状腺均匀一致的肿大)、结节型(甲状腺局部肿大,呈小疙瘩状)和混合型(甲状腺整体弥漫性肿大伴局部异常增大)。据疾病表现可分为神经型(表现为智力障碍)、黏液性水肿型(表现为身材矮小、全身浮肿)和混合型(两种主要表现均有)。智力减退和生长减慢是小儿碘缺乏病最主要的症状,此外,性功能发育不全、甲状腺肿大、特殊面容等也较为常见的症状。主要的治疗的方法和关键点是及时补充适量的碘和甲状腺激素,注意饮食中碘的摄取和尽量避免摄入影响碘吸收和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药物;治疗难点在于未能及时治疗,患儿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本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儿童不可逆的智力缺陷、生长缓慢,俗称“呆小症”;肿大的甲状腺可能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的症状。本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预后较好。

概述

阿片类物质是指任何天然的或合成的对机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物质,较常见的阿片肽物质有吗啡、可待因、海洛因等,阿片类物质大多数也是药物。阿片类物质是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毒品。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指长期接触阿片肽类物质,导致机体出现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等一类躯体和心理症状的症候群。1993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毒者的终生患病率为1.08%,男1.94%,女0.22%,1996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毒率有明显上升,终生患病率为1.60%,男2.58%,女0.57%。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症状

临床表现

1.依赖症状(成瘾综合征)

患者因反复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躯体和心理对阿片类药物的强烈渴求与耐受,这种渴求导致的行为已大于其他重要活动,有强烈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强烈欲望,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开始、结束或剂量的自控力下降,明知道阿片类药物有害仍然使用,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增高,使用阿片类药物时体验到快感。必须在使用阿片类药物后才能消除停止服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戒断反应。

2.戒断症状(戒断综合征)

吗啡、海洛因在停药后8~12小时开始出现戒断症状,48~7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7~10天。美沙酮在停药后1~3天后出现戒断症状,持续2周,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加快、体温升高、立毛肌收缩、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呕吐、瞳孔扩大、流涕、肌肉疼痛、骨骼疼痛、震颤、无力、不安、失眠、渴求药物等。

3.急性中毒症状

滥用阿片类药物可出现精神运动性抑制、言语不清、昏睡甚至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肺水肿、肌无力、尿量减少、体温下降、皮肤湿冷、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等。

4.其他症状

精神症状如情绪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以及人格障碍等,常见的有:对药物的强烈渴求感、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等焦虑症状、抑郁情绪、睡眠障碍等,偶见有幻觉、错觉、谵妄。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表现为工作学习困难、逃学、不负责任和不履行家庭责任等。

病因

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对毒品形成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引起的。绝大多数是因为过量滥用,包括口服、吸入、注射或黏膜摩擦。1.精神活性物质本身的药理特性:阿片类药物可通过本身的药理作用,对使用者的身心产生特征性的影响。

2.社会文化因素:可获得性、社会、家庭、同伴因素的影响及文化背景均是阿片类药物依赖的重要原因。

3.心理因素:研究表明吸食者的个性、药物的心理强化作用与药物的依赖有关。

4.生物因素:脑内的“犒赏系统”、代谢速度、遗传学因素等均与之有一定关系。

就医

检查

1.末次使用阿片类药物72小时之内的尿毒品检测结果。

2.一般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观察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了解有无严重感染及严重躯体疾病及颅脑外伤等器质性疾病体征。重点应做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注意有无脑部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3.精神检查

全面的精神检查,包括外表与行为、言谈和思维、情绪状态、感知、认知功能,动作行为等。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楚,注意力是否集中;服装、仪表是否整齐,有无自知力。

4.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激素等常规化验,脑电图、脑CT、脑MRI等辅助检查,了解有无躯体疾病及脑部器质性病变。性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检测结果。

5.心理测评

人格测试如汪卫东教授研发的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症状自评量表等。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

诊断

1.对阿片类药物有强烈的渴求及强迫性觅药行为。

2.对阿片类药物滥用行为的开始、结束及剂量难以控制。

3.减少或停止滥用阿片类药物时出现生理戒断症状。

4.难受性增加,必须使用较高剂量药物才能获得原来较低剂量的感受。

5.因滥用阿片类药物而逐渐丧失原有的兴趣爱好,并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关系。

6.不顾身体损害及社会危害,固执使用阿片类药物。

治疗

1.急性中毒的治疗

关注患者的病史及皮肤的注射瘢痕有助于诊断,一般治疗原则:严密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保证给药途径的通畅,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关注意识状态和惊厥发作,及时予以对症处理。确诊是阿片类物质急性中毒者,及时给予阿片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为纳洛酮,可有效扭转中毒的中枢神经体征,应注意剂量,灵活使用。

2.脱毒治疗

(1)替代治疗:①美沙酮替代治疗:逐日递减、先快后慢、只减不加、停药坚决。在使用较大剂量时可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常见如口干、恶心、呕吐、头昏、头痛、困倦、个别出现直立性晕厥。如不良反应严重,可减少美沙酮的用量并密切观察;②盐酸丁丙诺啡舌下含片替代治疗:根据患者戒断症状及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随时调整剂量。

(2)非替代治疗:指应用中枢α2受体激动剂减轻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戒断症状。该类药物以可乐定和洛非西定为代表,其控制戒断症状的作用比美沙酮和盐酸丁丙诺啡弱。

3.防复吸治疗

常用的药物为纳洛酮和纳曲酮,为阿片受体阻滞剂,对阿片受体均有阻断作用,能明显减弱或完全阻断阿片类物质与受休的结合。消除阿片类物质产生的强化效应,淡化其对药物的渴求性和身体的依赖性。

4.治疗精神症状

针对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采用奥氮平、喹硫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合并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可联合使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常用SSRI类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等。抗焦虑药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奥沙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

5.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针对复发等问题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治疗、预防复吸治疗、行为治疗、群体治疗、家庭治疗、中医心理疗法(TIP技术)等。

6.中医药治疗

中药和针灸治疗在戒毒治疗中运用较多,临床疗效也较好,中医认为阿片类药物依赖主要的病机为:烟毒内蕴、耗气伤血、损阴及阳、累及脏腑、正虚邪实。以扶正祛邪、滋阴助阳、补益脏腑、祛除烟毒、调畅气血为治疗原则,症候以寒湿困脾、阴虚内热最为常见,较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生脉散、参附汤、甘草附子汤等,中药制剂有:安君宁、益安口服液、参附胶囊等。针灸治疗常选用内关、神门、夹脊、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及其并发症。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羊角颗粒(武都)的功效与作用-复方羊角颗粒(武都)说明书

2023-8-3 4:34:42

疾病

牙齿疾病是什么?牙齿疾病怎么办?牙齿疾病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