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铅中毒以无机铅中毒多见,主要损害造血、神经、消化、肾脏、心血管、生殖等系统,并对后代造成影响。人口服铅的最小致死量为 5 毫克/千克。
职业性铅中毒主要经呼吸道吸收,常发生于铅矿开采及冶炼、焊接、喷绘、蓄电池制造、油彩等行业;生活性铅中毒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多见于服用含铅中药、长期用含铅锡壶装酒,摄入含铅废水、废渣、废气等物质[1]。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胀、腹部绞痛、便秘、腹泻等,严重者出现贫血、中毒性肝炎、肾损伤、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和铅毒性脑病[1]。长期慢性接触会造成生殖损害,不孕不育、流产、早产、死胎等。
治疗主要包括:清除毒物,脱离有毒环境,换洗衣服,清洗皮肤,经消化道吸收的患者应尽快到医院洗胃。驱铅治疗主要是用金属络合剂如钙促排灵、依地酸钙钠等[1][2]。
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是避免接触,职业性因素应减少或消灭铅尘铅烟,采用密闭式操作或吸风回收;禁用含铅锡壶盛酒,避免服用过量含铅药物;推广使用无铅汽油等[1]。
症状
急性中毒时常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部绞痛、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慢性中毒患者出现贫血、腹部绞痛、中毒性肝炎、肾损伤、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和铅毒性脑病。急性四乙基铅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1]。
铅中毒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恶心、呕吐。
腹胀。
腹部绞痛。
便秘、腹泻。
贫血。
黄疸。
肢体抽搐。
失眠、多梦。
头痛。
精神错乱。
幻觉、妄想。
铅中毒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随着铅中毒的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中毒性肝肾损伤和中毒性脑病。
常见并发症包括:
消化道出血。
麻痹性肠梗阻。
中毒性肝炎。
肾功能不全。
中毒性脑病。
精神症状。
不孕不育。
病因
接触铅的职业环境(如铅矿开采及冶炼、焊接、喷绘、蓄电池制造、油彩等行业)、服用含铅药物、食物和含铅容器中的液体、摄入含铅废水、废气等,均可引起铅中毒[1][2]。
铅中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急性铅中毒,大多由于口服可溶性铅无机化合物,黑锡丹、樟丹(用于治疗癫痫和哮喘的偏方)等含铅药物引起的。
慢性铅中毒,多见于长期吸入铅烟、铅尘的工人
长期使用含铅的器具盛饮料或食品,如锡器盘、铅壶、彩釉陶器、铅绘粉涂里的玻璃杯等。
四乙铅是铅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强,主要用作汽油抗爆剂,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而中毒。
哪些人容易出现铅中毒?
铅矿开采及冶炼、焊接、喷绘、蓄电池制造、油彩等从业者。
长期服用含铅药物或铅锡壶盛酒的人员。
长期接触汽油抗爆剂的人员。
就医
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绞痛、贫血、黄疸、精神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长期从事铅制造业和生活中接触铅制品的人尤其要注意。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部绞痛。
恶心、呕吐。
腹泻。
抽搐。
谵妄。
高热。
昏迷。
头痛、头晕。
噩梦、乏力、食量减少。
幻觉、妄想、烦躁。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消化道出血。
剧烈腹痛。
抽搐、谵妄、高热、昏迷等。
血压降低、脉率低、体温低。
意识丧失。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内科。
中毒科。
医生如何诊断铅中毒?
铅中毒的诊断要点是:
有铅及其化合物接触史;
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尿铅或血铅浓度明显升高。
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以下检查[1][2]:
血铅检查:铅中毒时,血铅浓度的增高出现较早,含量较稳定,不受肾功能影响。正常值上限为 2.4 μmol/L(50 μg/L)。但血铅仅反映体内有害作用的铅量,不能完全代表体内铅总量水平。
尿铅检查:一般情况下,尿铅可反映血铅的浓度,也可以反映体内总铅量,但尿铅易被环境因素污染,并受尿量和肾功能影响,因而波动较大。正常值上限 0.39 μmol/L(0.08 mg/L)。
驱铅试验:可反映体内铅负荷。对怀疑为铅中毒但尿铅测定正常的患者,可进行这项试验。
医生可能询问哪些问题?
腹痛多长时间了?什么性质的疼?是否出现呕吐腹泻?
从事什么职业?有没有接触含铅的制品?
是否服用一些含铅的中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铅中毒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会不会留后遗症?
生活中如何避免发生铅中毒?
治疗
常见治疗方式包括清除毒物、脱离有毒环境、换洗衣服、清洗皮肤;口服中毒者应到医院洗胃。驱铅治疗需使用金属络合剂,如钙促排灵、依地酸钙钠等[1]。
药物治疗
皮肤受到污染后要彻底清洗;经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患者应迅速离开有毒环境。
口服中毒者要尽快到医院洗胃和导泻。洗胃可以用 1% 硫酸钠或硫酸镁,形成不溶性硫酸铅(体内无法吸收,便于排出体外),口服硫酸镁(钠)20 g 导泻或口服活性炭 20 g ,来吸附胃内容物。
腹绞痛患者可以接受阿托品 0.5 mg 肌肉注射,或 10% 葡萄糖酸钙 10 ml 静脉注射。钙剂可将血中铅迅速转移至骨内,解除急性中毒症状。可用 10% 葡萄糖酸钙 10 ml 静注,每日 2~3 次;或口服乳酸钙或其他钙剂,急性期过去后,再做驱铅治疗。
驱铅治疗是治疗铅中毒的关键。常用药物有:
依地酸钙钠(EDTACa-Na2):为目前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可以迅速改善症状。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促排灵,Na3Ca-EDTA):驱铅作用比依地酸钙钠更好。
巯基络合剂:二巯丁二钠(Na-DMS)或二巯丁二酸(DMSA)。
巯乙胺:用于急性四乙铅中毒,能减轻神经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要使用[1][2]。
疾病发展和转归
铅中毒早期诊断并不容易,一旦明确诊断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多数患者疗效较好。
日常注意
驱铅药物(依地酸二钠钙)主要经肾脏排出,注射后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驱铅期应适量饮水,避免肾损伤。
具体措施如下:
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糙米、大麦以及燕麦等,多吃菠菜和蜂蜜,合理搭配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 C、果酸的食物,促进铅排出。
严格戒烟禁酒,尽量不喝浓茶和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预防
经常接触铅的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规范操作,并注意自我防护,定期体检。家长避免儿童接触含铅的油彩、油漆等。
具体措施如下:
工作时做好防护,避免在工作场所内进食,工作时要佩戴手套、 防尘口罩,穿好防护服,下班后洗澡换衣,不能把工作服直接穿回家。
定时进行职业病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使用含铅锡的容器盛酒。
避免服用含铅的中草药,如铅丹、红丹、广丹、樟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