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聋是什么?中毒性聋怎么办?中毒性聋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等外部病原体感染造成心内膜损伤,从而导致心脏异常,并进而引起多器官感染和血栓的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病率为 0.49%。平均患病年龄达 55~57 岁(65% 老年人)。60 岁以上男女的患病比例可高达 5∶1。该疾病主要由外部病原体入侵人体造成感染所致,感染途径多样,主要包括器械检查带来的菌血症、老年退行性心脏病以及注射和手术感染(瓣膜病变需做换瓣手术)等。本身有器质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有心内膜炎病史等为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心内膜炎基本分型包括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直接感染主要是在进行心脏相关手术,如换瓣手术等的过程中感染;间接感染是指由于患者心脏内部基础病变导致内膜损伤,而血液中的致病微生物流入内膜,造成感染。主要症状是发热、贫血、心脏衰竭、脑栓塞引起的神经综合征、肾栓塞导致的肾脏损害以至于肾衰竭、外周血管损害以及其他脏器栓塞和骨骼系统症状等。主要是通过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根据症状与感染源种类选择抗生素,药量要充足,用药时间要足够长。此外,当出现持续性脓毒血症、主动脉瓣膜病引起的心衰、真菌感染、反复发作的全身栓塞、修复瓣膜导致的感染性内膜炎以及赘生物栓塞引起的心脏传导障碍及心肌缺血等症状时,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老年人心内膜炎会导致患者体内脏器衰竭、栓塞、严重的会导致致死率极高的心肌梗死,此外还可导致脑栓塞,引起脑血管病损,同样致死率极高。老年人心内膜炎病死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预防要大于治疗,有疑似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

概述

中毒性聋是指应用或接触某些治疗性药物或化学物质后引起的耳蜗及前庭损害。

症状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常为高调耳鸣,由于初期仅为高频听力受累,故常无自觉听力障碍。

2.随病情进展,频率波及范围扩展,耳聋程度加重。出现自觉听力障碍,可发生于用药期,或停药数周至数月,个体易感者可发生于用药早期。

3.药物影响前庭器,表现平衡障碍,眩晕,症状多逐渐被代偿而缓解。

4.全身用药常出现双耳听觉损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发病有延迟性。

病因

1,耳毒性抗生素类

最主要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其他抗生素,如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托普霉素等全身应用也可致不同程度耳毒性,红霉素局部应用于中耳已证实可致内耳损伤。动物实验中发现,吲哚美辛、缩宫素、甲状腺素等可拮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作用。

2.袢利尿药

包括依他尼酸及呋塞米,可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害,特别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同时使用时,尿毒症患者损害更为严重。袢利尿剂可引起两耳暂时性、对称性或永久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3.抗癌化疗药

顺铂可致双侧听力损害,耳毒性反应的临界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4 mg,1次快速给药较之缓慢静点或分次给药更易致毒性发生,也有报道产生前庭毒性。

4.局麻药制剂

如丁卡因、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剂引起的耳聋可累及各个频率,但听力损害多可恢复。

5.奎宁及水杨酸类药

奎宁长期大剂量用药可产生耳损害,多为可逆性,孕妇服用可致胎儿发生先天性聋。

6.重金属中毒

多发生于重金属(如铝、镉、汞等)开采或冶炼的工人。

7.其他

吸入性有害化学气体(一氧化碳、四氯化碳)、某些心血管药和降糖药、镇定剂及某些中成药等;酒精;烟。

就医

检查

1.局部检查

鼓膜正常。

2.听力学检查

多为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聋,早期主要在4kHz以上高频听阈提高,以后渐向低频扩展,呈下降型听力曲线,可有重振。

3.前庭功能检查

可有眼震,前庭功能可低下或正常。

诊断

1.应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后引起双侧听力障碍、眩晕、耳鸣等症状。可伴有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迟钝等。

2.纯音听力早期4kHz以上下降,后期重者,可全频下降或全聋。早期有自发性眼震,前庭功能障碍。

治疗

1.预防为主,应防止滥用耳毒性药。需应用时应经常注意耳鸣、眩晕出现,并做测听检查。

2.早期应用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药、促进细胞代谢药等。

3.对接受耳毒性药物治疗者,如有可能应于治疗前或开始前3天内行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并于用药期间定期检查。

4.康复治疗。轻中度以上永久性耳聋可配戴助听器,前庭功能障碍者可行前庭训练。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切诺)的功效与作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切诺)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双料跌打酒(张玉田)的功效与作用-双料跌打酒(张玉田)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