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预防家庭暴力
学会使用非暴力方式化解冲突。争吵是可以的,甚至是健康的,只要不变成暴力。
远离暴力
警惕警告信号,例如威胁或醉酒,这样可以避免危险情况。如果不能预测暴力何时发生,制订紧急情况下脱身的计划。
预防危险器械造成的暴力。不要为儿童或青少年提供接危险器械的机会。如果家庭成员出现药物或酒精滥用、暴力行为倾向或威胁自杀时,在家不要保留危险器械。
如果不再与施暴者住在一起,但被继续追踪和施暴,可以联系警方。
告知儿童,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争论不要大叫或打架。不要使用体罚,例如拍击、捏、拉耳朵、戳、撞、掐或勒。
限制儿童观看电视、电影和视频游戏的时间,每周不超过 1~2 小时。
观察儿童或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倾向。
病因
何时就医
受到身体虐待后,受害者请及时就医,以检查身体有无受伤。如果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也请及时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医咨询。
若怀疑施虐者存在心理问题,也可能需要到精神科接受检查和治疗。
就诊科室
外科
精神科
急诊科
就诊前准备
决定就医前,事先准备好下列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医生迅速而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受害人是否被他人故意打、掴、踢或发生其他身体伤害?
受害者是否被强迫发生性行为?
发生了什么类型的伤害?
触发施暴者暴力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施暴者的危险暴力行为是否威胁到儿童?是否对儿童实施暴力?
施暴者是否伤害宠物或破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施暴者是否有任何酒精或违禁药物滥用的情况?
施虐者是否持有危险器械?
是否有任何危险因素会增加成为暴力受害者的机会?
就医
身体虐待包括身体上的伤害,比如打、推、晃、掴、踢、捏、掐、勒和烧。施虐者可以是陌生人、熟人或密友和家庭成员。许多受害者知道攻击者是谁。
暴力行为也可能对受虐者产生情感上的伤害。如果已经受到虐待,而且持续存在虐待相关的问题,受害者可能出现精神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果感觉受到威胁
必须有处理威胁情况的计划。如果是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对受害者或其儿童进行威胁,可寻求以下帮助:
如有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告知他人,如警察、信任的朋友、精神顾问或医务人员。如果在工作中发生虐待,联系人力资源部,寻求帮助。
寻找当地能帮助处理危机的资源。当地警察局、精神卫生门诊或医院应该有相关庇护所。
警惕警告信号,例如威胁或醉酒,这样可以避免危险情况。如果不能预测暴力何时发生,制订紧急情况下脱身的计划。
如果儿童声称受到虐待,请保持冷静。告诉受害儿童你相信他(她),而且能尽力保证他(她)的安全。并向警察报告虐待行为。
如果知道有人可能受到虐待
可以采取措施来帮助朋友或家人。
让朋友知道,不管什么时候想要诉说,自己都愿意倾听。如果朋友没有准备好交谈,不要勉强。
告诉朋友,遭受虐待不是他(她)的错,没有人应该被虐待。提醒朋友暴力行为违法,并且可以获得帮助。如果他们不能离开,要理解。
如果朋友有孩子,请平缓地指出,担心暴力正在影响孩子。许多人不了解孩子正在受到伤害,直到有人提醒。
鼓励和帮助朋友制定保证安全的计划。此计划能帮助朋友及其孩子在暴力事件发生时、准备离开时和离开后如何确保安全。
最重要的一步是帮助朋友联系当地的家庭暴力团体,寻找安全、合法的信息和服务。
最危险的时候可能就是正打算离开虐待关系时,所以关于离开的任何建议都必须要考虑周到且实用。
对儿童施虐的后果
帮助儿童了解暴力不是解决冲突的正确方式非常重要。
在暴力环境下生活,会增加儿童发生行为问题、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学业差和未来期望低的风险。童年受到虐待的人,长大后更有可能虐待他人。如果曾经受到虐待,获得帮助和支持很重要,从而学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并使用合适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