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孤立性诊室内高血压
概述
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是一种特殊的高血压类型。是指在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的前提下,医务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140/90 毫米汞柱,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ABPM)平均值<135/85 毫米汞柱。
该病总体的发病率约为 13%,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 20%~30%[1]。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在测量血压时,医护者对患者的“加压刺激”,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和警觉反应,且应激反应可增加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或紊乱,进而血压升高。
根据诊室外血压测量结果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白大衣高血压分为:
部分白大衣高血压:诊室内血压高,诊室外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测量(hom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HBPM)正常;
真性白大衣高血压:诊室内血压高,诊室外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测量均正常。
医务者在诊室内测患者血压≥140/90 毫米汞柱,而动态血压监测平均值<135/85 毫米汞柱。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是否给予治疗尚存争议,需长期随访。有研究人员建议给予小剂量的 β 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比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倍他乐克”即为此类药物。
该病可能会改变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肾脏功能,增加胰岛素抵抗。
症状
医务者在诊室内测患者血压≥140/90 毫米汞柱,而动态血压监测平均值<135/85 毫米汞柱。
白大衣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白大衣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
诊室内血压≥140/90 毫米汞柱,而诊室外动态血压监测平均值<135/85 毫米汞柱。
白大衣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损害心脏结构和功能;
损害肾脏功能;
胰岛素抵抗;
血脂升高。
病因
白大衣高血压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测量血压时医务者对患者的加压刺激有关。
白大衣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医护者对患者的“加压刺激”,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和警觉反应。
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遗传性应激-压力反应。
哪些人容易患白大衣高血压?
交感神经过度活跃者;
心理疾患者;
血脂异常患者;
血糖代谢紊乱患者;
老年、女性、不吸烟者;
饮酒者。
就医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是否给予治疗尚存争议。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对于存在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微量蛋白尿等)以及代谢紊乱(如糖耐量异常、血脂升高、肥胖等)的患者,需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目前对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尚存争议。动态血压监测是目前诊断白大衣高血压最常用的手段,但应排除“白大衣效应”。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动态血压监测:对于有条件的上级专科医院,主要采取动态血压监测进行诊断。
采用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连续 24 小时内,在特定的时间点无创性测量并记录血压的方法。
诊断标准是: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的前提下,诊室内血压≥140/90 毫米汞柱,而动态血压监测平均值<135/85 毫米汞柱、日间平均血压<135/85 毫米汞柱、夜间平均血压<120/70 毫米汞柱。
诊室血压要求由专业医务者在非同一时间进行3次以上测量所得。
有利于避免不必要情况下降压药物的使用。
家庭血压测量:多在基础卫生中心使用。
诊断标准是: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的前提下,诊室内血压≥140/90 毫米汞柱,而家庭血压测量平均值<135/85 毫米汞柱。
不适用于依从性差、不熟悉血压测量方法、精神焦虑的患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
什么时候发现的?
年龄?体重?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疾病?
平时是否容易紧张、激动?
是否饮酒、吸烟?
工作、生活压力大吗?是否规律运动?
平时的饮食习惯?
是否定期监测血压?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有哪些检查和治疗手段?各有什么优劣势?
我最适合哪种检查手段?多久需要复查一次?
我是否需要治疗?需要采取何种治疗?治疗后效果如何?
平时日常生活、工作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目前对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是否给予治疗尚存争议。有专家认为单纯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不需进行药物治疗,对其可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即可,包括精神放松,减肥,限制盐分摄入,加强体育锻炼,戒烟戒酒等,并且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随访。也有专家认为,对于合并危险因子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应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药物治疗
降压药:有专家建议可给予小剂量 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钙通道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长期服用。
降脂药:对于有血脂异常的患者,可给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
降糖药:对于有糖耐量异常且生活干预无效的患者,可给予药物控制。
手术治疗
该病不需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有研究者认为,单纯白大衣高血压虽不能被认为是正常的血压,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高血压患者,只是需要长期随访。
也有研究者认为,白大衣高血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性介于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之间,且随着持续性血压增高,预后不良的概率也增加。
日常注意
长期随访,改善生活方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管理好危险因素,如控制血糖、血脂水平。
健康、合适膳食。采用高纤维素、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结构。
规律运动,积极控制体重。
放松心情。可通过深呼吸、舒缓的音乐、瑜伽等释放压力。
戒烟、戒酒。
预防
白大衣高血压属于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预防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如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控制体重。
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紧张。
戒烟、戒酒。
正确对待压力,并通过合理的途径及时释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