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是什么?肺心病怎么办?肺心病症状有哪些?

黏液性腺癌注(mucinous adenocarcinoma),也称为“胶样癌”,是一种发生在腺上皮且能分泌液体的恶性肿瘤,癌组织呈灰白色、湿润、半透明如胶冻样,该块组织无序生长,并可侵犯或转移至其他组织。根据发生的部位可表现为胃腺癌、结直肠腺癌、卵巢黏液性腺癌、肺黏液性腺癌等。如发生在腹部,早期常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腹痛、腹泻、腹胀、便血等,有时可摸到腹部包块儿。但一旦出现症状,往往提示已进入了癌症晚期。如果是上腹部疼痛医生常会建议做胃镜检查,如果是左下腹常会做肛门指诊以及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肿瘤部位。还可能会进行活检检查,以便明确肿瘤性质、分期等。常通过手术治疗切除全部的肿瘤,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防止肿瘤转移。若患者病情危重或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手术可行姑息性缓解治疗。黏液性腺癌以胃肠道肿瘤多见,故常导致营养不良、消瘦、以及免疫功能下降。女性患者还可转移到卵巢,形成卵巢转移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多吃蔬菜、瓜果,规律锻炼,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别称

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引起急性右心室扩张,临床相对少见,往往归于“肺栓塞”。临床所谓的“肺心病”通常是指慢性肺心病,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或肺部疾病。

我国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约为 5%。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冬、春季节天气突变时,慢性肺心病患者最容易出现症状急性加重。肺心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

肺心病的主要病因为慢性支气管或肺部疾病,这些疾病引发肺动脉高压或肺部血氧水平下降,造成右心室持续超负荷运作,从而导致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受到长期损害。

肺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吸烟和基因突变。

肺心病的病程进展缓慢,在基础病因之外,逐步出现心、肺功能障碍,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症状从咳嗽、呼吸困难、虚弱乏力进展为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肺心病如果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一系列致命性的并发症,最终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既往有慢性支气管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出现心悸、胸痛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应该及早去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询问具体的病情进展过程,并结合心电图、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并评估具体病情及其严重程度。

肺心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以及心、肺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消除病因,控制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对于终末期患者而言,心、肺移植是最终的治疗选择。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加强疾病管理,改善生活方式,防范病情加重。

预防肺心病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呼吸道损害。

症状

肺心病有哪些症状?

肺心病的病程进展缓慢,在基础病因之外,逐步出现心、肺功能障碍。可在感染、劳累、情绪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诱发病情急性加重。

肺、心功能代偿期(所谓“代偿期”是指虽然有病但是通过自身的调节,还能维持正常运转)的主要症状:

咳嗽;

咳痰;

呼吸急促;

心悸、胸痛;

虚弱、乏力;

体力和耐力下降。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所谓“失代偿期”是指通过自身的调节,已不可以维持正常运转,病情加重)的主要症状:

呼吸困难加重,夜里尤为严重;

头痛、失眠;

食欲不振;

嘴唇、手指可出现青紫;

潮热、多汗;

下肢水肿、腹水;

白天嗜睡,精神萎靡;

神志恍惚,认知障碍(如学习、记忆障碍);

双臂可不由自主的颤抖。

肺心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肺心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一系列致命性的并发症:

呼吸衰竭;

右心衰竭;

左心室肥厚、左心衰竭;

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

休克、死亡。

病因

肺心病由什么原因引起?

慢性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是最重要的病因,可造成肺部血管阻力上升、血氧水平下降,形成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需要耗费比平时更大的力量,才能将血液泵入肺部。如果右心室长期持续超负荷运作,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就会受到损害,形成慢性肺心病。

肺心病的常见致病因素包括: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最多见,约占 80%~90%;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间质性肺病;

肺血管病: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其他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功能的病变:

严重的胸廓或脊椎畸形;

神经肌肉疾病导致胸廓活动受限;

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诱发肺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年龄:随年龄而上升;

体重:肥胖或超重;

吸烟;

基因突变: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和呼吸系统)、自身免疫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心悸、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该及早去医院就诊。

假如症状由肺心病所致,早诊早治才能有效控制基础疾病,延缓病情进展。

除了肺心病,还有许多疾病也会造成上述症状,有些可能进展非常迅速,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出现症状必须及早确诊,才能进行相应治疗。

如果肺心病急性发作则需立即送医治疗,尽快稳定病情。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肺心病?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并询问具体的病情进展过程,包括:

具体的心、肺病史,病情进展过程;

观察是否存在肺心病的典型体征。

实验室检查:

是否发生感染和炎症反应;

各类血细胞是否发生异常;

肝肾功能是否异常;

各类电解质是否异常。

血气分析:是否发生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影像学检查:

X 光胸片:发生呼吸道症状的首要检测手段,评估肺部病变情况;

CT 扫描;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是否正常,尤其是右心的结构和功能。

心电图检查:帮助判断心功能。

肺功能检测:适用于早期肺心病患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进展还是维持稳定?

目前的症状有多严重?能否具体描述?

在什么情况下,症状有所缓解?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加重?

除了呼吸困难或心悸,还有其他什么不适症状?

既往是否有呼吸道病史?

既往是否有冠心病史?是否有心梗史?

是否吸烟?程度如何?

既往是否接受过治疗?采用什么方案?是否有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哪些原因会造成肺心病?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目前肺心病进展到什么程度?

推荐采用哪种方案治疗?

是否可以缓解或治愈?

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应该怎样安排复诊?

治疗

肺心病治疗应遵循怎样的目的和原则?

肺心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并发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心、肺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肺、心功能代偿期的肺心病应如何治疗?

氧疗

使用氧疗并不能阻止肺损伤,但可以改善患者症状:

改善低血氧水平,预防或减少并发症;

改善右心血压;

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慢性支气管或肺部疾病,医生可能会处方下列药物:

支气管舒张剂,例如 β 受体激动剂、茶碱、糖皮质激素等。

祛痰药: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的肺心病应如何治疗?

控制呼吸系统感染

这是导致肺心病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必须积极治疗。初始阶段,医生会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若无效,则根据病原学检测或药敏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控制呼吸衰竭

药物、氧疗和机械方式可同时进行。

给予支气管舒张剂、祛痰药;

氧疗;

必要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不需要气管插管或切开的一种辅助呼吸方式,用鼻面罩把呼吸机和患者相连)或气管插管。

控制心力衰竭:一般不需要使用强心药,当感染和呼吸衰竭得到控制后,患者的心力衰竭自然就能得到改善。对于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心力衰竭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可采用:

利尿药:氢氯噻嗪、螺内酯;

正性肌力药:毒毛花苷、毛花苷丙;

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

预防并发症:医生还会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预防各个系统的并发症。

移植手术:对于肺心病重症患者来说,心、肺移植可能是最后的选择。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强疾病管理,改善生活方式,防范病情加重。

遵医嘱定时服药或进行氧疗,定期复诊。

观察病情进展或药物疗效,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以便医生作出适当调整。

立刻戒烟,远离二手烟。

补充营养:患者必须摄入足够的热量,保证饮食营养均衡。

接种疫苗:如果有条件,应该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开展肺功能康复计划:适度锻炼身体,改善耐力,提高呼吸效率。

避免过度用力或劳累:不要参加剧烈活动,不要抬举重物,确保充分休息。

女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做好避孕措施。

预防

预防肺心病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呼吸道损害,实现有效的疾病管理,具体包括:

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或肺部疾病,控制病情,尽可能延缓进展。

避免呼吸道损害:戒烟及远离二手烟,空气污染时不要在户外逗留,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

如果有职业暴露危险,如在有毒气体、化工原料或大量粉尘的环境中工作,应加强自我防护。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丹毒是什么?丹毒怎么办?丹毒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药品

银黄片的功效与作用-银黄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