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高血压性脑病
概述
高血压脑病是指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舒张压超过 120 毫米汞柱),脑血流出现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引起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
目前国内尚未查到较全面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常见的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脑病约占 12%;原发性高血压导致高血压脑病的发病率约占 1%。
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易患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还会继发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等;少数药物或食物会诱发高血压脑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也可引起此病。
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在发作时可出现剧烈头痛、兴奋、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失语、昏迷、视线模糊、偏瘫(短暂性)等症状。
高血压脑病一旦发生,应该迅速降低血压,常用药物进行治疗。
此病发病速度快,若不及时治疗,可因脑水肿加剧出现脑疝,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症状
高血压脑病患者主要有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先感觉到剧烈头痛、兴奋、烦躁不安,继而精神萎靡、嗜睡。若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呕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少数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短暂性偏瘫、失语。
高血压脑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脑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剧烈的头痛感:晨起和夜间较重;
兴奋、烦躁不安;
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
嗜睡:白天睡眠过多,经常困乏想睡觉;
恶心、呕吐;
视力模糊;
短暂性偏瘫:同一侧上下肢、面部失去知觉,动不了;
失语:听懂他人讲话,但无法表达;或者听不懂他人讲话,但表达无异常;
昏迷。
高血压脑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脑疝
脑血栓
脑出血
病因
任何类型的高血压病均有可能导致高血压脑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某些药物或食物也会增加其患病率,少数接受颈动脉内膜剥离术的患者也可能会发展成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原发性高血压:有较长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脑血管容易硬化从而导致高血压脑病。
继发性高血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等血压增高时,也有发生高血压脑病的可能。
部分药物或食物:高血压患者同时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抑制剂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食用富含胺类的食物(瘦猪肉、鱼虾类)。
颈动脉内膜剥离术: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就是疏通“堵塞”的颈动脉。疏通的一瞬间血液会大量灌入脑部血管,使血压增高,从而可能导致高血压脑病。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脑病?
妊娠:妊娠 20 周后可能会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从而有发生高血压脑病的可能。
高血压病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占 1% 左右,高血压病史较长更易发生。
颈动脉狭窄术后患者: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就是疏通“堵塞”的颈动脉。疏通的一瞬间血液会大量灌入脑部血管,使血压增高,从而可能导致高血压脑病。
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狭窄会使血流量减少,引起内分泌异常导致高血压,可能引起高血压脑病。
药物:高血压患者同时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抑制剂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
血压很高:没有经过治疗和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
食物:食用富含胺类的食物(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瘦猪肉、鱼虾类)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就医
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感、精神萎靡、嗜睡、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严重时,例如头痛持续不缓解、短暂性偏瘫、失语、昏迷时,应当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晨起和夜间较重;
恶心呕吐;
视力模糊;
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头痛不能自行缓解;
短暂性偏瘫:同一侧上下肢、面部失去知觉,动不了;
失语:听懂他人讲话,但无法表达,或者听不懂他人讲话,但表达无异常;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脑外科(神经外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
当医生怀疑是高血压脑病时,将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头颅 CT、头颅 MRI 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头颅 CT:脑 CT 检查是通过 CT 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在头部外伤时,脑 CT 是最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其检查无创无痛、方便快捷、定位准确、成像清晰,对新鲜出血敏感性高,能显示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继发脑疝等重要病变。
头颅 MRI:是对脑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用于观察脑部有无病变,能明确该患者是否由脑结构改变所致,MRI 对脑血肿、神经节、神经胶质瘤等的诊断确认率极高。但是孕期、体内有金属物品的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是目前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在 CT 或 MRI 显示异常的部位,可见血流灌注增加。但是价格昂贵,只有部分医院有该设备。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的重要方法,许多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病、肾病、糖尿病等均会发生眼底病变。高血压患者的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呈强烈的痉挛、硬化或有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
脑电图: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电活动。脑电图检查是一种对大脑功能变化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作的时候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状?持续时间多久?能否自行缓解?
是否得过高血压?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经常吗?
平时喜欢吃哪一类食物?
以前发作时是否就诊?是否做过相关检查并进行了治疗?
使用过哪些药物?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得的是什么病?严重吗?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疾病?
需要做哪些检查?
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费用贵吗?效果怎么样?能彻底治好吗?会复发吗?
会有什么并发症吗?
有什么后遗症吗?影响要小孩吗?
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治疗
高血压脑病一旦发生,应该尽快降低血压,控制疾病,防止脑疝形成。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硝普钠:硝普钠是一种强效、速效血管扩张剂,静脉点滴,起效快。适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如急进型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由于硝普钠起效快、药效强,在输液时最好有家属陪伴同时注意观察,如果出现头晕、眼前发黑、身体无力等低血压症状时请立刻告诉医生。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如果血压突然升高,一般药物难以控制,可以使用硝酸甘油进行降压处理。但患者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也可作为血管扩张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尼卡地平:尼卡地平主要发挥血管扩张作用,使冠状动脉及肾血流量增加,起到降压作用。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
拉贝洛尔:是一种肾上腺素阻滞剂,可以减少外周血管的压力,从而降低血压。
乌拉地尔:注射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以及难治性高血压。
呋塞米:该药是一种强效利尿药,可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高血压脑病起病急,症状明显,若不及时治疗,可因脑水肿加剧出现脑疝,可使患者迅速死亡。积极接受药物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日常注意
患者生活需做到健康有序,要避免劳累及情绪波动,以利于疾病的恢复。药物治疗患者应科学、规律的服用药物。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眩晕、大汗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压、脑部 CT、脑部 MRI 等。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约 30 分钟,每周运动 3 次左右。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高血压疾病风险,应戒烟,还要尽量避免二手烟。每日饮酒不应超过 1~2 份标准量(1 份标准量为啤酒 285 毫升,红酒 100 毫升,白酒 30 毫升)。
情绪管理:保持乐观情绪,必要时积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和药物治疗。
预防
高血压病患者,平时应用有效降压药物平稳降压,在精神刺激,情绪紧张或其他可能引起血压急剧升高的应激情况下,应强化血压监测,及时调整药物可避免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妊娠 20 周左右的女性应该对血压进行严格监测,如要用药应咨询医生;
高血压病史较长的患者平时应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每日进行血压监测,血压控制不好时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调整药物药量,避免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控制好血压(舒张压不超过毫米汞柱);
肾动脉狭窄患者平时应该谨遵医嘱用药尽量避免内分泌异常。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高血压患者平时用药时需谨慎,不要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抑制剂这两类药同时使用;
严重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和控制好自身血压;
适量食用富含胺类的食物(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瘦肉、鱼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