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是什么?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怎么办?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症状有哪些?

什么是阴道恶性苗勒管混合瘤?阴道恶性苗勒管混合瘤是一种发生于阴道、起源于苗勒氏管的一种恶性肿瘤。患病的人多吗?从 1930 年报道首例阴道恶性苗勒管混合瘤起至今,只发现 15 位患者,具体发病率不详。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目前病因尚不明确。阴道恶性苗勒管混合瘤有什么分类吗?按照组织类型,分为以下三类:癌肉瘤、腺肉瘤注、恶性中胚叶混合瘤。阴道恶性苗勒管混合瘤有什么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分泌物可有恶臭。阴道壁肿块可呈息肉状生长。如何治疗?目前治疗首选手术加放疗。阴道恶性苗勒管混合瘤有什么危害?阴道恶性苗勒管混合瘤为恶性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正规治疗,本病在威胁患者生命的同时会给患者身心、经济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保持无瘤状态继续生存,疾病进展延缓,生活质量提高。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别称

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

概述

心室的异位起搏点规律地发放冲动,并不受窦房结冲动的干扰,当异位心律和窦性心律同时存在时称为室性并行心律,当心室率超过 60 次每分钟时则称为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1]。简单来说就是,心脏除了接收正常的来自窦房结的跳动信号外,还同时接收到一个异常的来自心室的并且规律的跳动信号。

并行心律并不少见,由于心电图记录时间短暂,而容易被误认为早搏,其发生率约占心电图检查的 0.1% 左右,男性的发生率是女性的两倍,其中以室性并行心律与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约 80% 的患者合并有心脏疾病[2]。

最主要的病因是心脏原发疾病或者其他全身疾病累及到心脏的心室,导致心室某部位自律性异常。该心律失常主要见于合并有心脏疾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也可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各类心肌病,心肌炎等。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失眠等为常见诱因[2]。

室性并行心律通常无症状,频繁发作或发生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时可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等不适。

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去除诱因,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是关键。

症状明显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其预后与基础心脏病有关,正规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是预防的关键。

症状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通常无明显症状,频繁发作或发生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时可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心室率过快而出现缺血、缺氧相关症状。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心悸:患者自己感觉心脏跳动或者出现心慌,大多数室性并行心律患者心率为 30~60 次每分钟,当患者心率较慢时可表现为心慌;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多在 60~150 次每分钟,当患者心率较快时即可出现心悸。

胸闷、胸部不适:患者自己总感觉胸口不舒服,是由于心动过速时,心脏供血减少所致;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部压榨感。

呼吸困难、发绀:当患者心律过慢或者过快时,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明显下降,而出现全身的缺血、缺氧,表现为轻微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甚至口唇发紫。

急性心力衰竭表现:极少数患者心率超过 180 次每分钟,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表现为端坐呼吸(即: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的状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血压明显降低,全身湿冷等。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本病一般无特殊并发症,少数患者因心率过快而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病因

室性并行心律是并行心律的一种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为心室在某个小范围区域内,因各种原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变性等,导致该部位自律性增高而激发异位起搏点,同时具有保护性传入阻滞和传出阻滞两个特点。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心脏疾病:该类心律失常多由心脏疾病引起,最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可见于各类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全身性疾病:少数由全身性疾病引起,比如尿毒症、淀粉样变、白血病、硬皮病等;

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也可出现该病,尤其是低钾血症。

哪些人容易患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长期失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的青年人及儿童。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患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中老年人: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心脏基础疾病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病等;

患有尿毒症、白血病、硬皮病等的患者;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就医

一般情况下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可不需要治疗,当感觉到心悸、心慌、胸部不适等症状明显时,经过休息不能自行缓解,或者这些症状反复发作以及持续时间明显增加等情况时,就有必要就诊及治疗。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症状时提醒您有必要就医:

心悸:患者自己感觉心脏跳动或者出现心慌。

胸闷及胸部不适。

活动时呼吸困难。

口唇发紫。

如出现以下症状提醒您需要立马就医,或拨打 120:

心悸、心慌等症状持续且不能缓解。

胸部憋闷、压榨感、窒息感、疼痛。

呼吸困难、大汗。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医生一般会根据询问患者病史、心脏听诊、心电图、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手段来确证该病。

相关检查的具体介绍:

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该病最为重要、经济、无痛、快捷的手段。根据患者典型的心电图特点,在排除其他心律失常的情况下可考虑该疾病的诊断。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由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时间短暂,室性并行心律容易被误认为室性早搏,所以对未发现而又高度怀疑本病者,可进行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完整记录 24 小时内的心脏电活动,可明确该疾病的诊断,并且可增加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心脏彩超:心脏彩超检查可通过超声显像明确心脏有无结构上的损伤以及心脏功能障碍等,可以协助诊断心脏基础疾病,明确原发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主要的症状是什么?比如心悸,每次持续多久?

出现心悸前在做什么?有无情绪激动,长期失眠,过度紧张等?

以前出现相似的症状吗?发生过多少次?持续时间每次相同吗?

有没有缓解过?在何种情况下要感觉好一些?

以前发作时候做过心电图或者其他检查吗?

在医院进行过治疗吗?

有其他心脏疾病吗?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是什么病?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疾病?

我得的病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有治疗的方法?需要进行手术吗?

可以药物治疗吗?效果好吗?有没有副作用?

有什么并发症吗?

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治疗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若无明显症状,不需要治疗,仅需观察随访。大多数患者合并有心脏基础疾病,或者是由其他因素诱发者,控制心脏基础疾病和去除诱因是其治疗的关键,也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多能自行终止,但症状明显时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当去除诱因、控制原发疾病、药物治疗效果差,可考虑手术治疗[3]。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使并行心律性或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立即或短时间内消失,但该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容易复发且出现容易出现耐药。

常用药物有:美西律、普罗帕酮、利多卡因等[4]。

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容易导致心律失常,所以一定要按照医嘱用药,要按时、按量用药。

洋地黄类药物:对合并有急性、慢性心衰的患者,可选用该类药物,效果较好,代表药物有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等。

利多卡因:对于因心肌梗死出现该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利多卡因治疗,效果良好。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射频消融术。

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可判断室性并行心律的来源,最后利用电极释放的热量使局部心肌组织坏死,破坏该异位起搏点。

适用于少数出现持续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效果差患者的。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但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可能会有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

疾病发展和转归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律失常性心心肌病。

若积极治疗,患者无其他心脏基础疾病存在,大多预后良好;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其预后情况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的控制情况。

日常注意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注意护理、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善也是该疾病重要的治疗内容。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卧床休息 3~5 天,并监测生命体征,复查心电图。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按时按量服药,不得自行停药或调整治疗,定时到门诊随访。

术后、用药复查:术后一个月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电解质、肝肾功、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

饮食: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摄入量。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常坐久卧,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超负荷工作。

其他:控制自身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差的患者可适当服用安眠药,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

由于该疾病主要见于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患者,因此积极治疗和预防原发疾病,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发生和复发。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情绪波动及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愉悦的心情可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不要食用刺激心脏及血管的物质:如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等食物;

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饮食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对有基础心脏病或者全身疾病的要控制好原有疾病,定期随访,复查心电图;

有水肿和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水和盐的摄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夏季癌症患者应注意什么

2023-9-12 23:23:44

疾病

儿童矮身材是什么?儿童矮身材怎么办?儿童矮身材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