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密集型恐惧症,密集物体恐惧症,密集综合征,群聚恐惧症
概述
密集恐惧症是一个人在观看密集物体(通常是洞)时,出现恐惧或厌恶的不良情绪反应,而这些一般是无害的图像。密集恐惧症并未被确认为一种精神疾病,但如果恐惧过度、持续存在并伴有严重的痛苦或损害,则可能属于特定恐惧症的一种。
对于密集恐惧症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可能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综合引发。
患者会对洞、不规则图案或小孔、突起的簇等表现出强烈不适,并且会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比如心慌气短、肌肉抽搐、呼吸急促等。
若反应剧烈,很可能出现晕厥,如果不及时就诊,长期很可能对社会功能造成损害。
关于密集恐惧症的治疗,目前没有统一的治疗模式。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和森田疗法。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慢慢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日常也可以有意地进行训练,缓解恐惧情绪。
要想从根本上来预防此病,应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缓解负面情绪的能力。
症状
患者知道所看到的物品并不存在威胁,但仍出现不适,这种情况多半始于童年,部分患者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解,有些则成年后一直持续。
密集恐惧症可能出现哪些症状[1][2]?
密集恐惧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患者对密集排列且相对较小的物体很敏感,例如蜂窝、莲蓬、海绵等。
患者会感觉头晕、恶心、厌恶、头皮发麻、起鸡皮疙瘩、表现出回避等反应,轻重程度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这种症状通常持续超过半年,对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密集恐惧症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密集恐惧症如果不能及时、恰当地治疗,长期的恐惧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困扰,严重的话还会引发昏厥或多种心理疾病。
昏厥:密集恐惧症患者在看到密集排列且相对小的物体时,有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肌肉抽搐甚至是昏厥的症状。
心理疾病:密集恐惧症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泛化,也就是说,患者可能除了对密集排列且相对小的物体感觉到恶心恐惧外,可能还会对其他的物体或场所产生同样的情绪。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步造成患者社会功能的丧失。
病因
密集恐惧症是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有研究表明,它可能是进化的结果,最早起源于人们对传染病及寄生虫的恐惧与厌恶。
目前较多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密集恐惧症产生的主要原因。
密集恐惧症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3][4]
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出现密集恐惧症的可能性更高。
生理因素:敏感而警觉的人,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往往占据优势,就有可能导致他/她在看到恐惧事物时,比常人表现出更强烈的害怕与厌恶情绪。
心理因素:包括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以及这个人在体验恐惧情绪后产生的恐惧泛化反应。
个性方面:内向、胆小被动,容易焦虑、恐惧,情绪不稳定,容易受暗示的人,可能更容易诱发密集恐惧症。
恐惧泛化:对其他物体有恐惧反应的人,容易出现恐惧泛化,可能导致个体也对密集且小的孔洞及其他物体产生恐惧体验。
密集恐惧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家庭环境:有研究表明,家庭关系混乱、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也可能与密集恐惧症的发生有关。
特定情景诱发:在一些情景中,个体有可能将密集的物品与恐惧反应连接起来,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使患者在下次情景中见到密集物品时产生恐惧反应。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当看到排列密集而且比较小的物品时,出现剧烈呕吐、全身不适,甚至昏厥时,建议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密集恐惧症?[1][5]
医生会问您一系列有关您症状的问题,还会了解您的医疗、精神疾病史等。
医生可能会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对特定恐怖症的诊断标准,来辅助确定密集恐惧症。
对于特定的事物或情况(密集恐惧症为看到密集排列的物体)产生明显的害怕或焦虑。
恐惧的事物或情况几乎能够促发立即的害怕或焦虑。
对恐惧的事物或情况主动地回避,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特定情况所引起的实际危险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相称。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这种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解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看到密集的东西时,具体感受是怎样的?
这种感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在童年是否有遭受过重大打击?
是否有过心理治疗的经历?
患者之前有服用过什么药物么?
家人是否也有相似的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这种情况是否能够缓解或治愈?
一般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
日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如何预防呢?
治疗
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针对密集恐惧症的治疗,但用于治疗恐惧症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此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心理疗法,常见的有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和森田疗法。
如何治疗密集恐惧症?[1][3][5]
暴露疗法:会让患者直接面对其害怕或恐惧的刺激情境中,提高耐受性,并使其逐渐适应这种情境。具体而言,治疗师会让患者直接面对使其焦虑或恐惧的密集排列物体,矫正对这些物体的错误认识,消除其在这种情境中引起的焦虑恐惧反应。
系统脱敏疗法:让患者缓慢地坦露出导致自身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训练,来对抗这种焦虑恐惧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例如,让患者想象让自己害怕的东西,当产生恐惧或焦虑的情绪时,停止想象并进行放松训练,重复以上过程,直到不再对想象感到焦虑或恐惧。
森田疗法:是基于人本性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张让患者“顺其自然、接受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尽快回到社会生活之中。
因此,患者无需进行特殊治疗,接纳自己的恐惧,正常生活。
日常注意
除了接受心理治疗外,日常注意生活中也可以自己进行放松练习。
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训练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瑜伽等。
保证充分的睡眠,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平时在家的时候,可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
例如,可以闭眼想象身处绿水青山中,让自己的心境变得平和,然后从头部到脚部依次想象变松变软。这样有助于患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克服紧张的反应。
避免咖啡因和其他可能使焦虑加重的物质。
家属在日常注意生活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家属应提供舒适轻松的家庭环境,给予患者理解,多与患者沟通,帮助减少他们的不适。
家属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情绪。
预防
对于密集恐惧症的预防,应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家长需要关注子女心理健康发育。
如何预防密集恐惧症呢?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与锻炼,吃健康的食品,避免摄入咖啡因或其他兴奋剂。
建立正确的认知,了解恐惧是个体正常的情绪体验,不必过度担忧。当看到令自己恐惧的物体时,可以先让自己的肢体放松下来,随后进行理性评估,建立对物体的正确的认知。
培养缓解自己情绪的方法,学会表达不愉快的情绪。当遇到应激性事件时,如果自己没办法排解调节,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