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NGU
概述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是除淋病奈瑟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尿道炎[1]。这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泌尿生殖道疾病,可由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所引发,其中最常见的是沙眼衣原体(CT)和生殖支原体(MG)[1]。不过,目前仍有 20%~50% 的患者无法最终明确其致病的病原体[2]。这是因为不同个体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的易感性具有较大的差异[2]。部分病原体在通常情况下,不太容易致病或引发明显的症状。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对外界入侵的防御能力就会减弱,病原体就可能乘虚而入,形成非淋菌性尿道炎[2]。
非淋菌性尿道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各类支原体[1]。患者多经由高危性行为感染,潜伏期一般为 1~3 周[1]。
与发病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青年女性、多性伴、合并淋病感染、性安全和性卫生意识薄弱[3]。
大约 20%~50% 的男性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排尿不适,尿道分泌物增多[1]。约有 70% 的女性无症状感染者,可成为临床重要的传染源[3]。
若非淋菌性尿道炎未得到及时控制,病原体可向周围的泌尿、生殖系统和肠道扩散,继发各种感染,并可能严重损害患者的生育能力,甚至引起不孕不育[3]。
如果出现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相关症状,患者就应该及早前往医院就诊,尽快明确病情[3]。
医生通过询问症状和病史,对患者开展细致的体检,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并依据病情程度和病原体类型、药敏结果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3]。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3]。临床医生会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初始治疗,覆盖可能的病原体,随后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用药方案[3]。患者治疗期间,性伴侣也应该同时接受诊治[1]。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足量用药,按时复诊,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性接触[3]。
预防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键在于注重性安全和性卫生[3]。
症状
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有哪些症状和并发症?
大约 20%~50% 的男性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1]。
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1]:
尿频、尿痛或尿道刺痒、不适;
尿道分泌物增多,少数可能带血;
阴茎局部红肿、疼痛;
部分患者仅在较长时间不排尿或清晨首次排尿前,发现尿道口或内裤上有少量粘性分泌物,或在尿道口有脓膜封口。
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3]:
附睾炎;
前列腺炎;
直肠炎;
Reiter 综合征:关节炎—结膜炎—尿道炎三联征;
可严重损害男性生育能力,甚至引起不育。
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患者有哪些症状和并发症?
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如男性典型,大约有 70% 的无症状感染者[1]。如果未经治疗则感染可持续存在,并成为重要传染源[3]。
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1]:
尿道分泌物增多;
尿痛、尿频;
白带增多、变黄或带血,并可能发出异味;
非月经期或性交后可能出血;
宫颈部位充血、水肿,易出血。
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3]:
输卵管炎;
子宫内膜炎;
反复发作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流产;
围生期感染可传染给新生儿,引起新生儿衣原体性结膜炎或新生儿衣原体肺炎。
病因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除淋病奈瑟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尿道炎[1]。
患者多经由高危性行为感染,潜伏期一般为 1~3 周[1]。
临床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1]:
沙眼衣原体(CT)
生殖支原体(MG)
解脲脲原体(UU)
人型支原体(MH)
其他可能的病原体还包括[1]:
阴道毛滴虫
单纯疱疹病毒
腺病毒
副流感嗜血杆菌
念珠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哪些人容易患非淋菌性尿道炎?
可能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风险上升的临床因素包括[3]:
年龄:青年人群;
性别:女性;
拥有多重性伴侣;
合并淋病感染;
性安全和性卫生意识薄弱:未注意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伴有下列情况的患者疑似发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应该及早前往医院就诊[3]。
尿频、尿痛;
尿道出现异常分泌物。
除了非淋菌性尿道炎,上述症状也可能是其他感染或病变所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及早诊治,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3]。
就诊科室
性病科
男科
妇产科
医生如何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
医生首先要询问具体的病情进展过程、既往病史,以及性伴侣的感染史,并对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3]。
实验室检查
临床取样[1]:
尿道拭子;
尿液;
男性前列腺液或精液;
女性宫颈拭子。
交由检验科进行各项检测[1]:
样本观察和病原体培养;
药敏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病原体遗传物质 DNA 或 RNA 检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不变?
目前症状发作的程度有多严重?
发病之前是否有过高危性行为?
性伴侣是否也有类似的症状?有没有接受过治疗?
有什么情况会导致症状加剧?
在什么情况下,会感觉症状有所好转?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需要让家人一起来检查?
会不会影响生育功能?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会有什么副作用?
是否可以实现治愈?有没有可能复发?
日常应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3]。临床医生会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初始治疗,覆盖可能的病原体,随后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用药方案[3]。患者治疗期间,性伴侣也应该同时接受诊治[1]。
如何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
临床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有 3 类常用的抗生素: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医生一般首选四环素类药物。
临床常用抗生素药物[3]
多西环素(doxycycline)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氧氟沙星(ofloxacin)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交沙霉素(josamycin)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红霉素(ery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用药疗程为 1~2 周,若病情较严重,医生也可能会建议延长用药时间。待患者的症状消失 1 周,且尿液澄清,即可认为实现治愈。只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诊疗,通常预后良好,不会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明显影响[3]。
患者治疗期间,性伴侣也要同时接受检查,若有必要可同步用药治疗[1]。
性伴侣是感染的极高危人群;
非淋菌性尿道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以免今后发生交叉感染,迁延反复,难以治愈。
日常注意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足量用药,按时复诊,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性接触[3]。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按时足量用药,完成整个疗程,争取彻底治愈。
患者应按时复诊,以便于医生监测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烟酒、刺激性食物。
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和性生活,以免发生病原体传播。
部分患者治愈后,仍有自觉症状,需要家人多沟通开导,或进行心理治疗。
预防
预防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键在于注重性安全和性卫生[3]。
注重性安全和性卫生,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避免多性伴,避免高危性行为,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