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结核性子宫颈炎
概述
结核性宫颈炎,又称为结核性子宫颈炎,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症的一种类型。
女性生殖器结核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多见于 20~40 岁女性,也可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其中结核性宫颈炎约占所有结核病例的 0.1%~0.65%,占生殖道结核的 5%~24%。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是结核性宫颈炎的病因;免疫力低下、患其他部位的结核病、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等是结核性宫颈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宫颈结核根据病变的形态,可分为乳头型、溃疡型、间质型、粟粒型、宫颈黏膜型或息肉型。
月经紊乱、下腹疼痛、不孕、白带异常、异常阴道出血及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是结核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
结核性宫颈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及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点是严格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难点在于治疗因生殖器结核造成的不孕症。
虽然包括结核性宫颈炎在内的生殖器结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多可获得良好疗效,但因结核造成的生殖器损伤,容易引起自然受孕困难,需求助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按规定接种卡介苗、增强体质、避免接触结核活动期患者可预防结核感染;已患有肺结核的女性患者应积极正规治疗,避免结核波及生殖系统。
症状
结核性宫颈炎常继发于结核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一部分,故结核性宫颈炎的典型症状与结核性盆腔炎的症状常常一致,如月经紊乱、下腹疼痛、不孕、白带异常、异常阴道出血等。
结核性宫颈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结核性宫颈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月经紊乱:早期多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不规律,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月经稀少,甚至闭经。
下腹疼痛:可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坠痛,于月经期加重。
不孕:结核感染可造成输卵管阻塞、运输功能受损,使卵细胞无法与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也可造成子宫内膜病变,使受精卵无法在子宫内“生根发芽”。
白带异常:结核侵袭子宫内膜、子宫颈、阴道时,都可造成白带增多、脓性白带,有臭味,并且月经期加重。
异常阴道出血:宫颈组织受损时,可能出现性交后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
发热、盗汗、消瘦、乏力:少数患者有此类症状,有时仅有经期低热,症状重者可出现高热。
结核性宫颈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尿道炎
病因
结核性宫颈炎的病因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其中继发于肺结核最常见,结核分支杆菌经血液传播,依次感染输卵管、子宫内膜、卵巢,最后少数侵犯宫颈、外阴、阴道。
结核性宫颈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继发于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病因,经血液传播至生殖器,多发生于患肺结核后 1 年,即使原有的肺结核已经痊愈,也有可能发生生殖器结核。
继发于腹部器官结核:如肠结核、肠系膜结核、腹膜结核等,结核菌直接在腹腔内“游走”或经淋巴管传播至生殖器。
宫颈直接感染结核菌:较少见,与患有泌尿、生殖器官结核者发生性行为,将带菌的痰液作为润滑剂带入阴道所致。
哪些人容易患结核性宫颈炎?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
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20~40 岁女性:育龄期生殖器血液供应丰富,结核菌易随血液传播。
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无周期性脱落,使子宫内膜部的结核更易播散至宫颈。
患其他部位的结核病者:可继发生殖器结核。
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易感染结核、易发生结核播散。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少、闭经等月经紊乱表现。
下腹疼痛,于月经期加重。
有规律性生活、无避孕措施 1 年以上无法怀孕。
白带增多、呈脓性有臭味。
性交后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
低热、盗汗、消瘦、乏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月经量过多,超过平时月经量的 1.5 倍,或月经期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冒冷汗等。
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畏冷、寒战、高热。
建议就诊科室
妇产科
医生如何诊断结核性宫颈炎?
当医生怀疑是结核性宫颈炎时,将通常进行体检、阴道镜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宫颈巴氏涂片、结核菌素试验、影像学等检查初步判断,并通过宫颈病变活检、诊断性刮宫、腹腔镜等检查取组织送病理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患者需要脱掉裤子、躺在专用的妇科检查床上,配合医生检查,目的是初步检查病变的外观和范围,约 10% 的患者可观察到宫颈肥厚、溃疡、结节或息肉。
阴道镜检查:较体格检查能更清楚地观察宫颈病变的形态,取组织进行活检。
病理检查:当病理检查呈现结核表现时,可确诊结核;但病理检查存在使结核播散的可能性,故在检查前后需要服用抗结核药物预防结核播散。
宫颈病变病理检查:体检或阴道镜发现宫颈异常时,夹取病变部位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诊断性刮宫:由于宫颈结核多继发于子宫内膜结核,可于经期前 1 周或月经来潮 6 个小时内刮取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需要注意的是,生殖器结核活动期患者不宜进行该检查,可先抗结核治疗 2 周观察疗效,再决定是否行诊刮。
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输卵管表面有无结核特征性的粟粒结节、并在病变处取组织送病理活检。
结核分支杆菌检查:采集月经血、宫腔刮出物、腹腔液、白带等标本,进行涂片找结核菌、结核菌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核菌 DNA,目的在于寻找结核感染的证据。
宫颈巴氏涂片:医生体检时从宫颈管内采集少许标本送检,可见特征性的异常细胞以协助诊断,但需要排除其他原因的肉芽肿性宫颈炎。
结核菌素试验:若为强阳性,提示体内存在活动性结核,但不能明确病变部位。
影像学检查:可通过 CT、X 线等检查达到寻找肺部、肠道、泌尿道的原发病灶的目的;也可通过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输卵管病变情况,但检查前后同样需要服用抗结核药物预防结核播散。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
年龄多大了?
是否患过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
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如何?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结核病?
是否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有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氨甲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英夫利昔单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化疗药物?
现在或过去是否患有淋巴肉芽肿、结节病、血吸虫病、梅毒、腹股沟肉芽肿等疾病?
是否有肝功能异常、精神病、癫痫等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
我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费用如何?
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以选择?我适合哪种治疗方案?
疗程多长?治疗效果怎么样?
平时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能治愈吗?生育能力能恢复吗?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会传染吗?需要隔离吗?
我的性伴侣需要检查吗?
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及手术治疗是结核性宫颈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结核性宫颈炎的最重要治疗方式,必须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原则。联合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药物,总疗程 6~9 月,前 2~3 月为强化治疗期,后 4~6 月为巩固治疗期。
手术治疗
仅有少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盆腔包块形成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合并生殖器官良性肿瘤、正规足量抗结核治疗后仍存在腹痛、出血等不适、治愈后短期内复发、有生育要求但宫腔粘连的患者。在手术前需抗结核药物治疗 6 周,以降低术中并发症风险。
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女性可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 以病灶清除为主,尽量保留生育功能。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疗法:注意休息,急性患者至少休息 3 个月,慢性患者可以从事部分强度较轻的工作和学习,同时加强营养,提供充足热量和蛋白质。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未接受正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将完全丧失生育能力;月经紊乱、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慢性结核病亦可造成患者长期呈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的慢性病状态。
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够痊愈,仅有少部分患者治疗后复发;由于结核菌对生殖器官的破坏较严重,治疗后的妊娠成功率极低;对希望妊娠者,可行辅助生育技术助孕。
日常注意
对结核性宫颈炎患者的日常注意护理亦是对结核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的护理,照护人员需要在饮食、休息、卫生等方面给予患者照顾。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不适,具体如下:
服用利福平期间可能出现眼泪、唾液、尿液呈橘红色,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分担心。
服用吡嗪酰胺期间可能出现关节痛,可先观察,有可能自行恢复。
当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乏力、眼黄、尿黄、皮肤黄、怕冷、寒战、发热、行走不稳、四肢麻木、疼痛或烧灼感、视力障碍时,应及时报告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更改用药方案,以免诱导结核菌耐药、增加治疗难度、降低治疗效果。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引流管口如有发红、剧烈疼痛、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术后复查:治疗后 1 个月复查,根据病变严重程度,由医生选择复查阴道镜、病理检查等项目。
饮食:若患者行手术治疗,因下腹部的手术可能对肠道运动功能产生影响,术后应先流质饮食,待肠道排气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未行手术治疗及手术后恢复正常进食的患者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饭、面食、土豆、牛奶、蛋白、瘦肉、鱼肉等。
运动: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第 1 天应卧床休息,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等运动,并在身体承受范围内循序渐进,改善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以清水清洗会阴部,避免用含有化学成分的清洗剂。
预防
结核性宫颈炎的预防主要包括预防结核感染、预防结核播散、保护易感人群等。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按规定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感染。
避免与结核活动期患者密切接触。
改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已患有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的患者应积极正规治疗,避免结核波及生殖系统。
拟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需先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是否存在结核,避免治疗后结核扩散。
患艾滋病、白血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出现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不适时,应及时就诊、排查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