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综合征是什么?盆底综合征怎么办?盆底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s),指胎儿在孕 37 周前(小于 259 日)分娩的新生儿,根据胎龄(GA)或出生体重(BW) 的不同,分为不同程度的早产儿。不同种族人群早产而的发生率不同。全世界范围内,早产儿发生率约为 11%(从欧洲部分地区的 5%,到非洲部分地区的 18%),每年约有 15,000,000 早产儿出生。约 80% 的早产儿为早产临产(50%)、胎膜早破(30%)导致的自发性早产,其余 20% 是因母亲或胎儿问题而进行干预导致。早产儿出生早期常有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代谢紊乱、贫血、喂养不耐受、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听力发育异常等,远期可能会遗留生长发育落后、慢性肺疾病、脑瘫等后遗症。早产儿的治疗需要从产房开始,即进行各系统综合管理。早产儿的死亡率与早产的程度相关。早产儿越不成熟(即出生体重和胎龄越低),其死亡率越高。出生时,胎龄小于等于 25 周的婴儿死亡率为 50% 左右;此外,还与地域、母亲的种族、新生儿监护水平及先天异常相关,早产儿各脏器发育不成熟,不同程度的早产,其近期及远期的并发症也不同。提高新生儿的重症监护水平,尽可能降低严重合并症的发生。尽可能降低早产发生率,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别称

骨盆底综合征

概述

盆底综合征是一组因盆底神经肌肉异常导致排便失常的疾病。

该病国内暂无统计学数据,国外普通人群便秘发生率为 2%~28%。

该病目前病因不明,但是可能跟心理因素、先天异常、炎症和滥用泻药有关。性别、先天性成人型巨结肠等为该病的危险因素。

该病无分期分型。

大便失禁、便秘、尾骨疼痛是该病主要症状。

治疗可采用泻药或软化大便的药物,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中医疗法、针刺疗法、肉毒素注射等。由于该病病因不明,所以不能根治,只能缓解症状。

盆底综合征主要引起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症状

大便失禁、便秘、尾骨疼痛等症状是盆底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

盆底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大便失禁:盆底肌群无力或神经受损可导致大便失禁。

便秘:由于肛门外括约肌或耻骨直肠肌不能松弛,就像一根紧绷的带子压迫着直肠,导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排便不彻底。

尾骨痛:由于排便困难,久坐和心理原因导致患者尾骨、会阴、肛管持续性隐痛。

盆底综合征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直肠脱垂

会阴下降综合征

病因

该病目前病因不明,但是可能跟心理因素、先天异常、炎症和滥用泻药有关。

盆底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肛门痉挛:盆底综合征里便秘的原因之一,由于盆底的肌肉不能松弛,在排便时丧失协调运动,该松弛排便时没有相应的肌肉松弛允许直肠排便,导致排便困难。

肛门直肠感觉障碍:由于支配肛门外扩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神经受到损伤,对粪便到达直肠引起直肠充盈时感觉不灵敏,导致肛门处的肌肉不能及时接受到神经指令进行松弛引起便意,导致排便困难。

直肠脱垂:由于排便用力过猛,但是肛门出口受阻,导致直肠脱垂甚至套叠在一起,反复的牵拉会损伤阴部的神经,导致大便失禁。

心理因素:由于生活压力大,可能导致便秘。

哪些人容易患盆底综合征?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盆底综合征:

女性:女性由于怀孕,子宫对直肠有压迫,导致排便困难;分娩时可能对会阴处有损伤,导致排便困难。

先天性成人型巨结肠患者:由于患者先天肛门处缺少神经细胞,导致排便困难。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盆底综合征:

外界压力:如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大便失禁

长期便秘

尾骨疼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该病不涉及生命危险,暂无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盆底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是盆底综合征时,可通过肛管直肠指诊、肛门测压、肌电图、排粪造影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排粪造影:该检查能显示肛管直肠部位的功能性及器质性病变,是诊断盆底综合征最主要的方法。

肛管直肠指诊:医生通过将手指插入肛门,判断进入的困难程度,同时要求患者做排便动作,感觉患者负责排便的肌肉的紧张程度。

结肠传输时间:通过在患者体内做标记,观察标记物在结肠的运动时间,以此判断结肠蠕动功能是否正常。

肌电图:医生通过给患者做肌电图测试,一般会发现耻骨直肠肌电位异常。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便秘持续多久时间了?一周大概几次大便?每次持续时间大概多长?

有没有排便的欲望?

有没有下腹坠胀感?

大便失禁多久了?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便秘?

这个跟我饮食有没有关系?

这个病能不能彻底治好?

需不需要手术?

我为什么会大便失禁?会不会得老年痴呆?

治疗

盆底综合征目前病因机制不明,因此治疗效果也欠佳,一般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可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中医疗法、手术治疗、肉毒素注射疗法等治疗盆底综合征,用药物辅助缓解便秘症状。

药物治疗

硫酸镁:硫酸镁是一种泻药,口服能让肠道内水分增加,刺激肠粘膜,促进肠蠕动从而促进排便。

开塞露、液体石蜡:润滑型泻药,能够润滑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大便容易排出。

手术治疗

针刺疗法:医生通过用银针针刺不同的穴位,能够有效缓解排便不尽、排便困难。

肉毒素注射法:肉毒素能够使肌肉麻痹,医生通过向耻骨直肠肌注射肉毒素,能够使该处肌肉松弛,从而达到缓解患者排便困难的目的。

外科手术:因为外科手术一般通过切除肌肉达到缓解排便目的,但是这对肛门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非器质性病变一般不考虑手术切除相应肌肉。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疗法:通过中药调理,治疗便秘等疾病。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医生通过仪器记录患者肌肉动作的电信号,让患者不自主的行为可视化,在医生的指导和自我训练下,控制自己不随意的功能,达到自然恢复神经功能使排便正常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盆底综合征随着病情加深,可导致直肠脱垂,反复脱垂可使神经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患者排便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够缓解症状,但是不能根治,生活质量可不受影响,不影响寿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

复查:经肉毒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应每 3 个月到医院重新治疗。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绿豆、豆芽等清热解毒的食物,夏天可多吃西瓜,禁吃羊肉、烧烤、辛辣食物等使人燥热的食物。

运动: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不要久坐,尽量多起身活动,同时放松心态;日常注意选择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限酒:吸烟饮酒不利于疾病恢复,应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保持良好的作息,同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不吃辛辣刺激、羊肉、烧烤等使人上火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粮,有利于软化大便。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先天患有成人巨结肠的患者应多练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定期接受介入治疗缓解排便困难,多吃易消化、残渣少的食物,多以流食为主。

孕妇在怀孕期间多吃水果蔬菜,控制均衡饮食,多吃残渣少的食物。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女人睡觉前5件事必须做

2023-8-26 23:23:44

保健

冬天火锅要怎么吃才健康

2023-9-2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