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水泡状胎块
概述
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妊娠并发症,其特征是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异常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充满液体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因而俗称为“葡萄胎”。葡萄胎的发生可能受到地区、人种和饮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统计显示,亚洲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不过近年来似乎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葡萄胎多数属于良性疾病,但也有少部分可能发生恶变,因此患者需要接受规范的诊治,尽可能降低风险。
葡萄胎是由异常受精卵发育形成,但具体形成过程尚未明确。此类受精卵核型可能是二倍体,其 46 条染色体均来源于父亲,形成完全性葡萄胎;受精卵核型也可能是三倍体,共有 69 条染色体,其中 46 条来源于父亲,形成部分性葡萄胎。
发病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包括年龄大于 35 岁或小于 20 岁、既往葡萄胎史、饮食中部分营养缺乏。
葡萄胎初期的临床表现与正常妊娠相似。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阴道异常出血、严重的妊娠呕吐、阴道排出水泡样组织、下腹部有肿块和疼痛。
部分葡萄胎可发生恶变,进展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妊娠期女性应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早期发现葡萄胎等异常情况,从而获得尽早诊治。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详细询问妊娠过程,并结合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葡萄胎一旦确诊,应立刻进行术前评估,在患者身体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尽早清宫,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年龄接近绝经、无生育要求者,可以施行全子宫切除术,但并非常规处理方法。对于有高危因素和随访困难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也可以开展预防性化疗,直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达到阴性为止,预防性化疗也并非常规推荐。
患者需修养身体,平复心情,还必须定期复诊,以便医生监测病情。
葡萄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法实现有效预防。已经发生葡萄胎的患者,治疗后应至少有效避孕 1 年,避孕方法首选避孕套,也可选用口服避孕药。
症状
葡萄胎有哪些症状?
葡萄胎初期的临床表现与正常妊娠相似。
但随后大多数葡萄胎患者都会出现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异常阴道出血:这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在停经后的 8~12 周出现阴道出血,并逐渐增多。可以是深褐色的血块,或是鲜红色的血液;
严重妊娠呕吐;严重的恶心、呕吐,比正常妊娠出现的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
有时可见葡萄胎的水泡样组织随血块一起经阴道排出;
下腹部出现肿块,有疼痛或压迫感。
部分性葡萄胎与完全性葡萄胎的症状基本相似,只是程度相对较轻。
葡萄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部分葡萄胎可发生恶变,进展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其中:
完全性葡萄胎:癌变发生率约为 15~20%;
部分性葡萄胎:癌变发生率约为 4%。
发生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特征性标志是葡萄胎清宫后,患者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持续不降或进一步升高。
病因
葡萄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人类体细胞通常包含 23 对(46 条) 染色体。每对染色体按照 1∶1 的比例,其中有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葡萄胎都是由异常受精卵发育形成。此类受精卵中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比例过高,例如全部来自于父亲或是三分之二来自于父亲。
异常受精卵发育为葡萄胎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葡萄胎有哪几种类型?
葡萄胎可分为 2 种类型:
完全性葡萄胎:葡萄胎大多数属于这一类型
受精卵中的 23 对染色体均来源于父亲:
由一个染色体缺失或失活的空卵与 1 个精子受精,经自身复制后成为具有 23 对父系染色体的异常受精卵;
或是由一个空卵和 2 个精子同时受精成为具有 23 对染色体的异常受精卵。
表现为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和间质水肿,形成充满液体的水泡,可占满整个宫腔。
没有形成任何胚胎及其附属组织。
部分性葡萄胎:
受精卵中存在 69 条染色体,其中 46 条来源于父亲,父、母双方的染色体构成比为 2∶1。
表现为部分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形成水泡样组织。
可合并三倍体胚胎组织形成,但通常无法存活,且伴发育迟缓或多发性畸形,一般在妊娠早期发生流产。
发生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年龄:年龄大于 35 岁或小于 20 岁。
既往病史:葡萄胎史、不孕或流产史。
营养成分:饮食中缺乏维生素 A 和动物来源的脂肪。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妊娠期女性应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早期发现葡萄胎等异常情况:
随着诊断技术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完善,多数葡萄胎患者在妊娠早期尚未有明显症状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时,就已经得到确诊;
由于部分葡萄胎患者可出现恶变,因此必须尽早治疗。
就诊科室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葡萄胎?
医生首先要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详细询问妊娠过程,并进行一系列的查体:
子宫是否大于停经月份;
是否可以听到胎心;
是否有水肿、高血压;
是否发生先兆子痫——尤其在 28 周前检出高血压和蛋白尿。
实验室检测:验血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的水平是否异常;
是否发生贫血;
是否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影像学检查:B 超是检查葡萄胎的可靠方法。
检查子宫内的情况:
完全性葡萄胎:无胚胎,无羊水,宫腔内通常充满雪花状或蜂窝状图像;
部分性葡萄胎:胎儿生长受限、畸形,羊水过少,胎盘局部显示异常征象。
检查是否出现单侧或双侧卵巢囊肿。
病理活检:清宫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清宫标本交由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后一次月经是什么时候来潮的?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进展还是维持稳定?
是否感觉下腹部疼痛?
排出的血量大致有多少?
是否有水泡样组织随血液同时从阴道排出?
既往是否发生过葡萄胎?
除此以外,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
今后还有怀孕计划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葡萄胎?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是否并非真正怀孕?子宫里是否没有胎儿?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以后是否还可以怀孕?
治疗完成之后多久可以准备怀孕?
目前的症状是否有恶变风险?
今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葡萄胎一旦确诊,应立刻进行术前评估,在患者身体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尽早清宫,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年龄接近绝经、无生育要求者,可以施行全子宫切除术,但并非常规处理方法。对于有高危因素和随访困难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也可以开展预防性化疗,直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达到阴性为止,预防性化疗也并非常规推荐。
如何治疗葡萄胎?
清宫
葡萄胎一旦确诊,医生一般会立刻进行术前评估,在患者身体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尽早清宫,通常采取吸刮术。
子宫小于妊娠 12 周,医生进行一次手术就可以完成治疗;子宫大于妊娠 12 周或术中发现一次治疗有较大难度,医生会选择在一周后施行二次手术。
卵巢黄素化囊肿的治疗
卵巢黄素化囊肿在葡萄胎清宫后会自行消退,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发生急性扭转时,医生会进行穿刺抽吸;若发生坏死,则切除患侧附件。
子宫切除术
对于年龄接近绝经、无生育要求者,医生也可能会建议施行全子宫切除术,但并非常规处理方法。
预防性化疗
对于有高危因素和随访困难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也可以采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等化疗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直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达到阴性为止。但预防性化疗也并非常规推荐。
伴有下列任一项因素的完全性葡萄胎,就属于高危葡萄胎患者:
年龄>40 岁;
反复出现葡萄胎;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 万 U/L;
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
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厘米。
日常注意
患者需修养身体,平复心情,还必须定期复诊,以便医生监测病情。
修养身体:适度活动,补充营养,充分休息。
平复心情:患者未能实现成功怀孕,需要及时调整心情,多与家人沟通,舒缓情绪。
患者必须定期复诊,以便临床医生监测病情,及早发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及时治疗。
预防
葡萄胎的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法实现有效预防。已经发生葡萄胎的患者,治疗后应可靠避孕至少 1 年,避孕方法首选避孕套,也可选用口服避孕药。
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下降情况,降至阴性后 6 个月后才可以再次妊娠。
妊娠后应尽早开始 B 超和 HCG 监测,从而及早明确是否为正常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