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阴疖,是外阴皮肤急性化脓性毛囊或毛囊周围组织的感染。疖为单发,若多发或反复发 我们称为疖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并且越来越多的病变是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发病率尚不明确。
危险因素包括:高温、多汗、搔抓、肥胖、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剃除阴毛或用蜡除去阴毛(如引起外阴创伤)、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艾滋病、免疫抑制治疗)、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妊娠等。
主要表现为外阴肿块伴疼痛。体格检查可发现较深的包裹性积脓,直径通常为 2~4 厘米,并且常伴发于毛囊。发生在皮肤创伤区域,尤其是沿着阴阜边缘和肛门周围,因多汗症所致潮湿的区域。当病变大而深时,还可能伴有不适、发热和寒战等全身症状。
疖病为一过性病变,通常对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有快速反应。通过抗生素治疗通常可在 7~10 日内缓解。
疖一般为单发,但也可为多发。数目较多时易此起彼伏,反复发生,经久不愈,甚至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危及生命。
需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给予维生素制剂,积极寻找并去除各种降低机体抵抗力的潜在疾病,局部避免挤压。
症状
外阴疖病有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有疼痛的外阴肿块,多发生在大阴唇外侧。
外阴疼痛有肿块:可能患者自觉为“痤疮”或“蜘蛛咬伤”。较深的包裹性积脓直径通常为 2~4 厘米,并且常伴发于毛囊。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继而向周围扩展形成紫红色硬结,皮肤红肿紧张、疼痛明显并逐渐加剧,数天后硬结的中央变软出现波动感,顶部出现黄白色脓栓,不久后破溃流出脓性物质,疼痛缓解。罕见感染的疖会聚集形成较大的深红色肿块。
外阴坠胀,或行走、坐姿或性交时疼痛。
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较少见。
外阴疖病并发症有哪些?
痈:数个发炎毛囊汇聚为一个炎症包块,并伴多个区域有脓性分泌物,即引起聚集性疖肿。
复发性脓肿:当外阴病变不伴发于毛囊时,则称为脓肿。脓肿可在治疗后迅速复发或出现远期复发。
发热:较少见。
脓毒症:极少数会伴发脓毒症,多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发生。
外阴坏死性筋膜炎:是外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后遗症,虽然罕见,但破坏性强。患者存在发热、软组织受累,伴有与皮肤表现不一致的疼痛,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病因
外阴疖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并且越来越多的病变是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偶可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大肠杆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
皮肤擦伤、糜烂均有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皮脂溢出也可能成为其诱因。由于外阴部潮湿多汗,皮肤易受摩擦破损,细菌便由此侵入而发生疖肿。
此外,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缺陷者,皆易并发疖。
对于疖病患者,其鼻腔或肛周常带有葡萄球菌,可能作为感染复发的来源。
哪些人容易患外阴疖病?
可发生于婴儿、儿童或成人。可使患病风险升高的因素包括:
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者。
毛囊阻塞。
多汗症。
潜在瘙痒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
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
长期口服抗生素治疗痤疮。
逆毛发生长方向剃毛。
暴露于热水浴缸或热水游泳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有疼痛的外阴肿块。
伴随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妇科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外阴疖病?
诊断依据是病史和体格检查。根据体格检查确诊外阴疖病并不困难;由于耐药微生物的出现率越来越高,可采集局部样本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极少数发生全身性疾病的女性需要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菌血症和脓毒症。
应排除其他疾病:
外阴阴道炎:其不会引起肿块,也极少导致红斑。
生殖器单纯疱疹感染:可引起疼痛性丘疹,但体积很小,不能算作脓肿。
化脓性汗腺炎:通常表现为慢性复发性病程,会引起粉刺、持续性窦道和增生性瘢痕。
寻常痤疮:表现为毛囊角化过度,进而导致粉刺、炎性结节和瘢痕,主要发生在面部、上胸部和背部。
坏死性筋膜炎:虽罕见,但应在患者发生外阴脓肿和/或持续性外阴痛,并伴有红斑或硬结时加以怀疑。
前庭大腺囊肿、表皮样囊肿:非感染性肿块通常无压痛也无红斑。
外阴癌:可能表现为坚实的包块或病变伴周围红斑。怀疑癌症或癌前病变时应行活检。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外阴肿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无触痛?
有无发热、寒战等症状?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症状?
是否自行用过药?
是否有其他内科慢性疾病史?
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的外阴疖病?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怎样预防?
治疗
抗生素治疗应持续至周围红斑和水肿消退,且全身感染的征象消失,通常可在 7~10 日内缓解。疖病患者应积极寻找基础疾病或诱因,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外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药物治疗
外用抗生素治疗:首选的一线药物为外用莫匹罗星和外用克林霉素。外用夫西地酸是另一种一线治疗药物,然而,现已观察到在经常使用夫西地酸的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该药的耐药性增加。外用红霉素也可能有效,然而,由于红霉素耐药性,以及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很多地区已不再将该药作为一线治疗。
口服抗生素治疗:皮肤广泛受累、在接受局部治疗后复发或效果不佳的患者,通常接受口服抗生素治疗。7~10 日的疗程通常就已足够。由于青霉素的耐药性相当普遍,故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一线全身性治疗药物,如双氯西林(250~500 毫克,一日 4 次)及头孢氨苄(250~500 毫克,一日 4 次)。如果怀疑或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应接受 7~10 日的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1~2 片双强度片剂,一日 2 次)、克林霉素(300~450 毫克),一天 4 次或多西环素(100 毫克,一日 2 次)治疗。偶尔,需要治疗 2 周以上才能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毛囊炎缓解。
物理治疗
病变早期可采用热水袋热敷,75% 乙醇湿热敷,紫外线、超短波、透热疗法等均有助于减轻疼痛、炎症消散或促进脓肿成熟软化。
手术治疗
当疖肿变软有波动感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要适当大,以便脓液及坏死组织能顺利排出。但切忌挤压和早期切开,以免炎症扩散。
外阴疖病发展及转归
外阴疖病一经诊断,应及时治疗,正确规范药物治疗后,可痊愈。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局部感染会扩大、进展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日常注意
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自我护理,讲究个人卫生,减少感染的机会,如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外阴,每日清洁外阴,清洁外阴时专盆专用。
应用温水清洗外阴,不要用热水烫洗。
治疗期间,应穿宽松舒适、纯棉的内裤,不选择不透气或者过紧的内裤,并勤洗勤换,可用消毒液或暴晒内裤。
建议反复发生脓肿的患者采用去定植方案,如 5 日疗程的鼻腔局部用莫匹罗星软膏,以及每日用氯己定身体清洗剂,以及每日对个人用品(如毛巾、衣物)进行消毒,以减少复发。
有症状后,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选用抗生素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会加重炎症。
预防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患病机会。
积极治疗内科基础疾病,防止皮肤创伤(如撕裂伤、擦伤、纹身、注射吸毒、美容剃毛等),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减少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