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是什么?脊髓灰质炎怎么办?脊髓灰质炎症状有哪些?

当血管受到创伤之后,就会启动一系列的止血、凝血过程。首先是血小板开始止血,填补缺损部位,并发出凝血信号;随后血液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具有各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将陆续参与进来,调控纤维蛋白凝集并覆盖于创伤处,以利于伤口愈合。上述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都有可能造成凝血功能障碍(Coagulation Disorders)。由此可见,它是多种病理状态所共有的临床表现。该病关键在于患者全身各处都很容易发生出血,假如创伤严重甚至会引起致死性的大出血。临床以先天性凝血障碍更为常见,其中多数患者的致病基因源自父母遗传,少数患者可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自发性的基因突变。诱发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包括重症肝病、维生素 K 缺乏症、育龄女性,以及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凝剂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关键问题在于缺少相关凝血因子,造成止血、凝血途径受到阻碍,伤口无法在正常时间内完成封堵和修补过程。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出血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有可能发生内脏出血、脑出血等危重症状,所以一旦发现有频繁出血迹象或伤口愈合非常困难,应该及时就医诊治。凝血功能障碍需要制定个体化的监测或用药方案。先天性凝血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替代疗法,给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其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制剂。获得性凝血障碍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原发病或调整原有用药方案,降低出血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务必注意安全,防止创伤。由于凝血功能缺陷,人体始终处于容易出血且出血难止的高危状态。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改变生活方式和锻炼项目,避免在运动或工作中受伤出血。同时每天注意补充营养和铁剂,改善慢性出血对身体健康状态的不良影响。

别称

小儿麻痹

概述

我国从 1965 年起开始全国范围内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之后脊髓灰质炎病例数开始下降。中国的最后一例本土脊髓灰质炎病例出现于 1994 年。2000 年中国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由于全球仍有一些国家存在脊髓灰质炎流行,因此中国曾经出现脊髓灰质炎的少量输入性病例(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通过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都及时阻断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我国的传播[5]。由于中国仍然与脊髓灰质炎流行的两个国家(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因此中国在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工作中仍然需要保持警惕[6]。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或 polio),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7]。

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传播,病毒经口进入肠道,在肠道中繁殖,最终可以侵犯神经系统[7]。

绝大多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为隐性感染,即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1]。

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现流感样的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热、无力、恶心、头痛、胃痛等,通常持续 2~5 天后自行消失[2]。

一小部分患者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和大脑,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感觉异常(下肢有针刺感)、脑膜炎(覆盖脊髓和/或脑的膜出现炎症反应)、偏瘫或四肢力量减弱[2]。

脊髓灰质炎多见于 5 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又称为“小儿麻痹症”[1][3]。

一部分完全恢复的儿童在 15~40 年后(成年阶段)可能新出现肌肉疼痛、力量弱或偏瘫,被称作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2]。

如果发现有任何脊髓灰质炎的表现时,都应该立刻就诊,脊髓灰质炎属于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应尽早就诊,隔离患者,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脊髓灰质炎缺乏特效的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物理和康复治疗[1]。

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症状

脊髓灰质炎有哪些症状?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1]。

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流感样的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热、无力、恶心、头痛、胃痛等。症状潜伏期为 5~35 天,一般是 9~12 天,之后才表现出症状,症状通常持续 2~5 天后自行消失[2]。

一小部分患者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和大脑,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感觉异常(下肢有针刺感)、4% 的患者出现脑膜炎(覆盖脊髓和/或脑的膜出现炎症反应)、0.5% 的患者出现肢体瘫痪或力量减弱[2]。

瘫痪是脊髓灰质炎患者最严重的症状,可以导致永久性的残疾[1]。

出现瘫痪的患者有 2%~10% 死亡,原因是病毒影响了呼吸肌,患者因为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2]。

脊髓灰质炎多见于 5 岁以下的儿童,因此又被称为“小儿麻痹症”[1]。

一部分完全恢复的儿童在 15~40 年后成人时可能新出现肌肉疼痛、力量弱或偏瘫,这被称作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2]。

根据临床表现,脊髓灰质炎可以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和瘫痪型四种类型。

无症状型(即隐性感染)[1]

最常见,占全部感染者的 90%~95%。

感染后没有症状。

血清中可以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从咽部和粪便中可以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

顿挫型[1]

占全部感染者的 4%~8%。

患者表现为发热、疲乏、头痛、嗜睡、咽痛、恶心、呕吐、便秘等。

没有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

无瘫痪型[1]

通常首先出现顿挫型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疲乏、头痛、嗜睡、咽痛、恶心、呕吐、便秘等。

几天后,患者出现头痛、颈痛、背痛、呕吐、颈部和背部强直。

没有神经和肌肉受损的表现。

瘫痪型[1]

约占全部感染者的 1%~2%。

前期可以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

在发热和肌肉疼痛处于高峰期时,突然发生瘫痪,或者从轻微瘫痪开始,逐渐加重。

可以表现为四肢瘫痪,尤其是下肢瘫痪,多数为单个肢体的瘫痪。

当出现呼吸肌瘫痪时,患者出现呼吸障碍、呼吸浅且急促、咳嗽无力,严重者可以缺氧甚至呼吸衰竭。

膀胱肌瘫痪时,病人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

肠肌和腹肌瘫痪时,可以出现顽固性的便秘。

在瘫痪的第 5~6 天,随着体温逐渐下降,瘫痪即停止发展。但是,大约有 10% 的患者,退热后瘫痪仍然继续进展大约一周时间。

瘫痪肢体可以逐渐恢复,在前 3~6 个月内恢复较快,之后速度减慢。病情较轻的患者经过 1~3 个月可以明显恢复。病情重的患者常常需要 6~18 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恢复。

一些肌肉由于神经损伤严重而导致功能难以恢复,可以出现持久性的瘫痪和肌肉挛缩,可能导致肢体或躯干畸形,如脊柱前凸或侧凸、马蹄足内翻或外翻等。骨骼发育也可能受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可以受到影响。

脊髓灰质炎有哪些危害[1][3]?

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肌肉瘫痪

残疾

骨骼畸形

吸入性肺炎

泌尿系感染

心肌炎

消化道溃疡穿孔和出血

死亡

病因

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发病原因是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3]。

一般是由于直接接触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者而患病[3]。

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传播,经口进入肠道[1]。

病毒在肠道中繁殖,可侵犯神经系统(脊髓和脑部)[7]。

病毒通过粪便排毒时间较长,在整个患病过程中或病后几周内患者仍然可以排出病毒,通过污染食物、饮水、用具、玩具、手而传播给其他人[5]。

即使是没有症状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者,也可以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3]。

哪些人更容易患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多见于 5 岁以下的儿童[3]。

未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者,发病风险增加[3]。

妊娠妇女发病风险增加[3]。

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病风险增加,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人群[3]。

即使是已经接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人群,在一些情况下,发病风险仍然会增加。例如到最近有脊髓灰质炎大流行的地区去旅行、曾经照料或者正在照料脊髓灰质炎患者、处理过病毒标本、接受扁桃体摘除手术等[4]。

就医

何时应就诊?

当地有脊髓灰质炎流行史及患者接触史,初起时有发热、出汗、咳嗽、流涕、烦躁、腹痛、腹泻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之后出现全身不适感觉、肌肉疼痛,继而逐渐出现肢体瘫痪,应考虑脊髓灰质炎的可能性[1]。

就诊科室

儿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脊髓灰质炎的?

采集病史:包括询问症状出现时间、症状特点[3]。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如检查是否有反射异常、感觉异常、肢体力量等[3]。

辅助检查:在发病的第一周,可以从咽部、血液和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可以从脑脊液(围绕着脑和脊髓的无色液体)分离出病毒[1]。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

首次出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这些症状有什么影响?

哪些情况能改善这些症状?

哪些情况会恶化这些症状?

是否接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我的这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的病情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是否会传染给家人?

肢体瘫痪能否恢复?

会不会有后遗症?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您推荐怎么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我该怎么办?

治疗

脊髓灰质炎缺乏特效的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和预防并发症[3]。另外,患者应该尽量卧床休息,尽量避免肌内注射、手术等刺激及损伤,以减少瘫痪的发生[1]。

脊髓灰质炎是如何治疗的?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物理和康复治疗[1]。

对症治疗

发热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医生一般会选择丙种球蛋白或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比如泼尼松或地塞米松[1]等。

烦躁不安、发热、肌肉剧烈疼痛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应用镇静、解热和止疼药,以便缓解症状[1]。

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药物

医生一般会选择维生素 C 和能量合剂,有助于肌肉功能的恢复[1]。

医生也可能选择一些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药物,例如地巴唑、新斯的明、加兰他敏[1]。

外科手术治疗

如果由于严重后遗症造成畸形,医生一般会建议行矫形手术治疗[1][8]。

缓解关节挛缩的手术

关节融合术

肢体延长手术

关节置换手术

物理和康复治疗

体温恢复正常、瘫痪停止进展后,医生一般会采用按摩、推拿、针灸及理疗等,促进瘫痪肌肉的恢复[1]。

日常注意

如果有肢体瘫痪,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开始康复锻炼,以便尽快恢复功能,恢复自理能力。

预防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有预防作用,是预防本病的主要而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疫苗后能够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另外,应该对脊髓灰质炎患者进行隔离,防止传染给其他人[5]。

儿童应按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中国国家免疫计划推荐采用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OPV)。

几乎接种推荐剂量疫苗的所有儿童 (99%) 都可以避免患病[2]。

脊髓灰质炎患者发病后至少要隔离 40 天,第一周为呼吸道和消化道隔离,患者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彻底消毒。一周后可以只进行消化道隔离。

脊髓灰质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 20 天。

对于病毒携带但没有临床表现者,应该按照患者同样的要求进行隔离。

加强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

个人要注意饮食卫生。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更年期怎么调理身体 日常饮食很重要

2023-9-14 23:23:44

药品

利福平片的功效与作用-利福平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