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躯体神经病是什么?反射性躯体神经病怎么办?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因免疫反应导致气管可逆性阻塞的疾病。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约 8.1%,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除此之外,各种变应原(如花粉、海鲜)、环境因素等也可导致哮喘。老年支气管哮喘可分轻、中、重三型。咳嗽、咳痰、喘息、呼气急促、胸闷等,是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最常见的症状。一般采用扩张气道、祛痰的药物、激素等治疗,同时给予氧疗辅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老年人支气管哮喘随病情发展,可导致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能够有效缓解。

别称

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躯体神经病

概述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躯体神经病等,指继发于轻微外伤后出现的肢体松弛性瘫痪或痉挛,伴有明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富有交感神经的正中神经和胫神经支配的肢体,如手指、小腿等部位。

各种骨折后,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发生率为 1%~2%;末梢神经损伤后,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发生率为 2%~5%;大约 5% 的心肌梗塞患者也会出现类似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表现;而不明原因者占 10%~26%。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主要病因是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等轻微损伤,刺激了脊髓的深部痛觉、运动、自主神经纤维而引起。年龄、运动、职业因素、医疗操作、疾病因素等是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危险因素。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症状表现范围大于和(或)远离最初损伤的部位,具体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肢体肿胀、皮肤发红变紫等)、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或痉挛等)、感觉障碍(以疼痛为主)。

治疗目的是为了解除脊髓段的优势病灶,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具体方法有神经阻滞,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如不积极有效治疗,可导致肢体肿胀,甚至肢体瘫痪,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尚无较好预防措施,主要是规避可能引起本病的相关风险。

症状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好发于富有交感神经的正中神经和胫神经支配的肢体(如手指、小腿等);一般神经损伤轻微,但产生的症状严重而广泛,如手指(脚趾)的轻微外伤,可导致同侧手掌和前臂(足部和小腿),甚至对侧或整个肢体的瘫痪和肌肉萎缩等,即症状表现范围大于和(或)远离最初损伤的部位;具体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肢体肿胀、皮肤发红变紫等)、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或痉挛等)、感觉障碍(以疼痛为主)。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轻微外伤后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常表现为肢体肿胀,皮肤改变(湿润或干燥、潮红、发紫或呈“大理石纹样”改变),伴皮肤温度降低;随着病情进展,后期可有损伤部位的皮肤色素沉着,毛发和指甲的生长速度减慢,并逐渐出现皮肤菲薄,指甲卷曲失去光泽;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冒水泡,及骨折等骨质脱钙表现。

运动障碍:在伤后早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多为不完全性瘫痪(即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部分保留)。后期可出现肢体痉挛,可由瘫痪转变而来。

感觉障碍:一般在伤后肢体即可出现以疼痛或难以形容的不适感为主的感觉障碍;以损伤部位或周围部位显著,也可扩及其远处的关节,甚至到靠近肢体近端的躯干部分;当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安静状态下疼痛可有明显减轻。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皮肤色素沉着

骨质疏松

焦虑抑郁

病因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主要病因是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等轻微损伤,刺激了脊髓深部痛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而引起。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肢体损伤处部位可产生病理性的冲动刺激,通过神经不断地传至脊髓,脊髓处理这些神经信号,逐渐在肢体损伤部位对应的或者相邻的脊髓节段内,形成病理性改变(即优势病灶),不断发出错误的神经命令,刺激了脊髓中枢深部痛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纤维。当这种神经命令以抑制过程为主时,即表现为肢体瘫痪等症状;而当这种神经命令以兴奋过程为主时,即可表现为肢体挛缩等症状;由于异常的脊髓节段内包含了自主神经中枢,故引起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哪些人容易患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有如下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年龄大于 60 岁。

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群,遭受外伤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故发生反射性躯体神经病风险也相应升高。

职业因素:如从事手工类岗位的从业人员易出现反射性躯体神经病风险。

医疗操作:如药物注射,穿刺等。

疾病因素:如大约 5% 的心肌梗塞患者也会出现类似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表现。

就医

当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皮肤湿润或干燥、潮红、发紫或呈“大理石纹样”改变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肢体疼痛、肢体瘫痪、肢体痉挛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肢体肿胀

皮肤湿润或干燥、潮红、发紫或呈“大理石纹样”改变

皮肤温度降低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肢体疼痛

肢体瘫痪

肢体痉挛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临床医生可根据手、足的轻微外伤史,及症状表现的范围和程度与外伤特点不相符合等特点,常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完善神经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即可最终确诊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神经系统查体:可为诊断提供线索,可表现为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

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等影像学检查:无创检查,主要用来排除症状是否由脑部器质性损害引起,如肿瘤、梗死等。

神经传导测定和肌电图:通常神经传导测定和肌电图这两项测试会一同进行。医生能够通过这些测试结果排除是否是肌肉或者周围神经出了问题。

神经传导测定通常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两个方面,是用于评估周围神经功能的一项重要诊断技术。具体方法为:临床医生会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被检查神经上方的皮肤上,电击通电后,刺激电极会向神经发出轻微的电脉冲刺激,其他的电极会记录神经的反应。如果检测到的信号传播速度比健康神经的正常传播速度慢,这意味着该神经可能收到了损伤。

肌电图:进行肌电图检测时,医生也会在患者皮肤上贴电极,但这项测试会使用一根非常细的针穿过皮肤进入肌肉,临床医生会告知患者何时放松或收缩肌肉,以配合完成测试。如果该肌肉对神经信号反应良好,则排除本身肌肉方面的原因。

血、尿、便常规及电解质检查:帮助鉴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从事什么职业?最近有受过外伤吗?如果有,伤势严重吗?

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感觉加重么?受伤后就出现这些症状吗?

之前有去过其他医院就诊过吗?做过什么检查?检查报告单有一起带过来吗?有接受过什么治疗吗?或者自己吃过什么药?

有对什么食物和药物过敏吗?

近期大小便怎么样?体重有减轻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跟我之前受伤有关吗?

之前做过的检查,还要再做一遍吗?或者还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我要怎么控制这些症状?具体治疗方法是什么?哪些药物医保可以报销?

能否自愈?容易复发吗?会不会有后遗症或并发症?

会不会遗传?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需要忌口的?

治疗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的治疗目的是为了解除脊髓段的优势病灶,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具体方法有神经阻滞,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对症处理。

β 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抗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

安眠药:主要用于改善睡眠和缓解情绪。可用药物有:甲丙氨酯、三唑仑等。

手术治疗

交感神经切断术:对长期不愈的患者,必要时可交感神经切断术,以阻滞其神经冲动传导。

其他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指在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给予物理性刺激而阻断神经传导功能。上肢病变可阻滞颈交感神经节和臂丛神经等,下肢病变可阻滞腰交感神经节。

物理治疗:作用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如理疗、电兴奋、共鸣火花、针灸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如不积极有效治疗,可导致肢体肿胀,甚至肢体瘫痪,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少部分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有运动障碍、骨质疏松等后遗症。

日常注意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患者有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日常注意生活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皮肤护理:根据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工作,皮肤干燥的患者,平时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保持室温在 20 摄氏度左右,湿度大于 70%。最好在室内放置温度计和空气加湿器。沐浴时水温不宜过热,防止血管扩张。应使用油性香皂及较温和保湿的沐浴露,沐浴后同时涂擦润肤乳,并勤换内衣,防止皮肤脱屑引起瘙痒。

患者常有运动障碍,容易摔倒,需要看护人严加看护,做好防御措施,如佩戴护膝;长期卧床患者,应勤翻身,多做主动或被动康复训练,防止压疮形成。

关注患者心理问题,家属应多与其谈心,鼓励患者产生对抗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以免诱发症状复发。

戒烟、戒酒,可进行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以增加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中增加水果、蔬菜比例,以防便秘。

治疗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应及时就医复查。

预防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尚无较好预防措施,主要是规避可能引起本病的相关风险。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科学运动管理:如规律作息,安排好运动时间,运动前充分活动身体,穿戴好运动护具,不长时间或频繁进行剧烈运动等,尽可能减少运动外伤。

职业防护:对于从事手工类岗位的从业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如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佩戴好操作护具等等。

规范医疗操作:如严格遵照标准流程进行医疗操作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男人睾丸疼痛怎么治 生活中注意这五点

2023-8-26 23:23:44

药品

妇康宁片(景忠山)的功效与作用-妇康宁片(景忠山)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