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什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怎么办?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症状有哪些?

黏多糖贮积症 Ⅱ 型是基因突变导致黏多糖在人体组织细胞中异常聚积,进而多个器官进行性损害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该病在白人男性中发病率为 0.3~1.3/10 万,台湾地区男性发病率为 2/10 万,女性患该病者极为罕见,文献中仅个例报道。最主要的病因是 X 染色体上的艾杜糖-2-硫酸酯酶(IDS)基因突变导致黏多糖降解所必需的硫酸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缺乏。母亲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时,儿子的有 50% 的概率患病,女儿不发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 A 型(重型)和 B 型(轻型)。A 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严重,智力障碍明显,多在成年之前死亡;B 型中枢神经系统无或仅轻度受累,智力发育多正常,预期寿命可达 50 岁左右。该病与 Ⅰ 型相似,但程度较轻,发展较为缓慢。多数患者在出生 18 个月至 4 岁期间发病,主要表现有身材矮小,肝脾肿大,关节强直,皮肤纹理粗糙,肋骨增厚,反复的耳及鼻窦感染和脐疝(腹内脏器如肠从脐部向外突出形成包块)等。目前仍以对症治疗为主。酶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也正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该病是基因层面的突变所致,对基因的改造是治疗取得突破的关键,也是目前治疗方案的瓶颈。该病患者年龄越大,并发症越多,尤其当中枢神经系统(如脑水肿、脑出血),呼吸系统(如肺炎、支气管炎)和心脏(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受到损害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都受到很大的威胁。遗传咨询和试管婴儿技术是进行预防的关键,有家族史的夫妻应积极去生殖医学科就诊。

别称

成瘘性肛周脓肿

概述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发病率为 16.1/100000,真实的发病率可能更高,因为社区中许多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一些脓肿自发消退或出院。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最主要的病因是感染性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肛腺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长期便秘与腹泻、炎症性肠病、肥胖、糖尿病、艾滋病毒感染及其他免疫缺陷性疾病。

按感染病菌分类:非特异性肛周脓肿:由大肠埃希杆菌、厌氧菌等混合感染引起;特异性感染:较为少见,以结核性脓肿为主。

按脓肿部位分类:肛提肌下脓肿(低位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低位马蹄形脓肿等;肛提肌上脓肿(高位脓肿):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和高位马蹄形脓肿等。

按脓肿的最后结局分类:将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分成瘘管性脓肿及非瘘管性脓肿 2 大类。

非瘘管性脓肿:凡与肛窦、肛腺无关,最终不残留肛瘘者,均属非瘘管性脓肿;

瘘管性脓肿:即为经肛窦、肛腺感染而致,最后遗留肛瘘者。

根据脓肿部位的不同,其症状略有差异,但肛门处坠胀痛、刺痛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症状。

目前可采取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切开脓肿,将脓液引流出来;部分脓肿位置较高,不易诊断,从而耽误治疗。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若治疗不及时,会形成肛瘘,造成疾病反复,随着疾病进展,甚至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较常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重视。

症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根据脓肿部位的不同,其症状略有差异,最常见的症状是肛门处坠胀痛、刺痛。肛门区可触及一硬块,有压痛感,随着病情的进展,硬块逐渐增大,出现波动感,可出现里急后重、畏冷、寒战、体温升高等症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肛门处坠胀痛、刺痛:主要见于位置较低、靠近肛门处的低位脓肿,如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排便时疼痛加重;高位脓肿如骨盆直肠间隙脓肿、高位马蹄形脓肿因位置较深,肛门处疼痛不大明显。

肛门区有硬块:主要见于低位脓肿,硬块有压痛,随着疾病的发展,可有波动感。

里急后重: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想排便却无法排泄干净,主要见于坐骨直肠窝脓肿。

畏冷、寒战:畏冷主要表现为较正常人怕冷,手脚冰凉,寒战主要表现为全身不自主颤抖,常常是高位脓肿的首要表现。

体温升高:大于 37.3 摄氏度。

心率加快:大于 100 次/分。

血压下降。

尿量减少:小于 25 毫升/每小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肛瘘。

下肢淋巴管炎。

脓毒血症:若持续感染加重,可引起全身感染症状。

病因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损伤性因素,医源性因素。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感染性因素: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最主要的病因,其中最常见的是肛腺感染,肛腺感染后炎症可向四周扩散,形成各种不同部位的脓肿;另外肛周皮肤的感染、血液的感染亦可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损伤性因素:如异物、锐器造成的损伤,或者男同性恋异常性关系造成的损伤均可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医源性因素:如行结直肠镜检查,或因直肠脱垂行药物注射等医疗行为亦可引起。

哪些人容易患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吸烟。

长期便秘与腹泻。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肥胖。

糖尿病。

肛交爱好者。

其他免疫缺陷性疾病:如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系统相关疾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男性:男性较女性容易发生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但具体原因暂不明确。

艾滋病毒感染:患有艾滋病毒者,免疫力低下,好发本病。

就医

当患者出现肛门处坠胀痛、刺痛,肛门区有硬块,里急后重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畏冷、寒战、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肛门处坠胀痛、刺痛

肛门区有硬块

里急后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畏冷、寒战

体温升高:大于 37.3 摄氏度

心率加快:大于 100 次/分

血压下降

尿量减少:小于 25 毫升/每小时

建议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普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当医生怀疑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时,将通常进行肛门的视诊和触诊,直肠指诊、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在触及肿物波动感及其他检查异常时,可进一步通过肛门镜检查、X 线排粪造影及脓肿穿刺抽吸等操作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肛门视诊、触诊:低位脓肿,可在肛门处看到红肿的硬块,触摸时局部压痛、皮温稍高,有波动感。

直肠指诊:若为高位脓肿,肛门处往往无红肿硬块,可通过直肠指诊明确,指诊时可触及波动感。检查时,医生右手戴上消毒手套,食指和患者肛门外部都涂上一些润滑油或凡士林,现常用液体石蜡油。患者可采用胸膝位、左侧卧位或仰卧位。

影像学检查:如 CT、MRI(磁共振成像)检查,为无创性检查,但有射线,对疾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超声检查:可行肛管腔内超声检查,初步判断脓肿位置。

肛门镜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可直接在镜下观察脓肿的大小及位置,对后期的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

X 线排粪造影:是通过向患者直肠注入造影剂,对患者排便时肛管直肠部位进行动、静态结合观察的检查方法,为有创性检查。

脓肿穿刺抽吸:当以上检查异常,高度怀疑本病时,可行脓肿穿刺抽吸,并将抽吸液拿去化验,可明确何种细菌感染,对今后的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同时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发病多长时间了?

有哪些表现?疼痛部位在哪?

肛门处有异物损伤吗?是否做过肠镜检查?

平时会吸烟吗?

有肠道相关疾病吗,如克罗恩病等?

有无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如白血病等?

是否对造影剂过敏?

是否自行用药?效果如何?有没做过一些检查?

有没有其他系统疾病?平常有没有在服用一些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该病?

可否自愈?

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如何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什么原因可能加重此病?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有没有忌口?

是否会复发?如何尽量避免复发?

治疗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早期可采取一般治疗,否则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方式因脓肿部位不同而异。

药物治疗:

静脉或口服抗生素,作用是为了抗感染,常使用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等)加甲硝唑或林可霉素。

手术治疗:

放射状切口:作用是为了处理感染病灶。肛门周围脓肿可采取此种方法,局部使用麻药即可。

弧形切口:作用是为了处理感染病灶。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和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位置偏低类型)可采取此种方法,可放置引流管引流脓肿,需要在腰麻下进行。

腔镜下行切开引流:作用是为了处理感染病灶。如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位置较深的类型可采取此种方法。

其他治疗

通便: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时常伴便秘,通便可减轻排便时的症状,可口服缓泻剂(如乳果糖)或肛门处使用液体石蜡。

卧床休息、静脉补充液体或维生素、温水坐浴、局部疗法:作用是了缓解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绝大多数可发展为肛瘘,易造成反复感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经过正规手术治疗后,8 周后,43.8% 的伤口愈合,34.3% 伤口没有愈合,21.9% 患者形成肛瘘,86% 的患者恢复了正常功能,大约 7% 的脓肿复发。

日常注意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经手术治疗后的日常注意事项与常规术后类似,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善、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等。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引流管的颜色若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护理:切口处需每日换药,床上期间注意翻身及清洁皮肤。

术后药物辅助:术后应注意静脉使用抗生素即局部使用抗生素。

术后饮食:术后食用软食,利于排便,勿食用核桃、坚果等坚硬食物,待伤口愈合后可正常饮食。

术后运动:术后第一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待伤口愈合后可正常运动。

生活习惯:应戒烟、限酒,注意个人卫生和体重管理。

大小便管理: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使用泻药。

预防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个人卫生可一定程度上预防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戒烟、控制体重。

积极防治便秘与腹泻。

积极治疗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及血液系统性等全身性疾病。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应积极治疗艾滋病,注意肛周的清洁,如肛门不适或灼热感,应立即行肛门坐浴并及时就医诊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蛇胆川贝液的功效与作用-蛇胆川贝液说明书

2023-8-3 0:11:30

疾病

产后精神病是什么?产后精神病怎么办?产后精神病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