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气泡栓塞,气泡栓塞病,空气栓塞症,高空病
概述
空气栓塞是指空气经过血循环到达肺部,阻塞了肺动脉的主要通路,引起严重休克。
空气栓塞极为罕见,分娩时或产后(包括流产)的发病率略高。
空气栓塞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主要有胸部损伤、分娩、医源性损伤等。
患者出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咳嗽、昏迷、烦躁、休克等症状。
空气栓塞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给予纯氧气吸入,静脉输入液体以维持循环。治疗关键点为抓紧治疗时机,补充氧气,缓解以大脑为主的各组织因缺氧带来的损伤。治疗难点是该病进展迅速,极为凶险,需要较快、较早识别出空气栓塞的前期表现。
空气栓塞进展过程中,会引起患者休克、心脏骤停,甚至突然死亡。
潜水员从水深处上升到海平面过快,可能发生气体栓塞。
症状
神志丧失、呼吸困难、休克等,是空气栓塞最常见的症状。
空气栓塞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空气栓塞的常见症状包括:
神志丧失:患者可出现神志丧失,即处于对外界的刺激无反应的状态。
呼吸困难:患者出现呼吸微弱、呼吸急促、喘憋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胸部不适:患者出现胸闷、胸口疼痛难忍、背部闷痛等。
烦躁:患者易怒、烦躁不安、焦虑、极度恐惧,不配合治疗等。
休克:病情发展的最后,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肢体发紫、脉搏微弱等症状。
面色苍白,皮肤没有血色,嘴唇发紫,发绀。
咳嗽。
昏迷。
心脏骤停。
瞳孔散大。
心律失常。
咯血或咳血性泡沫痰。
抽搐或轻偏瘫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空气栓塞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空气栓塞的进展过程,因患者的头处于高位,可能引起脑血管空气栓塞,加重病情。
病因
空气栓塞是空气经开放的静脉窦挤入血管中,经血循环进入肺部,栓塞肺动脉的主要通路。主要发生在胸部损伤、分娩、医源性损伤等情况。
空气栓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妇产手术:如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碎胎术、剖宫术,人工流产术、分娩后膝胸卧位等。在手术时,空气可能被带入并且积聚于患者的宫腔内,再次操作时,宫腔内的空气可能经开放的静脉窦挤入血管内引起空气栓塞。
胸部损伤:患者胸部损伤后,引起支气管肺泡破裂和血管破裂,其支气管肺泡内的气体,通过有损伤的肺静脉进入体内,引起患者左心和全身性的空气栓塞,造成相应器官缺血,严重者将造成严重的循环衰竭,或抢救时操作不当,空气进入中心静脉,引起右心和肺动脉的空气栓塞,导致肺梗死。
潜水员上升过程过快:从深水向浅水移动时,周围压力降低,导致体内气体膨胀,若上升过程过快,膨胀的肺部气体导致肺过度膨胀,气体溢出进入静脉,引起空气栓塞。
医源性损伤:中心静脉穿刺时,如针管或导管未及时堵闭,因吸气时胸膜腔负压增高而导致空气进入患者的中心静脉;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行导管检查或安放起搏器,拔出针头或更换导管时,空气也可能被吸入静脉,流入右心房,再经过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最后造成肺动脉的空气栓塞,严重者可导致肺梗死。
补液装置漏气或补液不及时拔针,空气流入静脉。
哪些人容易患空气栓塞?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近期进行潜水活动的人群。
胸腔出现损伤的人群。
怀孕、分娩的孕妇。
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
怀孕出现前置胎盘现象的孕妇。
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患者。
进行静脉穿刺导管检查或安装起搏器的患者。
近期进行静脉补液或输血时有空气进入静脉的患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
需要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胸部不适,胸闷。
烦躁不安,焦虑。
咳嗽。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面色苍白,皮肤没有血色,嘴唇发紫,发绀。
呼吸困难。
神志丧失。
休克:出现面色苍白、脉细快、血压低、四肢湿冷等。
昏迷。
心脏骤停。
瞳孔散大。
心律失常。
咯血或咳血性泡沫痰。
抽搐。
轻偏瘫。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急诊科
妇产科
普外科
创伤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空气栓塞?
当医生怀疑是空气栓塞时,将通常进行心电图检查、中心静脉压测定、多普勒听诊、心脏穿刺等检查,在有心电图改变、中心静脉压升高、心脏血液呈泡沫状的结果后,进一步采取中心静脉抽取空气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心电图检查: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听从医生安排,通过心电描记器将患者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传出。检查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心脏活动情况,若出现急性肺心病的心电图改变,即出现肺性 P 波、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征象,对空气栓塞有辅助诊断意义。
中心静脉压测定:中心静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检测当时患者的有效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等综合状况。当患者中心静脉压升高时,说明患者有心功能不全,也有发生肺水肿的危险。
中心静脉抽吸空气:若患者的中心静脉抽吸到空气,则可以确诊空气栓塞。
心腔穿刺:对患者行右心室腔穿刺时,若抽得的血液呈泡沫状,则提示空气栓塞。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主要在心跳停止的抢救中采用此方法。检查目的是更加快速得出诊断,争取时间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多普勒听诊:检查目的是辅助诊断空气栓塞。若听诊为磨轮样杂音,则怀疑患者有空气栓塞。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用于测量血流方向、性质、速度,血流量、异常血流束。检查目的是明确结构异常的部位及走行,对空气栓塞有辅助诊断意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胸部是不是受过伤?
最近有没有输液、输血的情况?
精神状态怎么样?
平时头晕吗?
出现不舒服的情况多久了?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治疗效果如何?症状多久可以消失?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我还会有其他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怎么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治疗
一旦出现空气栓塞,必须进行紧急抢救,否则危及生命。
药物治疗
镇静剂:如地西泮等。当患者因脑血管气体栓塞而引起全身性癫痫发作时,使用镇静剂,目的是使患者保持平静,避免加重病情。
脱水剂:如甘露醇。目的是防止患者发生脑积水,加重病情。
手术治疗
开胸手术:目的是排出空气,恢复心肺血供。若为左侧空气栓塞,应立即开胸,夹住肺门,并且挤出患者冠状动脉内的气泡,可行穿刺排出心腔内的空气。
其他治疗方法
发生空气栓塞后,立即使用面罩或气管插管给予患者纯氧吸入,并且静脉持续输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葡萄糖溶液等)维持循环。
发生空气栓塞后,立即取左侧卧位(左侧在下、右侧在上),使空气停留在右心耳,大部分气体得以排出,且不会引起脑栓塞。
经静脉穿刺或在右心房放置导管排气:治疗时,让患者紧闭嘴巴,舌头顶住上颚,并且强行呼气,增加胸膜腔内压,减慢含有气泡的血液流入心脏内并使气泡经导管排出。
立即将患者倒过来,使其头在下、脚抬高,至少要倾斜 60°以上,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
人工呼吸:对呼吸停止的患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好可以使用正负压呼吸机。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及时有效的正规治疗,患者病情迅速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危及生命。若耽误最佳抢救时间,患者将极难救治。
经过正规治疗后,少部分不严重的患者可救活,严重气体栓塞的患者难以救活。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需要在病房持续监测治疗,术后注意防止手术部位感染。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发热、嗜睡、昏迷等症状,应及时停止用药并马上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心电图、中心静脉压等项目。
饮食:
手术患者:术后饮食应采取清淡流质饮食,如米糊,米汤等,遵医嘱进食;
普通患者: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小米等;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的食物,如青菜,莴笋等。选择清淡流质饮食。避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过冷、过热的食物,如火锅、烧烤等。
运动:
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遵医嘱时间下床活动,以走动为主。
非手术患者:可以正常运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消耗。
其他:患者的居所应保持环境整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戒烟,戒酒,生活规律,避免强烈精神刺激。
预防
空气栓塞是一种起病急、预后差的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会引起空气栓塞的可能因素,并做好预防工作。
针对可变的因素:
在没有做好生育准备的时候,做好避孕措施,尽量减少堕胎手术。
做好性教育,减少因不正确的性知识而造成的各种妇科手术。
进行宫腔镜检查手术,尽量避免处于头低臀高位。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个人免疫力和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