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生殖系统感染,老年人尿路感染,老年泌尿
概述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生殖系统各个部位,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感染的总称。
泌尿系统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明显增加。老年女性患者入院或接受治疗为多见,65 岁以上患病率为 20%,老年男性则于 65 岁后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比例约为 10%,至 80 岁后,其发病率可大于 25%。另有数据显示,接受治疗的老年尿路感染患者,有 60% 以上发生在住院过程中,属院内感染。
最主要的病因是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以及梗阻因素、医源性因素和其他相关因素等。
按其感染途径,可分为 4 种,分别是上行感染、血性感染、淋巴感染和直接感染。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常不典型,首发症状多样性,35% 患者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也有的患者表现为腰骶部酸痛、膀胱区不适感等,亦可发展至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针对致病菌选用合适的药物。其关键点除了需查明治病菌外,亦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因老年患者泌尿系感染存在慢性顽固性感染,故而其复发和重新感染是治疗该病的难点。
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十分容易忽略而延迟诊断治疗,病情易迁延至慢性化。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易并发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可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长时间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上尿路感染,可能会影响肾功能。
对于疾病的预防可多饮水、保证适量的运动、保持会阴部清洁。
症状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常不典型,约 35% 患者最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腰骶部酸痛,膀胱区或下腹部不适感,亦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约占 35% 左右;
血尿:尿路感染并发血尿约占 30%;
尿味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尿中有刺激性气味;
肾区叩击痛/腰痛:约占 20%。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菌血症
败血症
感染中毒性休克
病因
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常见病因包括膀胱黏膜防御机制减弱、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梗阻和尿道外源性损伤等。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膀胱黏膜防御机制减弱:膀胱本身具有防御和制止病原体入侵的能力,但是随年龄增长,尿流动力学作用减弱,即老年膀胱收缩不全,无法将膀胱内全部尿液排出,残余尿多,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另外,老年膀胱退行性变,膀胱表面的黏多糖、有机酸等物质减少,抵御细菌的能力降低。另外,尿道上皮对细菌的黏附敏感性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如脊柱外伤、脑血管意外和糖尿病晚期等可致瘫痪性膀胱、麻痹性膀胱,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细菌可随膀胱内潴留的尿液上行感染至输尿管、肾盂、肾盏直至肾实质。
尿路梗阻:老年人的自身疾病(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老年女性膀胱颈肥厚)是老年人下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另外急慢性前列腺炎亦可继发尿路感染。
尿道外源性损伤:当出现尿潴留时,常常会选择导尿术。据统计,导尿管导尿后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约为 1%~2%,当留置导尿管到第 4 天时,则有 90%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另外泌尿外科的器械检查,如膀胱镜检查、输尿管导管检查,均可致尿道黏膜损伤,前尿道的细菌可随器械上行,引起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泌尿系感染?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泌尿外科有创性治疗或检查后:如导尿术后,膀胱镜检查术后,可致罹患该病概率增高。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效果差,尿液中葡萄糖持续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
尿路梗阻患者: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老年女性膀胱颈肥厚。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急性发作时或者虽症状轻但经过 1~2 天后无缓解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腰骶部酸痛,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时;
发现血尿者或发现尿气味改变,出现刺激性气味严重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寒战、高热:尤其是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并发体温升高时应即刻就医;
有基础病如糖尿病患者合并以上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急诊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
当怀疑是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时,将通常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进行判断,之后要求患者留取尿液标本行尿液培养,同时行尿常规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尿常规:将从尿常规结果中了解患者尿白细胞及尿红细胞的情况。
尿培养及药敏:通常对复杂的尿路感染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患者要求行中段尿培养,留取清洁的晨起第一次尿液的中间段,然后送细菌室进行培养,在培养后进行细菌药敏试验,通过电镜观察后得到繁殖菌菌属,并得到对其敏感的药物结果,以此得到确诊和指导用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自己感觉有哪些不适?
这些不适的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持续时间有多久?
是否有过缓解?缓解后有没有再出现过?
是否出现过加重,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症状加重?
平常饮水习惯如何?
是否自行服药或接受过其他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该疾病引起的原因?
是否可以根治?
具体询问治疗方案,每一种治疗方案的利弊?
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是否存在副作用?
会不会再复发?
治疗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取决于其敏感抗生素,另外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情况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在尿培养出结果之前可选用广谱抗生素经验用药如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由于常认为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次之为铜绿假单胞杆菌、克雷伯杆菌等。经研究,不仅仅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感染,部分革兰氏阳性菌亦可引起泌尿系感染,如葡萄球菌。少数老年人可真菌致尿路感染,所以抗生素的选择应依赖于尿培养结果。
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经临床经验,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在静脉用药 72 小时后转为口服药物继续控制泌尿系感染,如改用左氧氟沙星胶囊。
对于绝经妇女,可使用阴道用雌激素(如混合雌激素阴道用软膏)帮助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
其他治疗
多量饮水:泌尿系疾病通常会要求患者多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证在 2000 毫升以上,在肝肾功能正常且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适当补充电解质,如咸汤。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不接受正规治疗,该疾病可能会造成菌血症,甚至可能导致脓毒败血症,对生命造成影响。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可治愈,但如果拖延病情,可转化为慢性病程,可能患得慢性肾炎等。该病容易复发,在日后生活应当注意复发,及时就医治疗。
日常注意
在治愈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后应及时处理原发病,如果没有原发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多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 2000 毫升以上;
做到不憋尿;
尽可能排空膀胱,排尿时尽可能排净尿液;
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遵医嘱预防性口服抗生素;
日常注意护理:不仅要做好在院和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心理护理亦应重视,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解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感和失望感。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多量饮水: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 2000 毫升,并且养成不憋尿的习惯,排尿时应尽可能保证尿液完全排出,如果因为其他疾病致使无法排出所有尿液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保持会阴部清洁:做到经常清洗会阴部,避免细菌过量滋生。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长期尿潴留患者应及时治疗;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应尽可能平稳控制血糖,在安全的前提下,空腹血糖 6.0~7.0 毫摩尔每升,餐后 2 小时血糖 8.0~10.0 毫摩尔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