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是什么?尿潴留怎么办?尿潴留症状有哪些?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位于腹腔的右上方,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内部密布血管。它的功能除了参与消化食物以外,还包括储存能量,代谢体内毒素等。一旦肝脏无法正常工作,就会造成全身性的健康危害。临床诱发肝病的因素复杂多样,我国最常见的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引发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疫苗接种工作的全面推广,肝病威胁才得到初步控制。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甲肝:甲肝病毒主要通过污染饮用水或食物进行传播。它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症状一般在 6 个月内自行缓解消退,并不会对肝脏造成长期、严重的损害。乙肝: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体液或血液途径进行传播。假如感染时间超过 6 个月,形成慢性乙肝,随着时间延长可不断进展,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将显著上升。丙肝:丙肝病毒也是通过体液或血液途径进行传播。慢性丙肝患者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目前,临床有多种新药可有效治愈丙肝。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ALD):长期酗酒(>5年,酒精量男性>40g/日、女性>20g/日,或2周内大量饮酒>80g/日)所致的慢性肝病。初期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衍变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该病多见于欧美国家,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也有显著上升,成人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约为 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能与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有关,肝脏脂质的合成、降解和分泌失衡,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过量沉积,并引发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该病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自身免疫性肝病: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错误识别并攻击自身的肝脏组织,导致肝脏出现炎症和损伤。临床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还可能同时伴有 2 种自身免疫性肝病,称为重叠综合征。药物性肝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发的急性或慢性肝脏损伤。轻者停药后肝功能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随着临床药物种类不断增多,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发生率约为每年(1~10)/10 万。在老年肝病患者中,药物性肝病的比例甚至可高达 20%。遗传性肝病:由于家族遗传或先天性基因突变,导致患者伴有某些代谢功能缺陷,相关产物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增生。主要包括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紊乱),血色病(铁过度吸收),以及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大量异常 α1-抗胰蛋白沉积)。肝硬化:由于肝脏长期存在持续性的炎症或损伤,造成肝组织发生弥漫性纤维化,并且呈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直至肝脏最终变形缩小硬化,丧失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途径也发生显著改变。肝硬化还会诱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伴有致命危险。肝癌:主要是有毒化学物质或慢性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内的癌症相关基因发生突变,癌变细胞可无限恶性增殖,并侵袭周边或远处正常组织。我国肝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于世界前列。每年全球肝癌致死的病例有近半数来自我国。

概述

尿潴留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常由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

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如尿道梗阻、神经问题、药物作用、膀胱肌力减弱。

急性尿潴留常见症状有:无法排尿、尿急、尿痛等。慢性尿潴留常见症状有:尿频、排尿困难、尿不尽等,有些患者不存在任何症状,这类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尿潴留如果持续存在,可能引起尿路感染、膀胱损伤、肾脏损伤、尿失禁等并发症。

医生可能会采用体格检查、残余尿测定、膀胱镜检查、CT扫描、尿动力学检查、肌电图,来确定患者是否为尿潴留。

常用治疗方法有:膀胱引流、尿道扩张、前列腺药物、手术治疗。

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

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一旦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急性尿潴留

无法排尿。

尿急、尿痛。

下腹部疼痛或不适。

下腹部胀气。

慢性尿潴留

尿频:一天排尿 8 次或更多。

排尿困难。

尿流无力或中断。

尿急,排尿困难。

尿不尽(感觉没有尿完)。

下腹部和泌尿道持续轻度不适。

有些慢性尿潴留患者可能不存在任何症状,这类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尿潴留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尿潴留如果持续存在,可能会引起下列并发症:

尿路感染:正常的尿液是无菌的,正常的尿液流动通常能防止细菌感染泌尿道。而尿潴留发生时,异常的尿流使尿道开口处的细菌,有机会感染泌尿道。

膀胱损伤:若膀胱过度伸展或长时间伸展,膀胱肌肉可能会永久性损伤,并丧失收缩能力。

肾脏损伤:某些患者中,尿潴留可导致尿液倒流至肾脏,从而损伤肾脏,或使肾脏产生疤痕。

尿失禁: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导致的慢性尿潴留,膀胱在极度充盈的情况下,膀胱内压力超过正常尿道括约肌的阻力,尿液从尿道溢出,会导致充溢性尿失禁。

病因

常见原因有哪些?

引起尿潴留的病因有很多,如:

尿道梗阻

有尿路梗阻时,尿液无法排出体外,导致尿潴留。良性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路结石、膀胱膨出、直肠膨出、便秘以及某些肿瘤和癌症均可导致梗阻。

神经问题

可能是控制膀胱和括约肌的神经出现问题所引起,若这些神经受损,大脑可能无法获取膀胱充盈的信号,也就无法下达排尿的指令。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控制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神经出现问题:

阴道分娩

脑或脊髓感染或损伤

糖尿病

卒中

多发性硬化症

骨盆损伤或创伤

重金属中毒

此外,一些先天畸形,例如脊柱裂可导致新生儿尿潴留。手术患者接受麻醉和静脉输液后,也可能导致膀胱充盈、神经功能受损,继而引起尿潴留。一旦麻醉消失,正常的膀胱神经功能通常可恢复。

药物治疗

各类药物可通过干扰膀胱和前列腺的神经信号,引起尿潴留,如西替利嗪、丙胺太林等。

膀胱肌力减弱

衰老是膀胱肌力减弱的常见原因。膀胱肌力减弱可能会导致收缩不够强烈,或时间不够长,继而使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导致尿潴留。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突然无尿,腹胀难忍,辗转不安,休息后不缓解。

排尿不畅、尿频,常有排尿不尽感。

出现尿失禁的现象。

全身衰弱、食欲差、恶心、呕吐、贫血等。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尿潴留?

体格检查:有时通过症状,医生会怀疑为尿潴留,并进行下腹部检查,例如通过轻轻拍打患者下腹部,来感觉有无膀胱膨胀。

残余尿测定:残余尿测定可测量排尿后膀胱内剩余的尿量。通常采用膀胱超声检查,有时也会通过插入导尿管,来测量残余尿量。

膀胱镜检查:主要用以判断尿道狭窄,或寻找阻塞尿道开口的膀胱结石。

CT扫描:可判断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肿瘤、创伤性损伤等。

尿动力学检查:医生可采用一种或多种尿动力学检查来诊断尿潴留,包括尿流率测定和膀胱压力测定等。

肌电图:通过检测膀胱平滑肌电信号,可以评估膀胱功能。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严重程度如何?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是否有泌尿系相关疾病史?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是否吸烟?是否饮酒?

是否曾手术过,有无药物过敏史?

女性是否生育过,月经情况如何?

是否每日规律服用药物,服用了哪些药物?

是否治疗过,治疗经过是怎样的?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进展为尿潴留的?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治疗

如何治疗尿潴留?

医生会根据尿潴留的类型和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膀胱引流

膀胱引流是通过插入导尿管以引流尿液。

尿道扩张

尿道扩张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方法,是将越来越宽的管道插入尿道以扩宽狭窄区域,还有些扩张方法是在尿道内导管末端充盈一个小球囊(球囊扩张术)。患者在手术中通常需要进行局部麻醉。

尿道支架

尿道狭窄的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在狭窄部位的尿道内插入人工导管,也称为支架。支架一旦到位,就会像弹簧一样膨胀,后推周围组织,使尿道增宽。支架可以为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患者在手术中将接受局部麻醉。

前列腺药物

下列药物可阻止前列腺生长或使前列腺缩小,从而有助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症状:

度他雄胺

非那雄胺

下列药物可使膀胱出口和前列腺的肌肉松弛,有助于缓解堵塞:

阿夫唑嗪

多沙唑嗪

他达拉非

坦索罗辛

特拉唑嗪

手术治疗

前列腺手术:为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泌尿科医生会通过手术来破坏,或切除增大的前列腺组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尿道内切开术:医生可通过尿道内切开术,修复尿道狭窄。

膀胱膨出或直肠膨出修补术:有些女性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将膀胱或直肠提拉至正常位置,以解除尿道阻塞。

肿瘤切除手术:通过切除膀胱或尿道内的肿瘤和癌组织,以减少尿道梗阻和尿潴留。

日常注意

尿储留患者日常注意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腹部热敷,或听流水声等心理暗示诱发排尿。

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健康、均衡饮食,规律体育锻炼。

忌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

如何预防尿潴留?

原发病控制的好坏,对日后是否出现尿潴留有很大影响。因此,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能够降低尿潴留的发生。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明确引起尿潴留的病因。

进行规范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健康、均衡饮食。

规律体育锻炼。

忌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男人戴安全套要注意22点

2023-9-17 23:23:44

药品

穿心莲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穿心莲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