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外伤性气颅,外伤性颅腔积气
概述
外伤后颅内积气通常是由于脑部受到锐气、钝器击打、坠伤跌伤发生开放性颅底鼻旁窦、乳突、后筛窦或蝶窦骨折,随后空气通过骨折线处进入颅腔造成颅内积气,由于外伤造成的颅内积气中常合并脑脊液的存在。
临床中外伤后颅内积气发生率占头颅损伤的 9.7%。而发病趋势不详。
该病由脑部受到外伤后发生开放性骨折,气体随着颅底鼻旁窦、乳突、后筛窦或蝶窦骨折线进入脑内所致,气体会聚集在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内或脑室内,通常以单侧为主,挤压正常脑组织,易发生脑疝。
由于损伤的部位和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导致临床症状表现出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脑脊液鼻漏、耳漏,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头部有气过水声,出汗等。当咳嗽、打喷嚏时病情加重,并且可能出现颅内高压,脑受压可以引起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偏瘫、偏盲等,严重时可发生脑疝。
不同治疗方法有不同特点。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者,少量的积气可自行吸收,给予抗菌治疗预防感染;手术治疗多用于出现脑脊液鼻漏、耳漏和脑膜刺激征的患者,存在大量积气的患者应立即手术治疗,以免发生脑疝;对于脑脊液漏复发性颅内积气,应按脑脊液修补原则及时手术。
颅内积气的部位和量的大小不同从而危害也不尽相同,由于空气的进入可能携带致病菌而发生颅内感染,而脑脊液持续漏出引起颅内压减少,牵拉脑膜、脑神经等,而大量积气易引发脑疝甚至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外伤后颅内存在大量积气,易引发脑疝,而疝出的脑组织压迫临近的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引起相应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功能受损,往往预后不良。
症状
外伤后颅内积气由于积气的部位和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往往导致临床上表现出的症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脑脊液鼻漏、耳漏、脑膜刺激征、头痛、恶心、呕吐、头部有气过水声等,当咳嗽、打喷嚏时病情加重,并且可能出现颅内高压等。
外伤后颅内积气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外伤后颅内积气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恶心、呕吐、头部气过水声:脑袋中有咕噜咕噜的水冒泡声音,大量出汗,通常见于颅内少量积气。
脑脊液鼻漏、耳漏:口鼻处流出澄清液体。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Kernig 征)阳性、布氏征(Brudzinski 征)阳性三大主征。
咳嗽、打喷嚏后病情加重。
外伤后颅内积气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颅内高压
脑疝
病因
外伤后颅内积气是由于脑部受到锐气、钝器击打、坠伤跌伤发生开放性颅底鼻旁窦、乳突、后筛窦或蝶窦骨折,气体通过骨折线进入颅内所致,而气体聚集在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内或脑室内,挤压正常脑组织,易发生脑疝。开放性颅损伤、颅手术可使空气直接进入颅内而形成颅内积气。
外伤后颅内积气闭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锐气、钝器击打;
坠伤跌伤;
车祸等交通事故;
战时火器伤。
哪些人容易患外伤后颅内积气?
有如下不可改变因素:
鼻旁窦、乳突、后筛窦或蝶窦骨折;
颅脑手术后排气不彻底的患者;
颅脑开放性外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部持续疼痛、恶心、呕吐、头部气过水声如同听到咕噜咕噜水冒泡声音;
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
脑膜刺激征;
咳嗽、打喷嚏后病情加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
昏睡不醒
呼吸困难
持续脑脊液漏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外伤后颅内积气?
当医生高度怀疑外伤后颅内积气时,首先进行视诊、触诊和仔细询问病史。在排除其他原发性的头颈部疾病的症状时,医生会怀疑是外伤后颅内积气,同时需进一步通过影像学 X 线、CT 等检查后予以确诊,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医生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近期是否出现过外伤,是否做过开颅手术,术后是否有不适感的发生,从而用于诊断疾病。
视诊:医生通过对患者对视诊,可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和患者的精神状态,其意义是便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触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触诊,随后观察患者是否有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等典型的脑膜刺激征,从而判断颅内压的情况及颅神经是否受到损伤。
X 线:通过对头部进行 X 线检查,可判断头部是否有骨折,确定气体聚集的部位,从而对颅内积气进行确诊。
CT:通过 CT 判断头部是否有骨折,判断是否有脑疝,并排除其他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者从事何种工作?
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患者的家族史?
患者的体温如何?
患者的精神状态如何?
患者的大小便情况如何?
最近是否服用了什么药物?
最近是否有外伤?
这个症状持续多久?
发生这些症状是否有诱因?如过于兴奋或者愤怒。
近期是否进行过颅部手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造成颅内积气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病情是否严重,是否有生命危险?
对我目前的工作及生活是否有影响?
我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我的病情是否需要药物、手术治疗?
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我该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我是否需要在饮食与生活习惯方面做些改善?
治疗
颅内存在少量积气时,气体可自行吸收,应遵循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现脑脊液鼻漏、耳漏和脑膜刺激征的患者以及存在大量积气的患者应立即手术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药物治疗
抗生素:使用广谱抗生素药物,防止致病菌逆行至颅内,从而防止感染。
手术治疗方法
脑脊液漏修补术:对于合并脑脊液漏患者及时修补,防止由于脑脊液持续流出导致感染以及颅内低压,其意义是使防止脑脊液漏持续流出。
钻孔排气、引流排气:其目的是颅内存在大量气体时应及时手术治疗排出气体,其意义是防止脑疝的发生。
其他治疗
对于出现颅内高压引起的脑疝,应及时降颅内压,防止症状加重,从而防止神经系统症状而引发死亡。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颅内积气可能会越来越重,进而挤压周围脑组织,影响功能,甚至发生脑疝而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根据接受治疗的时间不同,治疗越晚,预后越差,及时治疗的患者可痊愈,对工作生活无影响,对寿命也无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注意平卧休息,脖子处不能垫枕头,实施心电监护与血压监护,防止术后继发感染的发生。保持外伤部位卫生清洁,及时更换清洁纱布,防止疾病进展以及继发感染。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改变治疗方案;当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时,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追求效果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和用药强度。
定期复查:分别在治疗后 1 周、半个月、3 个月和半年到医院进行复查,主要复查头部 X 线和 CT 等项目。
运动:患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若患者为青壮年,可进行跑步、游泳等强度稍大的体育活动;若为老人或者孩子,可以增加每日散步次数和散步时间,以增加免疫力。
饮食:若为手术患者,一般术后 6 小时内禁止饮食,术后半天可饮水,第 2 天可以吃易消化的流食,具体进食情况还需要根据手术情况、患者苏醒时间及状态,严格按照医嘱进食。若为普通患者,应多吃优质蛋白(如鱼肉),避免吃高盐、高油、易消化的食物;或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如吸烟、喝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其他:避免用力打喷嚏、咳嗽,避免用力排便,防止症状加重,形成脑疝。加强对脑部的保护,防止脑部震荡和张力性颅内积气的发生。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发生颅底骨折时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对于颅脑手术的患者应注意颅脑手术后引流条引流管是否脱落,保证引流的通畅。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在头部发生外伤后应注意发生颅内积气的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等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