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肠炎,耶尔森氏菌病,耶尔森菌病,耶氏菌感染,耶氏菌病
概述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感染病。
该病流行区域广泛,已有 80 多个国家报道本病存在,尤其日本、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病例数逐年增多,日本是报道暴发流行最多的,其次是美国。本病通常为本地感染,旅游者发生很少。人群普遍易感,5 岁以下儿童多发。多为散发,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见。由于本菌在低温条件易生长,所以保存在 4 度冰箱中的食品更具感染性。
病因是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患者、健康带菌者以及患病和带菌的家畜携带的病原体通过污染的饮水和食品经消化道食入感染。
本病分为胃肠炎型(分三期:急性期、并发症期、再发期)和败血症型(分四型:沙门菌感染综合征、阿米巴肝炎综合征、髂凹综合征、其他类型)。
胃肠炎型最为常见,以急起发热、腹痛和腹泻为主要症状,水样稀便,可带黏液,偶见血便,还可见关节炎、皮疹。
以有效抗生素药物抗感染治疗为主。治疗的关键是尽早明确诊断,早期病原学治疗防治急性转变为慢性;治疗难点在于耶尔森菌诱发免疫障碍导致多器官长期损害。
并发症期因免疫损伤多器官、多系统引起一系列免疫相关并发症,败血症型患者表现多样,病情较重,影响疾病预后,增加治疗难度。
单纯肠道感染患者最常见,且呈自限性,病情轻,预后良好。
症状
急起发热、腹痛和腹泻,水样稀便是小肠结肠耶尔森菌肠炎最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大便可带黏液,偶见血便,少数有呕吐。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潜伏期 4~10 天,病程一般数天,可长达 1~2 周。约 2/3 病例表现为小肠结肠炎。败血症型见于老年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患者。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急性起病,多为持续高热,伴畏寒、寒战。
腹痛:可为脐周、右下腹痛,呈隐痛或绞痛。
腹泻:胃肠炎型腹泻最常见,水样便,大便可带黏液,偶见血便,病程数天,可长达 1~2 周。
恶心、呕吐:是相对少见的症状。
头痛。
关节疼痛、肿胀:部分患者继发关节炎,在急性腹泻数天后出现多个关节疼痛,甚至肿胀,约经 2~14 天炎症达高峰,此后逐渐消退,2/3 病例在 1 个月后消退,其余可持续数月之久。
败血症型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四种类型,除有腹泻、呕吐外,还可表现为持续高热、右上腹疼痛或饱胀不适等肝脾肿大表现;部分患者有身体其他部位迁徙性脓肿病变,或表现为急性下腹疼痛。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可并发其他系统疾病,部分容易慢性化。
常见并发症包括:
关节炎:最常见的肠道外表现,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
结节性红斑、荨麻疹。
风湿性多发性肌痛。
脏器受损并发症:肝炎、心肌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咽炎。
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
动脉炎。
肾小球肾炎。
病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食物或饮水经口感染。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明确,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致病。
哪些人容易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
人群普遍易感,凡进食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的食物、饮水均有可能感染。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食用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的食物、饮水感染。
保存在 4 度冰箱中的食品易感染。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冬春季节易感染。
在疾病流行区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术后、放/化疗人群、肿瘤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
腹痛:脐周或转移性右下腹痛。
腹泻:水样便,带黏液。
恶心、呕吐。
头痛。
关节疼痛、肿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持续高热,伴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
右上腹疼痛明显、或者急性右下腹持续疼痛,程度难忍。
四肢冰冷,面色苍白、少尿、呼吸困难等。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急诊内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
凡进食可疑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动物接触史,临床急性起病,出现发热伴腹痛、腹泻、腹痛,以及全身任何部位炎症或脓肿表现,或合并不明原因关节炎、皮疹等,均应疑有小肠结肠耶尔森菌感染的可能,行大便培养检出细菌为确诊依据。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为常规检查,用以协助判断感染及初步区分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可能性大,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大便检查:常规检查,为诊断提供实验室资料。留取新鲜粪便黏液送检,避免污染,大便镜检可见白细胞和红细胞。
细菌培养:从病变部位留取标本如大便、血、尿、痰、脑脊液、肠系膜淋巴结等培养可分离出耶尔森菌,用抗生素以前、多次送检能提高阳性率,是确诊的关键,但需 3~7 天方可有阳性结果。是确诊的主要依据,阳性可鉴别细菌,提供药敏结果指导抗感染治疗,但培养阳性率不超过 20%~25%。
血清学检查:
恢复期血清凝集试验较急性期效价呈 4 倍以上增长或滴度 1∶160 以上有诊断意义。
血清抗耶尔森菌外膜蛋白免疫球蛋白 A,免疫球蛋白 G 检测较凝集试验特异性更强。
其他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临床及食物标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以及聚合酶链反应-探针相结合方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肠镜检查:肠镜下直视肠黏膜病变,还可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需行肠道准备,检查前 1 天进食面条、稀饭、馒头等粗纤维少的食物,检查前需服泻药、大量饮水排空肠道,直到排出粪便为清水样方为肠道准备合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
是否有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症状具体特点是什么?
起病前有无特殊饮食史,一同食用的人出现类似症状吗?
出现症状后是否就医过?做过什么检查?有无明确诊断?
是否治疗过?怎么治疗的?治疗后症状有改善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疾病会不会传染给家人,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家人是否需要检查及治疗?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能否彻底治愈?
目前病情轻重程度是什么?是否合并相关并发症?
如何预防感染?
治疗
一旦确诊,积极针对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规律、足疗程治疗。本病治疗复杂,防止病情转化为慢性和预防免疫过敏反应仍较困难。
药物治疗
胃肠炎型:
抗感染治疗:用以消灭感染的病原体,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药,常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也可选用阿米卡星、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病情严重,特别是有肠道外感染者应予以抗菌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过敏、等症状,在可耐受范围内的可不用处理,症状加重需积极处理,18 岁以下、60 岁以上及肾病患者禁用。
补液:腹泻严重、饮食差、难以进食者需静脉补液,可选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同时根据血清电解质指标补充电解质,如氯化钾口服液、葡萄糖酸钙。
败血症型:
抗感染治疗:左氧氟沙星或呋布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噻肟和拉氧头孢等抗生素用于败血症患者,敏感抗生素及足疗程治疗最重要。
补液:需积极静脉补液增加组织灌注抗休克治疗,可选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同时根据血清电解质指标补充电解质,如氯化钾、氯化钠、葡萄糖酸钙等。
脱敏治疗:用于减轻细菌诱发的免疫反应损伤机体。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情况采用脱敏剂如苯海拉明、异丙嗪。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有脓肿者应切开引流脓液去除感染灶减少毒素吸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有效病原治疗,轻症患者可自愈,部分可转为慢性,本病总体病死率可达 34%~50%,重症患者如为败血症型死亡率大 60%。
经过及时有效的抗菌药物及综合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可治愈不留后遗症,仅限于肠道感染患者及时不使用抗生素治疗亦可自愈。少数患者可成为慢性感染者或合并并发症如关节炎、肌炎、肾小球肾炎等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肥皂洗手,注意生活环境卫生,积极消灭苍蝇。
消化道隔离:注意患者与家人餐具区分,患者使用的物品及餐具开水煮沸灭菌。患者的大便要排在便盆内,同时用漂白粉乳剂或用优氯净消毒大便,药液要比粪便多 1 倍,用棍将粪、药搅拌混合均匀,放置 2 小时后再倒掉。便盆及搅拌棍要用同样的消毒药液浸泡、洗刷。患者自己或家属处理完大便必须用消毒水浸泡双手 2 分钟。
用药注意事项: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足疗程治疗,勿私自用药。用药物期间要需注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若新出现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儿童、老年人及孕妇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定期复查:患者应根据情况每 3 个月复查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血常规。复查阴性并且无症状者,定期常规体检。
饮食: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该注意饮食上营养、清淡、容易消化,可进食安全瘦肉,干净蔬菜、水果。症状未缓解时,少吃易胀气食物,如豆类、牛奶,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不进食凉食、生食,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疾病期间注意休息,限制活动。疾病恢复后应加强锻炼,选择慢跑、羽毛球、健身操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预防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主要经饮水、食物传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原菌污染食物、饮水及手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同时严格管理已感染患者,切断可能的传播途径。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因素,预防方法如下:
周围有感染患者积极治疗及隔离,患者餐具煮沸 15~30 分钟灭菌,食物熟透、饮水烧沸方可引用,不吃冷食、生食,饭前便后肥皂洗手。
冷藏食品应加热处理后才能食用。
管理好粪便、垃圾及污水,注意周围环境卫生,预防食品被污染。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疾病流行区人群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以新鲜、热食为主,绝对不饮生水、不吃生食,负责幼儿饮食起居的人员应严格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冬春季节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注意饮食卫生,以熟食、热食为主,避免进食冷食、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