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骨关节结核是指结核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形成原发灶,结核菌在原发灶进入淋巴、血液播散到全身各脏器,特别是网状内皮系统,包括骨关节,大部分播散灶会被吞噬细胞消灭,而极少数播散灶可以潜伏下来,如果人体抵抗力降低,潜伏的结核菌将会继续繁殖,突破包裹组织而发病。
多见于青少年,一般为单发,大约一半患者发生在脊椎,其次为膝、髋及肘关节等。
结核杆菌由原发病灶通过血液传播侵入关节或骨骼,当机体抵抗力较强时,病菌被控制或消灭;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繁殖形成病灶,并出现临床症状。少数病例并无原发病灶,而是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直接进入骨关节、脊椎等部位。
将关节结核分为四期,晚期一般指第三期和第四期。早期关节结核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一般已到了晚期。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患处疼痛、压痛、叩痛及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稍晚期形成脓肿;破溃以后,形成窦道,继发混合感染,可出现关节强直。
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要求全身疗法与局部疗法相结合,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相结合。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致残、致畸。
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90%~95% 的患者都可以治愈,并保留接近正常的关节功能。
症状
发病缓慢,可有下午低热,患处疼痛、压痛、叩痛及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稍晚期形成脓肿;破溃以后,形成窦道,继发混合感染可出现关节强直,甚至关节畸形或毁损。
骨关节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发病隐匿,有低热、乏力(午后多见)、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也有起病急骤者,有高热及毒血症状,一般多见于儿童及免疫力差的患者。
局部症状:患处疼痛、压痛、叩痛及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跛行。稍晚期形成脓肿;破溃以后,形成窦道,继发混合感染可出现关节强直(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困难或丧失,屈伸不利,僵硬、发挺)。
关节结核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晚期形成的窦道瘘管经久不愈 ,会合并感染导致高热,局部急性炎症反应加重。重度混合感染的结果是慢性消耗、贫血、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因肝、肾衰竭而致死。
病因
机体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或过度劳累时,进入骨关节、脊椎等部位的结核杆菌可以迅速繁殖,并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最终将正常的骨组织侵蚀破坏。
骨关节结核常见原因有哪些?
骨与关节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少数病例并无原发病灶,而是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直接进入骨关节、脊椎等部位。
哪些人容易患骨关节结核?
儿童与青少年最容易患病。
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力低下者,如外伤、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糖尿病、大手术等诱发因素,都可以促使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活跃起来,出现症状。
就医
骨关节结核发病缓慢,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晚期关节结核。首次就诊时,医生会进行 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和影像学等检查来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当有午后低热,消瘦、贫血、食欲不振,患处疼痛、压痛、叩痛及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时,及时就医。
当出现高热,脓毒血症或脓肿破溃时,立即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骨关节结核?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X 线、MRI 等辅助检查,以及 PPD、抗结核抗体、结核分枝杆菌 PCR、T-SPOT 等,基本可以确诊。
血常规: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有混合感染或存在巨大脓肿时白细胞计数增高。
红细胞沉降率:在活动期明显增快;病变趋向静止或治愈,则红细胞沉降率逐渐下降至正常。红细胞沉降率是用来检测病变是否静止和有无复发的重要指标。
X 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质疏松、破坏等病变。
PPD 或 T-SPOT 试验阳性。
脓肿液或关节腔穿刺液涂片、培养,PPD-IgG、PCR-TB-DNA 阳性。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得过结核病?有没有结核病接触史?
有没有出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消瘦、食欲不好?这种情况有多久?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在服用哪些药?
患处有没有疼痛、压痛、肌肉痉挛、活动时患处是否疼痛加重?是否活动困难?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平时饮食有什么忌口吗?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吗
适合什么体育运动吗?
这个病会不会传染?要不要和家里人隔离?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
这个病可以治吗?能否治好?会不会复发?
需不需要手术治疗?能恢复正常吗?
治疗
骨关节结核治疗包括抗结核药物化疗、营养支持、局部制动、局部注射、病灶清除术等的综合治疗方法,但是抗结核药物治疗,始终是骨关节结核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和中心环节。
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增加全身抵抗力、消除局部病灶、缩短疗程、减少残疾、防止并发症、争取早日康复。在方法上,要求全身疗法与局部疗法相结合,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相结合。
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一线口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利福布丁(Rfb);
注射用抗结核药物: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链霉素(S);
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Mfx)、左氧氟沙星(Lfx)、氧氟沙星(Ofx)、加替沙星(Gfx);
口服抑菌二线抗结核药物:乙硫异烟胺(Eto)、丙硫异烟胺(Pto)、环丝氨酸(Cs)、特立齐酮(Trd)、对氨基水杨酸(PAS)。
手术治疗
分为切开排脓、病灶清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其他手术治疗。
切开排脓 :冷脓肿有混合感染、体温高、中毒症状明显者,因全身状况不好,不能耐受病灶清除术,可以做冷脓肿切开排脓。
病灶清除术:采用合适的手术切口途径,直接进入骨关节结核病灶部位,将脓液、死骨、结核性肉芽组织与干酪样坏死物质彻底清除掉,称之为病灶清除术。
其他手术治疗:
关节融合术:用于全关节结核、关节不稳定者;
截骨术:用以矫正畸形;
关节成形术:用以改善关节功能;
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静止期全关节结核。
其他治疗方法
局部制动:包括牵引疗法﹑夹板或石膏绷带制动。
疾病发展和转归
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可以痊愈。部分患者复发或耐药,部分保守无效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
加强营养,调整饮食,充分休息及适当的户外活动,生活规律。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戒烟。
健康、均衡饮食。维生素和无机盐对结核病康复促进作用很大。可多吃海产品,如紫菜,深海鱼,对虾等高蛋白食物。
规律锻炼。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制定一份定期锻炼的计划,并长期坚持。
管理好诱发因素。尽量控制好血糖和胆固醇等水平,减少诱发因素。
预防
关节结核发病缓慢,免疫力低下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常发病。所以,加强身体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发病。
关节结核的多种诱发因素是可以预防的。
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
戒烟、远离二手烟。
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健康饮食,加强营养。
规律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