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肺癌是什么?老年人肺癌怎么办?老年人肺癌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注,是非霍奇金氏 B 细胞淋巴瘤(淋巴系统的肿瘤)的一种,指原发于甲状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本病的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 1%~5%,占结外淋巴瘤的 1%~3%,约 80% 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本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患病人群平均年龄约 59 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 1:2.7。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病理学分类可分为 3 类,即高度恶性(低分化)、中度恶性(中分化)和低度恶性(高分化)。分期可分为 Ⅰ 期~Ⅳ 期,分期数字越大病情越严重。主要症状是甲状腺短期迅速增大,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伴随发热、盗汗等症状。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早期患者原则上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晚期患者则采取联合放化疗为主。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患者的病理分期、免疫状态及肿物生物行为状态,是影响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别称

老年人支气管肺癌,老年肺癌

概述

老年人肺癌注是一种发生在老年人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指的是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胸片或胸部 CT 表现为肺部结节或肿块。

此病的发病率较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高居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根据 2018 年《全球癌症报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 2∶1。肺癌的全世界发病率为 22.5/10 万人口,男性达 31.5/10 万人口,女性为 14.6/10 万,中国肺癌的总体发病率 35.1/10 万,男性发病率 47.8/10 万,女性为 22.8/10 万。肺癌死亡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全世界为 18.6/10 万,中国为 30.9/10 万。

此病的病因不完全明确。长期大量吸烟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治疗原则和预后等的不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按病情进展分为 4 期,即 Ⅰ 期、Ⅱ 期、Ⅲ 期、Ⅳ 期。Ⅱ 期之前一般认为为较早期,Ⅲ~Ⅳ 期为中晚期。

此病早期无症状,中晚期主要表现为咳嗽、血痰、胸痛、气促等。

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疾病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期一般考虑手术结合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内科治疗为主。

本病是全球最常见的致死疾病之一,疾病负担重,疾病晚期常发生多器官转移,产生呼吸困难、疼痛等多种不适。

目前疾病的相关药物研究进展较快。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能有效改善肺癌的生存期,提高治疗效果。

症状

早期肺癌注多无任何症状。随病情进展,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老年人肺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血痰、胸闷气促: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当肿瘤继续生长堵塞支气管时可继发感染,痰量增多,并可出现胸闷气促、发热。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丝、小血块或间断少量咯血。周围型肺癌可刺激胸膜出现胸痛。

肿瘤压迫引起的症状:

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导致同侧膈肌麻痹出现胸闷气促;

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

压迫上腔静脉导致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浅表静脉扩张,表现为皮肤无表面静脉血管的凸起,形状为网状、蛇状或结节状;

侵犯胸膜导致胸闷气促、胸痛;

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

侵犯或压迫胸廓入口组织导致肩部及上肢疼痛、水肿、上眼睑下垂、面部干燥无汗等。

远处转移症状:肿瘤发展至晚期出现远处器官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腹痛等。

骨关节病变、内分泌紊乱:少数患者由于肿瘤产生内分泌物质,可出现骨关节病综合征比如杵状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骨关节痛等。还可有其他内分泌紊乱表现,例如男性乳房增大、库欣综合征等。

老年人肺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肺癌可能转移至相关转移器官,导致如胸腔积液、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脑、骨、腹腔等转移。

胸腔积液。

恶病质。

呼吸功能衰竭。

病因

病因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吸烟、大气污染、烹饪油烟、职业暴露等多种因素有关。

老年人肺癌注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长期大量吸烟:是肺癌比较确定的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大气污染。

接触烹饪油烟。

职业暴露因素:接触石棉、煤炼焦过程、氡、砷、镉、铬、镍等物质或接受电离辐射等均为危险因素。

饮食因素:维生素缺乏代谢异常等。

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肺癌?

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没有完全明确,以下人群容易发病:

长期大量吸烟的老年男性。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群,如果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持续 2 周以上。如果合并痰中带血更应尽早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注或咯血。

建议就诊科室

胸外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肺癌?

当医生怀疑患者是肺癌时,通常进行胸部 X 射线、胸部 CT 等影像学检查,并可能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等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胸部 X 射线检查:为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发现肺部结节或肿块影,并据此进行进一步检查。

胸部 CT 检查: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对肺部结节或肿块的细微结构进行判断,往往可初步诊断肺癌。

支气管镜检查: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之一,检查通常比较痛苦,必要时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获得病理诊断。

痰细胞学检查:为无创检查,患者无痛苦,中心型肺癌(尤其是伴有血痰的患者)痰中找到癌细胞可能性较高,容易获得诊断。

其他检查:如 PET-CT 检查、MRI、超声检查等,能帮助评估病变结构及是否存在转移。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曾患哪些疾病?

出现症状多久了?

是否曾就诊?接受何种治疗?疗效如何?

发病后曾接受哪些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治疗

治疗方式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注等。首选手术治疗或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合于不能或不愿意手术的患者。还可采用化学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药物治疗等。

化疗:常用的化疗方案为以铂类(如卡铂、顺铂)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有助于杀灭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近年来发展的靶向治疗药物(例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西替尼等)对于病理分型为腺癌、基因检测提示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效果良好,克唑替尼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的肺癌效果良好。

免疫治疗:近期发展迅速的免疫治疗也为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可选择的药物包括阿特珠单抗及帕博利珠单抗等。

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是处方药,需由医生开具后严格遵医嘱使用,并定期复查。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获得病理诊断并对肿瘤进行分期。

医生根据病变范围和局部侵犯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术式如下:

肺叶楔形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全肺切除术;

胸腔镜微创手术和机器人微创手术。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是肺癌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小细胞肺癌对放疗敏感性较高。

中医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可选择扶正药物或抗肿瘤的中成药或汤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不及时治疗的患者预后不佳,例如 Ⅲ 期~Ⅳ 期患者生存期短,死亡率较高,预期生存时间一般小于 12 个月。

本病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Ⅰ 期患者 5 年生存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戒烟或避免被动吸烟,手术患者严格遵守医嘱。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勤活动四肢,避免静脉血栓形成。注意保护胸腔引流管,避免脱出,避免碰倒引流瓶。注意切口敷料是否渗透,保持局部清洁。术后加强做深呼吸,加强咳嗽,便于排出痰液。

放疗/化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的异常,患者应定期化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如果出现异常,需及时咨询经治医师或及时到医院就诊。

术后、用药复查:术后应根据出院医嘱规律复查,一般应于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 年复查,之后半年到 1 年复查 1 次。若病情出现变化,随时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胸部 X 射线检查或胸部 CT注、颅脑 CT、腹腔脏器超声、肿瘤标志物等项目。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当天一般会禁止饮食,次日开始正常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

若为非手术患者(尤其是化疗和放疗的患者),应多吃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当天需卧床休息,一般术后次日可以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若为非手术患者,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运动,避免劳累。

其他:远离烟草,应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预防

避免吸烟及被动吸烟(即“二手烟”),治理空气污染。对高危人群常规进行健康体检以发现早期无症状的肺癌注可以极大提高肺癌治愈率。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防治空气污染,避免室内烹调油烟污染、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石棉。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对于 40 岁以上吸烟或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的人群,每年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以筛查。

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 40 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以筛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治疗男性阳痿的中医疗法

2023-9-6 23:23:44

保健

煎鸡蛋要少吃 常吃煎鸡蛋的危害大

2023-9-16 23:23:44